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菌也能导致中毒?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江赟
近日,广东省连日降雨,气温、湿度都适宜菌类生长,不少街坊都自发采摘菌类食用,然而美味背后也暗藏中毒风险。据了解,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简称“南医五院”)近3天时间共抢救11名蘑菇中毒患者,年纪最大的为80岁,最小只有4岁。
很多街坊会认为只要会识别菌类,就可以安全采摘食用,其实不然。近日,广州市民钟先生一家就因食用了被污染的荔枝菌,导致中毒入院,所幸治疗及时,并未酿成惨剧。
自采荔枝菌食用 一家人中毒入院
荔枝菌素有“岭南菌王”之称,但每年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不长,最多一个月左右。该类菌一般在午夜生长,味道清鲜、爽口,让不少“吃货”心念念,垂涎三尺。
“去年也是那个地方摘得荔枝菌,没想到今年再摘来吃就出事了。”市民钟先生说,当天他还特意起了个大早,到“故地”寻找美味。没想到中午时分,当全家人享用后,就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好在钟先生感觉不对马上打120,因就医及时,经过催吐、补液、严密观察等一系列处理,没有酿成悲剧。
南医五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李翠珍介绍:“荔枝菌也不能确保安全,如果周围有毒蘑菇,有毒的菌落被风或者其他因素四处飘散,混杂扎根生长在食用菌堆,被污染的食用菌就有毒性。”
蘑菇中毒症状不一 遇异常应尽快就医
李翠珍介绍,广东省的毒蘑菇种类约有112种,中毒种类较多的有鹅膏菌、红菇、牛肝菌、丝盖伞、花褶伞等类群。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是铅绿褶菇,广东省特有的剧毒蘑菇是白毒伞。
“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它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在广州地区从化、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李翠珍说,“白毒伞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据了解,不同的毒蘑菇,因所含毒素不同,会有不同的中毒表现。
李翠珍介绍,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据悉,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旦出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情况,都应尽快就医,切忌延误治疗时机。
“在误食毒蘑菇后要立即呼叫救护车救援,视情况进行催吐。”李翠珍说,“可先让误食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李翠珍强调,已中毒昏迷者不宜进行催吐,应加盖毛毯保温并立刻送医院。条件允许的话,可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链接
认知毒蘑菇常见的八大误区:
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暗淡的蘑菇没毒
根据颜色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剧毒蘑菇。
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育、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松林中。
3.毒蘑菇与银器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剧的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4.受伤后有分泌物或变色的蘑菇才有毒
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5.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许多剧毒的鹅膏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6.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蘑菇才是有毒的
许多毒蘑菇并没有上述这些特征,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7.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8.毒蘑菇煮熟就没有毒了
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寻找警号325950的警官:平凡警事暖人心 共筑警民情
- 南非霍乱死亡病例攀升至32人 尚未找到疫情源头
- 宫颈癌免费筛查将覆盖常住人口
- 三星堆猪鼻龙头柱状器出坑 满嘴“牙璋” 奇特非凡
- “Z世代”抢滩微短剧蓝海 用精彩故事“代言”文化
- 湖南澧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5死1伤
- 俄一架米格-31战斗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坠毁 搜救工作已展开
- 山西打造“退役军人之家” 建立2万余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 广州国际港到发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 货值超225亿元
-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遇炸弹恐吓 警方未发现可疑物品
- 五常大米产区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 中国驻悉尼文旅机构开启“长江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
- 韩戒严司令部:违反戒严令者可被直接逮捕,禁止集会示威
- 安徽自贸试验区赋能产业集聚发展
- 中国降准降息是否仍有空间?央行回应
- 第二十届“北京新春音乐会”重返人民大会堂用民歌大拜年
- 新生代舞者开创东北秧歌新意象
- 拜登之子遭起诉 美国总统大选临近“法庭大戏”上演新一幕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 | 河洛古国,因何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 一图看懂:健康乡村建设“路线图”
- 热门推荐
-
-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榆林地区支线物流示范运行启航
- 广西柳江“2号洪水”形成 柳州海事部门启动防汛Ⅳ应急响应
- 中消协谢龙:发挥电商大平台服务规则对全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 台风“康妮”影响减弱 福建海上生产作业陆续恢复
- (新春走基层)广西乘警甘泉的跨省春运:夜班闹钟持续响了22年
- 2024年江西数字经济规模预计突破1.3万亿元
-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出任国家代主席
- 暑期浦江游览客运量破百万 上海黄浦海事全方位保障安全
- 纸尿裤会导致O型腿?是不是缺钙“惹的祸”?
- 准确把握发展形势 助力经济“开门红”
- 一图解读:红海危机之下,中欧班列如何扮演稳定运输“担当”
- 两部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43亿元 支持黄淮海等地抗旱保夏播
- 上海绒绣:特色艺术矫治帮助服刑人员磨炼心性
- 中新真探:嘴巴干可以频繁涂抹润唇膏吗?
- 守好“钱袋子”!过年期间,当心这些诈骗新套路
-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研讨会在泰国举办 关注在泰中资企业发展
- 洞庭湖畔小镇造船忙
- 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织” 中国文物珍品赴日本展出
- 上海举办文献展纪念张大千诞辰125周年
- G7集体历劫,西方多国政府深陷“信任寒冬”| 国际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