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加拿大与印度“翻脸” 为何积怨难解?
中新网多伦多10月21日电 题:加拿大与印度“翻脸” 为何积怨难解?
中新网记者 余瑞冬
9月中旬以来,因为印度裔加拿大人尼贾尔被杀一案,同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加拿大与印度公开“翻脸”。
加拿大政府10月19日晚发出声明确认,印度会在20日对除了加拿大驻新德里21名外交官及其家属之外的其余所有人员单方面取消外交豁免权。加方因而将其余41名外交官及其42名家属撤离印度。这是双方近期外交危机的最新升级动作。
印度外交部20日回应称,其行动旨在外交对等,同时否认违反国际准则。加总理特鲁多同日则在回应媒体时批评印度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且对需要往返印度的数百万人的生活及双边贸易造成实质影响。
外交危机缘何而起?
9月18日,加拿大国会复会首日,刚结束印度新德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之旅的特鲁多在众议院突曝“猛料”,指称锡克教领袖尼贾尔6月中在大温哥华地区遭枪杀一案与印度政府有关,加安全机构正积极调查关于印度特工与尼贾尔遇害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的“可信指控”。加方为此驱逐一名印度驻加高级外交人员。
双方关系即刻变得紧张。印方自然否认加方指控,亦驱逐一名加外交官,并放言要以取消豁免权的手段促使加方驻印人员减员,以实现外交人员规模对等。印方更批评加政府向受到严重恐怖主义指控的人提供庇护,称加境内存在多个分离主义组织推动在印度搞分裂行动。印方对加拿大人暂停了签证服务。双方均对国民赴对方国家旅行发出安全警示。
尼贾尔是何许人?上世纪90年代从印度移民至加拿大的他是活跃的印度锡克族分离主义“卡利斯坦运动”支持者。印度政府在2020年已将其列为恐怖分子。今年6月18日,45岁的尼贾尔在大温哥华地区素里市(Surrey)一座锡克教寺庙外被枪杀。
加印结怨已久
印度已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移民来源国。据官方数据,加拿大在2022年新接纳的移民中,27%来自印度,远高于位居第二的占7.2%的中国移民。过去10年中,移民加拿大的印度裔人士增加了260%。目前加拿大总人口中,约4%是印度裔;其中约一半为锡克教徒,为77万人。加拿大还有45%的国际留学生和22%的临时外国工人来自印度。
但锡克教分离主义问题在过去数十年间一直是加印两国关系中的龃龉。
1985年6月,一架由多伦多经伦敦飞往印度的印航客机在爱尔兰领空被“卡利斯坦运动”分子炸毁,以报复印度政府对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的镇压。飞机上329人无一幸存。这也是锡克教极端分子在海外制造的最严重恐怖事件、加拿大史上最严重的谋杀案件。但其中两名嫌疑人在加法庭被判无罪。加官方至今仍未把“卡利斯坦运动”视为恐怖组织。
2018年特鲁多访印期间,加驻印高级专员官邸邀请一名曾试图刺杀印度前官员的锡克教极端分子参加晚宴,引起争议。
2020年9月,印度议会通过三项农业法案引发不少锡克教徒在内的农民大规模抗议。特鲁多公开声援示威者。印方为此批评加方干预内政且鼓励“极端分子”。
作为加、印两国总理,特鲁多与莫迪在公开场合也一向表现得关系冷淡。今年9月新德里G20峰会期间,两人会晤时亦就锡克教问题再度表达分歧。其后,加方已中断双边贸易谈判,并推迟了一个贸易代表团原定10月的访印计划。
缺少盟友声援
特鲁多将尼贾尔命案矛头指向印度后,美国驻加大使科恩亦向加媒证实,加方的指控是基于“五眼联盟”的共享情报。此次驻印外交官大幅减员后,特鲁多表示,各国都应关注印度单方面取消外交豁免权之举的后果。
不过,美国、英国等西方大国目前在对此次加印外交危机表达关切的同时,仍避免明确选边站队。换句话说,西方盟友们并未积极为加拿大发声,亦未公开严词批评印度。
在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下,印度正被西方视为富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拉拢对象。去年11月,加政府追随美国步调,发布了加拿大版的“印太战略”。
此番外交官减员后,加方虽表达对印方不满,但亦暂称不会报复,且会继续与印方接触。这显示,缺乏盟友有力支持的特鲁多政府正试图适度管控此次危机,避免无谓升级。
