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污水再度泄漏 管理混乱积重难返
□ 本报记者 苏宁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2月7日发生的核污染水泄漏事故,东京电力公司2月15日公布了调查结果,称泄漏系工作人员未关闭手动阀门所致。
一直以来,东京电力公司在处理核污染水过程中事故问题接连不断。此次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东京电力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无序、日本政府监管不实不力,再次证明核污染水处理装置不具长期可靠性,外界完全有理由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感到担忧。与此同时,此次核污染水泄漏事故也再次凸显建立利益攸关方充分实质参与的有效国际监测十分必要。
再为泄漏事故诡辩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月7日上午,位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的核污染水净化设备发生泄漏事故,造成约5.5吨核污染水泄漏,泄漏水中的放射性铯和锶的含量估计高达220亿贝克勒尔。虽然东京电力公司辩称泄漏“对核电站厂区外没有影响”,但有报道指出泄漏点地下土壤的辐射剂量值达到周边辐射剂量值的350倍。
由于泄漏水大部分渗入地下,8日起,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对泄漏点周边的土壤展开回收作业。截至14日,已经回收了27立方米受污染土壤,后续将继续进行土壤回收作业,直至辐射剂量值恢复至平时水平。
此次发生泄漏事故的设备介于事故核反应堆与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之间,用于吸附去除流经堆芯的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铯和锶。7日当天,该设备正在进行清洗作业,核污染水被发现从设备相连的排气口流出。东京电力公司事后调查发现,按照操作规程原本应当手动关闭的16个阀门中有10个处于开启状态。该公司15日公布调查结果,称泄漏系工作人员未关闭手动阀门所致。
事故发生后,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口头指示东京电力公司全力回收泄漏核污染水,并对周边排水渠加强监测,防止核污染扩散。福岛县地方政府不仅要求东京电力公司查明事故原因,还要求其采取措施杜绝事故再次发生。福岛县危机管理部长渡边仁不无担忧地提及去年10月发生的核污染废液喷溅事故,要求东京电力公司进一步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然而,东京电力公司“前科累累”,并不能令人放心。该公司历史上曾数十次被曝光造假及事故丑闻;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东京电力公司不但未能汲取教训,还企图隐瞒堆芯熔毁的事实,并在之后的核电项目上继续漠视安全、知错不改;在核污染水处置问题上,东京电力公司违背承诺,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更令人气愤的是,即便是在外界近来对东京电力公司反复呼吁的情况下,因内部管理而导致的事故问题依然频发:去年3月,核污染水净化设备刚刚启动2天,就出现故障,导致8吨核污染水流入其他罐体而无法正常检测放射性物质含量;去年6月,用于输送核污染水的软管龟裂导致外泄,核污染水储罐周边积水中检出高于正常值的放射性物质;去年10月,多核素处理系统管道脱落导致核污染废液喷溅,两名作业人员被紧急送医,而对于事故中喷溅的废液总量,东京电力公司的描述前后矛盾,相差居然有几十倍;去年12月,东京电力公司一名作业人员脸部遭放射性物质污染。
最新事故敲响警钟
一再发生的事故一次又一次证明,东京电力公司在安全管理能力、处理流程方面存在巨大漏洞,更缺乏基本的诚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此次最新事故的发生,再次给日方乃至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发生事故的核电站不被拆除报废,核污染水就会源源不断产生,因此,事故核电站的拆除报废作业尤为引人关注。但是,由于事故核电站内发生了堆芯熔毁,不受控制的核反应无法停止,人员无法靠近,拆除技术难度极大,相关施工工期一拖再拖。
东京电力公司最初曾计划在2021年启动堆芯熔毁物的试验性取出作业,但据日本共同社1月25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已经第三次推迟了试验性取出作业,目前的计划是在今年10月再次尝试。据报道,堆芯熔毁物总量达到880吨,而试验性取出作业的目标是以克为单位。堆芯熔毁废物不取出,核反应就停不下来,就需要不断用水降温,核污染水也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将继续产生更多的核污染水,核污染水排放期限为30年的结论并不可靠。日本原子能协会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研讨委员会委员长宫野广曾指出,估计堆芯熔毁废物的取出最快也要50年,长则100年。
另外,福岛事故核电站内还存放着数百根核燃料棒,相关取出作业工期也由2023年度推迟至2025年夏季前后。
上述事实及接连不断的事故均表明,单凭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根本无法确保核污染水净化装置以及排海设施长期稳定有效运行。国际社会有充分理由参与全过程监督,日方理应全面配合。
