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进入伏季休渔期 本土养殖“代餐”填补民众餐桌
中新网宁波5月1日电(林波)5月1日,浙江等地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
根据相关规定,东海区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4种作业渔船开捕时间为9月16日12时。不过,从8月1日起,这4种作业渔船在休渔期间可申请开展虾蟹类、中上层鱼类等资源的专项捕捞。
这意味着三疣梭子蟹、虾蛄、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野生活体和冰鲜海鲜将暂别民众餐桌。
东海正式进入伏季休渔期,本土养殖的大黄鱼、小黄鱼等产品将填补民众餐桌“空缺”。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实现小黄鱼大规模人工养殖。
人工繁育并养殖的小黄鱼,在5月至8月东海伏季休渔期“错峰上市”,化解了海洋生态保护与水产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养殖小黄鱼在‘禁渔期’非常受欢迎。”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顺顺受访时表示,该公司主要从事育苗产业,今年小黄鱼预计育苗400万尾至500万尾,比去年增加约100万尾。
在“浙江网箱养殖第一村”高泥村,该村养殖的大黄鱼、鲈鱼等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去年养殖的大黄鱼基本售空。投放的大黄鱼苗大的已有300克左右,预计最快一个月内可投入市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介绍,目前,该村海水养殖面积超3000亩,大黄鱼年产值超亿元(人民币,下同),养殖产品在“禁渔期”颇受台州、温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市场的青睐。
聚焦大黄鱼养殖技术的提升,浙江渔山列岛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将在5月正式安装。这是大黄鱼即将入住的黑科技“豪宅”,实现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配置鱼群监控系统、养殖环境监测系统、海域看护系统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
“投产后可年产仿野生驯化大黄鱼等优质海产品400吨、产值4000万元。”据象山县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渔山列岛周边海域即渔山渔场,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结合其周边海域自然资源条件,经过筛选后确定岱衢族大黄鱼作为该项目养殖的主要品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 占汽车总量4.9%
- 报告:韩国人口连续四年下降 平均年龄升至44.8岁
- 涉案50亿 内蒙古警方破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发票案
- 多座文化建筑传承北京城市文脉
- 广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牧民在雪域高原上演“冰上赶羊”
- 以色列拒绝派遣代表参加停火谈判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查获伪瞒报出口烟丝190公斤
- 社工报考热持续升温 持证社工成了“香饽饽”
- 沪台中学生在才艺交流中唱响未来
- 企业命名不得故意“傍名牌”
- 文旅专家在南昌开展学术研讨 共话旅游强国建设
- 天津往返日本札幌客运定期航线复航
- 西藏定日震区已设立187个转移安置点 转移安置4.6万余人
- 集大原高铁山西段首个连续梁转体成功
-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0万年的时空回望
- 黑龙江兴安煤矿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5人遇难
- 文化中国行·非遗贺卡丨十二生肖彩绘泥塑祝您新年快乐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 专家学者共议如何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
- 辽宁省博物馆暑假首月观众数量增长六成
- 热门推荐
-
- 黑海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遭导弹袭击已致5死144伤
- 3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96
- 中外院士专家相聚南宁探讨“构建主动健康新体系”
- 老香户传承“密布跳”技艺 蒙古香香飘四海
- 5月中国400多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
- 杭州“110”:36年变与不变中守护“万家安宁”
- 产值突破150亿元 江西瑞昌加速推进木业家居产业集聚发展
- “五一”假期长三角年轻人“潦草野生游”走红
- 外滩大会发布银行理财六大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50万亿
- (新春走基层)传承花灯技艺 让年味更浓厚
- 合肥警方通报“小麦被盗割”:系土地播种纠纷 被收割的小麦已归还
- 中新教育 | 中泰高校合办中泰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 中国气象局:4月全国共发生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
- 全国第10万列中欧班列经新疆出境
-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 桂林签约总额近150亿元
-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 逆周期因子、离岸央票齐出,人民币跌势止步于7.25
-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四川这项创新改革获全国推广
- 海南离岛免税消费人气旺 多个免税店齐推新春促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