《财米油盐》|关于买车,这三个文件你了解吗?
车贷办理不成功,想退订金被拒绝?最近,网友吴先生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吐槽”了自己买车遇到的烦心事儿。
近期,不少商家推出“置换补贴雨”“0首付0利息”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但也出现了混淆概念、捆绑销售、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例如,有汽车销售人员为从金融机构收取返点“盲推”车贷,甚至混淆费率、利率概念,故意“套路”消费者;有汽车经销商增加保险等其他强制性收费项目进行捆绑销售;还有贷款公司专门设置高额违约金,限制消费者提前还款。
不可否认的是,丰富多元的汽车金融业务能够为购车人减轻付款压力、提供购车便利。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既是消费者的共同呼声,也是监管部门发力的方向与目标。
2022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应当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明确告知消费者年化贷款利率及费率,不得使用与实际不符的“免收贷款违约金”“车辆免抵押”等话术诱导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与服务。
2023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
今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新车、二手车、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罗昆表示,面对权益受损,消费者可以采取投诉、申请调解和法律诉讼3种方式维权。对于事实清楚、争议情况简单的问题可进行消费投诉;如果消费者与车贷机构未能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可以申请行业组织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
此外,如果因对合同内容存在重大误解而遭遇贷款情形前后不一致、捆绑销售等问题,律师建议,消费者可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
总监制:赵婀娜 孙海峰
制片人:彭波 章斐然 谢婷
监制:赵兵 吕骞
策划:陈键 李源 李佳
出镜:申佳平
摄像:张力洋
剪辑:史新培
设计:林珊珊
包装:赵晨
(人民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中丝路电商直播基地在首尔启动
-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湖北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
- 侨商走访辽宁:“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 暑期溺水事件多发 如何科学施救?为你划重点→
- 重庆32个涉灾区县冬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 百年老站的“守望”与“启新”——探访岳阳国家基本气象站
- 河南省气象台:2月6日前河南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极端性强
-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当前全球贸易数字化发展趋势呈现三大新特征
- 4月云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 增速由负扭正
- 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胜选 承诺帮助美国“治愈”伤痛
- 美放缓降息节奏代价不小
- 农发行上半年累计投放水利建设贷款1100亿元
- 黄埔军校百年口述史在广州开机
-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用仁心仁术架起中非友谊桥梁
- 俄军防空系统在芬兰湾上空击落多个空中目标
- 中新人物丨祖峰:演员像一个容器,收纳角色的灵魂
- 日本强震已致7人受伤 专家称一周内恐再发生强震
- 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
- 四川南充警方:失踪多日女教师已找到 生命体征正常
- 热门推荐
-
- 三国文化之城许昌多项改革为何能走在河南省前列?
- 中国海上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生产平台安装就位 投产后高峰年产量近6亿方
- 饮用水检出致病菌,如何喝得更放心?
- 广西水文中心今年首次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稳外资,这场吹风会的几处细节有深意
- “令人不安!”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仇恨犯罪水平达新高
- 儿童文学缘何在成年人中热了起来
- 广东高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京东集团2023年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实现消费者、品牌商家、京东三方受益模式
-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西藏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 “共享奶奶”志愿队缘何引热议
- 山东沂南南村社区向26名青年免费发放住房
- 3月22日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比昨日上升0.5%
- 亚洲最大规模MR混合现实数字艺术展亮相天津美术馆
- 陕西志丹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引发内涝 抢险救灾正有序推进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美金去世 家乡亲属为其送行
- 解码链博丨美企高管持续看好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
- 楼市“春节档”:政策发放大礼包 看房热度大幅上升
- 中新国际观察 | 法国17岁少年之死为何“引爆”连日骚乱?
- 我国全面进入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