但日方仍一意孤行。据日本媒体报道,本月下旬,东京电力将进行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放,排放量约为7800吨,与前三轮相同,排放预计3月完成。而2024年度(4月起的财政年度),东京电力公司计划进行7轮排放,总计约排放5.46吨核污染水。
日本政府置若罔闻
国际社会一再表态称,日本政客应当展现责任与良知,严肃处置东京电力公司安全隐患,叫停接下来的排放计划,与国际社会协商,找到各方认可接受的核污水水处置方案。然而,日本政府对这些声音置若罔闻,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外公关、游说“洗白”上,并未在核污染水安全处置和监督方面下功夫。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近日日本外相上川洋子在斐济就核污染水排海再次进行辩解,但一些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对此表示担忧,各国一致认为日本必须根据科学证据提供解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此次核污染水泄漏事故,再次表明日本东京电力内部管理混乱无序等痼疾积重难返,日方有责任及时全面透明的公布事故信息,作出负责任的说明。日方排海计划长达30年,甚至更久,日方能否确保在未来的排放管理当中做到安全可靠?福岛核污染水净化装置和排海设施能否长期稳定有效运行?中方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忧,要画一个巨大的问号。
包括中方在内的国际社会强调,此次事故再次凸显建立长期有效国际监测安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际舆论敦促日方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全面配合建立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实质参与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切实防止排海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法治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小小羊肚菌撑起乡村振兴富民伞
- 【世界说】外媒:多国及媒体人批美西方在巴以冲突上存在“明显双标”
- 黄磊身穿《无名》长衫 出演《暗恋桃花源》
- 歌舞剧《西迁》在沈阳预演 跨时空再现历史场景
- BOSS直聘为浮夸蓝领职位“卸妆”
- 上半年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中心面料成交超1800亿元
- 出发!大熊猫“金喜”“茱萸”启程赴西班牙
- 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推动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远航”
- 第六届进博会海运展品抵沪 外高桥口岸入境
- 甲骨文有了新“活”法 引领“最潮中国范儿”
- 韩东勋宣布辞去韩国执政党党首职务
- 浙江县域如何打造人才磁场?
- 揭秘航空安全员日常工作:守护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 卫生护垫变色,就能检测出妇科病?
- 湖北武当山:数字赋能让古建筑“活”起来
- 可食用菌也能导致中毒?
- 黑龙江再次提高孤儿生活费保障标准 提标幅度9.4%
- 致敬上世纪90年代弄潮儿
- 健康饮食可以预防那些“吃出来的病”
- 全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提前完成IGV无人车演示路线交付
- 热门推荐
-
- 从西域治理看唐朝对秦汉的继承与超迈
- 消博会提供便利涉税服务 助力中外企业开拓市场
- 高温津贴咋被混淆成了冷饮、防暑药品
- “敦煌文化环球连线——走进中华文明”活动华盛顿举行
- 全国33天超长高温预警“下线” 爽秋离我们还有多远
- 历史性突破!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 吃汤圆烫出血疱 需要挑破吗?
- 中央气象台4月28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618大战”在即 电商不玩预售了
- 新疆喀什出台36条金融措施助力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高质量发展
-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中方对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加剧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痛心
- 新疆单体最大、桥面最宽、重量最大的转体桥成功转体
- 中国多地进入伏季休渔期 本土养殖“代餐”填补民众餐桌
- 广西2条河流2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
- “愚公之村”锡崖沟:从“穷山沟”到“太行水镇”
- 《城市步道桥梁设计抗风试验标准》编制厦门启动
- 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京发布
- 文化中国行 | 走进“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 荐股变味的投顾机构
- 工业品需求恢复 9月份中国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