选票因素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与印度政府作对,有利于加政府争取和巩固印裔、尤其锡克教选民的支持。这对于目前总体民望持续走低的特鲁多政府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策因素。
包括锡克教人士在内的印度裔族群在加拿大参政积极。在2019年大选中,18名锡克教人士当选国会众议员。现任39名内阁成员中,锡克教人士占2席。与执政的自由党建立合作协议的众议院第三大反对党新民主党的党领亦为锡克教人士。
但正如特鲁多所承认的,双边民众交往不得不受到影响。目前加拿大驻班加罗尔、昌迪加尔和孟买总领馆已暂停线下办公,仅有驻新德里的高级专员公署保持正常领事服务。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在国内、国际多重因素交织下,特鲁多要为积怨已久的加印关系尽快找出一副解药,恐非易事。(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网传深圳二手房下架参考价 超七成房源低于参考价成交
- 兰州七里河深挖“百合资源”促旅游 邀客沉浸式体验秀美风光
- 传统织染绣精品亮相北京景山公园 连接打通艺术与生活
- 2023年上海多项商务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 哈尔滨国际冰雪雕比赛引各国艺术家关注 目前已有5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
-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嫁得不开心不如不嫁
- 呼和浩特二手车出口量额破纪录 覆盖亚欧非十余国
- 中新健康|中国疾控中心:四项措施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风险
- 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流影响 一天内发布139条天气预警信号
- 保全促调解帮劳动者拿到工伤赔偿
- 江西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前4月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
- 浙江新安江水库开5孔泄洪闸泄洪
- 湖南古村老屋“唤醒”记:守护旧时光焕活新风尚
- 泰国多地PM2.5超标 曼谷市建议市民居家办公
- 第三届(2023)中国高校科交会已报名参展参会高校269所
- 去年北京石景山现代金融和信息技术产业收入均突破千亿元
- 中国多地应急保电队伍驰援涿州 74个因灾断电社区恢复供电
- 和评理|聚“金砖之力”联“全球南方”:携手共建更公平公正的国际发展新秩序
- 俄总统选举选票全部统计完成 普京得票率为87.28%
- 广东:警惕以境内企业赴香港“上市”名义实施非法金融活动
- 热门推荐
-
- 特写:因为“一张照”,爱上一座城
-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将探索建立一批纪录片放映空间
- 中国飞镖公开赛舟山落幕 四赛融合展现飞镖魅力
- 大学教授自夸“比较可爱”没什么不好
- 自行服药需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 应急管理部:当前仍处于主汛期 不能有丝毫放松
-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北风起 广东台山咸鱼“翻身”受宠
- 提前大选为西班牙带来什么
- 11月全国平均气温4.0℃ 较常年同期偏高0.6℃
- 价格大涨 房源告急 “十一”京郊游抢手
- “百万博主”村创记:一句“来家吃饭”吸引数万游客
- 粤剧名旦崔玉梅艺术专场在广州上演
- 天津首票“国内采购+保税供船”全品类试单业务落地
- 祁连山大草原进入最美季节 “生态体验”成旅游关键词
-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曲剧传承基地校”授牌仪式举办
- “欧洲人不禁要问:我们是美国听话的下属吗?”
- 哈萨克斯坦总统将到访阿塞拜疆
- 政要遭袭,专家遇刺,伊朗为何暗杀频发?
- 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考古与文物保护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