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历史专业的变多了,晋鲁陕推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入学即有编有岗
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学历史学类专业都是较为冷门的学科。不过近年来有了明显变化,不仅其中的考古专业逐渐火了,而且一些985院校的历史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已位居文科类专业中游水平。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近些年我国文博事业发展迅速,全国博物馆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对历史学类尤其是考古文博方向的学生需求较多;同时,不少地方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为基层文保夯实人才基石,今年在一些省份,这个专业出现入学即就业,而且带编制,比如山东、山西、陕西,都公布了新的“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计划,在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下培养。
2022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提出,将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文物全科人才毕业后直接到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定向就业,入职后为事业编制;文物全科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免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实习费、生活补贴由省财政负担,列入培养院校年度预算予以保障。这是山西首创的文物全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文物系统属首例。
山东省该计划今年首批招生60名,考生入学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免学费、免住宿费,毕业后直接进入本省的市县区级事业单位工作不少于5年。
陕西省也自2024年启动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公费定向培养工作,明确2024年将面向全省10个市、32个县(市、区)公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招生计划57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和博物馆学(文物全科),培养高校为西安文理学院。
与此同时,近年来,包括考古文博方向的历史学类专业的报考热度也在明显提升。
第一财经通过查询各高校2023年录取分数线发现,一些高校的历史学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排名明显提升,多所985高校历史学类专业在沿海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位居中游水平,这与此前一些年历史学类专业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了很大不同。
“我当时就是报的几个热门专业,结果分不够,就调剂到了历史学。”2002年考入某985大学、目前在广州工作的陈明(化名)回忆,当时班上相当大比例的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根据兴趣爱好填志愿,填报历史专业的学生明显增加了。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林昌丈告诉第一财经,以前很多学生都是服从调剂到历史专业的,现在不仅报历史专业的挺多,而且入学后通过转专业到历史专业的学生比以前也明显多了。
上世纪90年代考入某财经大学、目前在广州工作的张先生说,当时自己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科成绩也非常好,但最后出于就业前景的考虑,在父母的要求下,还是报考了热门专业。而现在很多父母经济条件不错,不少孩子考虑就读专业不再仅考量“钱景”,而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专业。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超说:“这两年我们历史学院都是转入的比转出的多。我们经常会问学生,你们当时填志愿时为啥不选历史专业?有些学生说我们学校历史专业在当地省份没有招或者招的只有一两个,只能先被其他专业录取,大一下学期再申请转到历史专业。”
也有喜欢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按照父母的意愿填报了其他专业,但入学后发现对所学专业实在不感兴趣,最后还是申请转到历史专业。
刘超说,有些学生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按照父母的意愿填报了其他专业,但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是读不下去了。“我们每年在转专业的时候都会问,你们转专业家长同不同意?学生都说在跟家长协商过后,家长还是同意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对学生来说,如果学的专业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会很痛苦,很迷茫,最后家长往往也妥协了。”
刘超说,这两年无论是本科历史学类入学后分专业的时候,还是转专业到历史学院的时候,选择考古的都比较多,他们主要是因为兴趣,因为喜欢而选择这个专业。
在就业方面,当前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南方某双非师范类大学的一位历史系教授说,大多数师范院校和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就业情况都存在较大差异,他所在的学校,历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概有七八成到中学当老师,其余的主要是升学深造,少部分考公考编或到企业去上班。
而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985学校里的历史专业本科生,保研比例较高,整体读研深造的比例高。在硕士阶段,历史学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了去各地文博部门、中心城市的中学当老师、考公考编、出版社等几个方向。博士毕业生主要是到各个层次的高校,也有个别选择到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当老师的。其中,现在一些大城市的重点中学,新聘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名校的硕士乃至博士。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国安教授说,近年来,武大历史学院通过跟多所中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增加实习经验,弥补这些方面的短板。现在历史专业硕士毕业选择到中学当老师的越来越多,“我带的今年毕业的硕士里,有两个到深圳的中学当老师。”
在多位历史专业教师看来,历史类专业分数的提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曾经的文科热门专业,现在就业竞争激烈,找工作的压力很大,这些专业的分数线下滑了,因此历史类专业的分数线也就升了起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分析称,就业角度的“冷热”是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如果不从爱好、兴趣出发,盲目跟风追逐热门,可能掉入自己既学不好、毕业时又遭遇冷热突变的困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专业的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学生在面对所谓的冷门专业时,应秉持“兴趣导向”原则,无需刻意回避或盲目追随。在储朝晖看来,只有在热爱并擅长的领域,才能最大程度激发个体潜能,即使是冷门专业,也能成为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径。相反,如果盲目选择缺乏兴趣的专业,可能导致学习成效不佳,在热门的领域也难以发挥自身所长。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博物院上新常设展 探寻秦汉三国蜀地文明
- 专家解读丨美国债务危机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 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4.89亿元 春节假期海南免税购物持续火热
- 福州至纽约客运航线复航 每周两个往返航班
- 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屋顶瓦片掉落 土墙倒塌
- 想靠手环驱蚊?若买到不合格产品可能换来一身包
- 中国工信部:2025年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加沙已有上万人丧生!古特雷斯称人道主义停火迫在眉睫
- 历经洪灾的涿州企业:人在,希望就在
- 韩媒:尹锡悦弹劾案被提呈国会全会 最快6日表决
- 《2023中国诗词大会》如约而至 用温暖诗意呈现美好期盼
- (两会速递)郑栅洁:中国整体城镇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发呆”有技巧学会了好处多
- 日本能登地区地震已致180人遇难 120人下落不明
- 中国人的“饭碗”有多牢?今年全年粮食收购量或将达8400亿斤
- 湖北发布反餐饮浪费团体标准
- “AI换脸诈骗潮”来了?
- 浙江县域观察:山区县何成中国儿童文学“高地”?
- 为应对非法移民激增 意大利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百年京张 见证铁路发展国力飞跃(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 热门推荐
-
- 浙江龙庆高速开通十周年 助力山区县驶入共富快车道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四个维度为新型工业化新篇章画像
- 人生三阶段,汉学家魏华德的新“长征”:我是澳中文化之桥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为何有一群“女挑夫”?
- 中央财办:明年将从三方面着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奇了!这种太阳能电池既能发电又能当墙
- 大空间高沉浸探险体验项目《神秘的西夏陵》首发仪式在上海举办
- 辽宁省2023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1%
- 金正恩会见俄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 就两国合作展开会谈(图)
- 吉林开通直发俄罗斯公铁邮路
- (粤港澳大湾区)深南高铁全线首座隧道贯通
- 河南桑坡村爆火背后的“隐忧”
- 德国诺伊施塔特市青少年代表团走进福建泉州感受世遗魅力
- 甘肃平凉崇信突降暴雨 致城区多处内涝
- A股光伏设备板块周五大涨逾9%
- 天津出台实施细则 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规范化
- (两会声音)“海归”人才如何人尽其才?全国政协委员:从“筑巢引凤”转向“以才育才”
- 广东现回南天:广州湿漉漉 湛江最高相对湿度100%
- 2023内蒙古·亚太音乐节举办 “音乐节+”赋能草原夏季嘉年华
- 全国首个以地区冠名的东南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同安指数)厦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