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战”在即 电商不玩预售了
中新网5月9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付完预售还得惦记着什么时候付尾款,买个东西要花十天半个月。”“以为预售是最便宜的,没想到现货更便宜。”每次“618”、“双11”电商大促总能听到的抱怨,或许即将消失。
继天猫宣布取消“618”预售机制后,5月8日,京东也正式宣布“现货开卖”。这或许意味着,传统电商平台沿用十年之久的官方预售机制将退出历史舞台。
“618”,更简单了?
“更简单”,正在成为传统电商平台对购物节大促的新定义。
根据天猫5月6日公布的规则,取消预售后,今年天猫“618”共有两波现货售卖期,第一波自5月20日晚8点开始,第二波自5月31日晚8点开始。此外,天猫还特别强调,此次也将简化商家报名参加环节,无商家报名环节,满足条件的商家直接进行商品报名即可。
京东方面则宣布“不卷时长”,将现货开卖的时间定在了5月31日晚8点。
中新财经注意到,这并非电商平台第一次提出“不预售”。
2023年“双11”,京东提前活动时间并取消预售。而拼多多则在2021年、2022年“双11”就打出了“无定金、不预售”的口号。
“这次终于听劝了!”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
预售制为何被吐槽?
网友感慨背后,则是“苦预售久矣”。
所谓电商大促预售制,即允许消费者在活动开始前支付定金锁定商品和价格,并在活动当天支付尾款完成交易。起初,“618”和“双11”电商促销活动并没有官方预售环节,但随着活动规模逐渐扩大和消费者需求增加,预售机制逐渐被引入。
“预售可以避免无效的扩大生产,让商家在明确知道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性组织货源,对于商家品牌来讲,具有明显优势。”易观流通行业高级分析师陈涛向中新财经表示,预售制不仅可以让电商平台提前带动市场氛围,争抢第一波流量并锁定消费用户和销售额,还能使商家减少参与大促的风险。
陈涛指出,在电商大促早期,很多商家不敢大规模提前生产、备货,导致商品现货量有限,很多消费者抢购不到,而预售制则避免了这一情况,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惠。
然而在电商飞速发展十几年后,商品供应已充足且成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预售制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在部分网友看来,是剥夺了购物的“快乐”。
“提前一周下定金,一周后再补款,等拿到快递的时候,已经忘了自己都买了啥。”90后乐乐(化名)告诉中新财经,下单预售商品犹如跑了一场“马拉松”,而且自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划得来”:“预售前就要做攻略,预售活动之后还有现货活动,有时候发现预售并没有比现货便宜,可能还会更贵,规则那么复杂,一路买下来只觉得心累。”
对电商大促的“疲惫感”也体现在商家群体中。
一名小商家告诉中新财经,自己已很少参加大促活动。“每逢大促都要加人加班很久,退货又很多,库存全搞乱了,真的是又累又不赚钱。”
预售取消后 会有哪些变化?
本次电商平台“618”取消官方预售,意味着什么?
在陈涛看来,在争夺用户、以用户体验为首要原则的当下,电商在大促活动中取消预售或将成为一种趋势。“现在消费者在购物时的新愿景是,拿到商品的预期时间越短越好,而每个平台都想提高用户体验,因此都在采取相似举措,以后的购物节可能都不会再有预售制。”
对于取消预售可能会给商家带来的不确定性,他认为,取消预售不意味着平台和商家不进行提前规划。“平台和商家可能利用AI手段,或者根据前几年或者近期的销售情况去预测销售,这样既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也避免出现供不应求或者说供过于求的情况。此外,这次电商虽然取消预售,但还是会实行分段销售,可以明显减轻物流在短时间内爆发带来的压力。”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如今的“大促常态化”下,“618”的规则变化,或许已没有那么激动人心。
“现在一打开购物软件,就发现在搞满减促销。”乐乐告诉中新财经,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电商平台几乎月月都有促销活动,自己已完全放平了对大促心态。
“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把‘618’和‘双11’的消费需求分散化,在成本投入和风险上都是更可控的,平台可以持续与用户保持粘性,商家则减轻了生产备货的压力。”陈涛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各地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拓岗位、促就业
- 广西大学通报“院长信箱对着摄像头”:已进行彻底整改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带去新理念 福建福鼎唱好“海之歌”
- “四下基层”在福州:一体化政务服务便企利民
- 闽北野生小麂误入学校 获救并回归山林
- “每年大几千万税” 不能成为企业排污底气
-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开展消防宣传,拧紧“安全阀”
- 千里医心相连:山西援疆医护团队共筑边疆新生儿健康防线
- 首届中塞文化交流论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 暂时安全!美媒:大陪审团本周不会就特朗普案起诉
- 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
- 中国推迟对白兰地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
- 香港电影音乐奏响长安夜 音符律动促陕港人文交流
- 纪念梁漱溟130周年诞辰 “梁漱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北大开讲
- 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长春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
- “爆款”大模型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赋能多元化具体场景应用
- “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机遇、未来和挑战”研讨会在马来西亚举行
- (文化中国行)中国汉代文物“组团”出境展出 “圈粉”海外观众
- 30多件校服收费4000多元 “民办”不是挡箭牌
- 热门推荐
-
- 《周处除三害》里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 “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吉林省力助企业拓海外市场 优势产业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 瑞士喊话哈尔滨背后,“五年来最热出境游”将至
- “冷门”不冷 “绝学”有继——走近热爱、研究简牍的青年人
- 舞剧《10909》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用艺术演绎载人深潜事业
- 粽香飘端午 文化代代传——总台记者端午节来临之际探访曼谷唐人街
- 报告:燃油车消费者购车诉求日趋明确
- “临时起意”盗掘汉代古墓 两男子在西安受审获刑
- 美国30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73% 创2月以来最低值
- 国办: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
- 钟才文:最大程度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 八一建军节 | 中国军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一潜艇在泰坦尼克号沉船处进行深海探险时失联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90后”小伙返乡创业 念好养羊“致富经”
- 2023年服贸会将举办10场高峰论坛
- 快讯!以色列媒体称中东多地传出爆炸声
- 当台湾“网红”邂逅广西“三月三”
- 港股印花税将降至0.1% 还将推更多活跃市场举措
- 广东省再公布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