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遭袭,专家遇刺,伊朗为何暗杀频发?
中新网8月6日电(钟新军)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身亡。美联社称,该事件将伊朗与对手长期“暗战”的秘辛又一次曝光在世人面前。
从一部热播剧说起
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近年,一部名为《德黑兰》的以色列谍战剧在多国热播,剧中讲述了一名以方女特工潜入伊朗破坏核设施的故事。
剧情虽虚构,却源于现实。美联社称,从网络攻击、核设施爆炸,到科学家遇害、天然气管道被破坏,多年来以方在伊朗境内不断策划发动“高度机密且致命的袭击”,主要目标就是伊朗核计划,但其很少对此宣布负责。
核研究属于高精尖领域,机器、设施被毁可更换或修复,苦心培养的高端人才却不可多得。
据英国《新阿拉伯报》网站统计,2007至2020年,伊朗至少7位“国宝级”核科学家遭暗杀:
2007年1月15日,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创始人侯赛因普尔中毒死亡。
2010年11月29日,核物理学家沙赫里亚里遇刺身亡,另一位核科学家阿巴斯侥幸逃过一劫。
2011年1月12日,德黑兰大学教授阿里穆罕默迪被炸身亡。
2011年7月23日,伊朗核研究团队成员雷扎伊内贾德被杀。
2012年1月11日,纳坦兹铀浓缩设施主管罗尚遇袭丧生。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计划负责人法赫里扎德遭枪击身亡。
刺杀手段千奇百怪
据美国之音网站披露,上述伊朗科学家遭遇的暗杀手段包括:投毒、遥控炸弹和骑摩托车向目标开火。
而法赫里扎德之死最令外界震惊,这不仅因为前者是被誉为“伊朗奥本海默”的顶尖核科学家,还由于他的遇刺过程相当离奇。
梳理外媒报道可知,为保护好这位重量级人物,伊朗安全部门也算尽职尽责。
《耶路撒冷邮报》称,事发当天,法赫里扎德的安保团队接到预警,遂劝说其不要出行,但被拒绝。另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称,车队遭伏击后,保镖扑过来挡下4发子弹,但法赫里扎德仍不幸中弹身亡。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现场没有袭击者,开火的是一挺装在卡车上的自动机枪(遥控武器站)。
《以色列时报》披露,借助卫星遥控、光电瞄准和人工智能,暗杀团队“从数千英里外”用人脸识别技术捕捉到目标,随后在高清摄像头指引下对准法赫里扎德射击。
英国《新阿拉伯报》网站称,一连串刺杀发生后,伊朗加强了对本国核研究团队的安保力度,比如不得公开身份、接受采访要蒙脸、出镜视频要打码。
这些措施还是管用的,接连4年伊朗再无核科学家遭暗杀。然而,哈尼亚遇刺又一次给伊朗“敲响警钟”,美《大西洋》月刊网站称,该事件表明以方在伊朗境内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内外勾连防不胜防
那么,伊朗安保漏洞到底出在哪里?答案: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超400万伊朗人定居海外,半数以上生活在欧美。他们与国内亲友联系密切,且很多人对现政权不满,外部势力就利用了这一点。
以色列学者梅尔·贾维丹法尔告诉美联社,“伊朗境内一些对政府不满的人士”成为以方“潜在合作者”。
据西方智库“美国和平研究所”介绍,伊朗国内外存在多个反对派组织。比如谋求复辟的保皇派“复兴运动”,奉巴列维王朝末代君主的长子为首领。美联社称,2023年4月这位前王储访问以色列,以情报部长亲往迎接。
另据美《外交政策》杂志披露,2007至2008年,摩萨德官员冒充美中情局特工,重金招募伊朗反对派人士,支使其袭击伊朗科学家。
2012年6月,伊朗抓获20名嫌犯。据悉,前者曾在特拉维夫郊外营地受训,教官都是敌国情报人员,其行动还得到一些伊朗反对派组织的支持。
以法赫里扎德遇刺为例,英国《犹太纪事报》指出,从偷运、安装1吨重的自动机枪,到对目标长达8个月的连续监视,若无伊朗线人帮忙很难成功。
而综合外媒说法,为除掉安保严密的哈尼亚,对手须运送反坦克导弹、寻找合适发射位置、确定目标所在房间和动手时机,这些同样离不开“内鬼”协助。
挑衅冒险有害无益
美战略预测公司报告称,“通过清除关键人物来破坏别国核计划,已被(以色列)证明是一种有效策略。”
从巴列维王朝算起,伊朗核研究已近70年,但受人才流失、两伊战争、西方制裁等因素影响,直到2006年才取得浓缩铀纯度3.5%的初步成果。
据“美国和平研究所”介绍,转折点发生在2009至2021年,这一阶段伊朗不但掌握了离心机制造技术,还将性能提升数十倍。
与此同时,伊朗核科学家频频遇袭,大大迟滞了该国研发进程。2015年哈佛大学就预测,称“伊朗距造出核弹仅数月之遥”,而实际情况外界都看到了。
不过,正如伊朗阿扎德大学教授阿克巴尔·扎雷所言,暗杀只会激发伊朗人的斗志。据美有线电视新闻网7月20日称,西方研判伊朗核计划短期内或有重大突破。
包括中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之所以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对哈尼亚的暗杀,就是看到这些“不负责任的挑衅冒险行动”可能引发更大危机,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统万城考古,解密匈奴都城1600年历史
- 四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 国际锐评丨“机遇中国”不可错过
- 沙特经济和规划大臣:沙特将于4月主办世界经济论坛特别会议
- 聚焦胃健康和预防儿童伤害 中国科技馆举办健康主题周专家咨询日活动
- 池州至黄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途经九华山、太平湖等多个风景名胜区
- 日本全渔联: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场不变
- 安徽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启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有哪些突破?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10年监禁 涉嫌泄露机密
- 上半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行走大运河|来自江都水利枢纽的用电单
- 以有力举措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 十三部门:支持邮政快递老旧安检设备更新
- 国际识局:一边讲人道一边供军火 巴以冲突暴露美人权双标!
- (第七届进博会)各界精英“中外品牌论坛”共同探索品牌发展之道
- 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天津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探索纪实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瘰螈”现身浙江永康三渡溪水库
- 热门推荐
-
- 海南新生宽吻海豚已满月 状态健康活泼胆子大
- 强降雨致广西6条河流超警
- 人工智能风险骤增如何规制?
- 证监会: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 重庆警方实施取保候审保证金“一站清” 从3天时间缩短到10分钟
- 湖南新田小蔬菜种出大产业 政协建言促发展
- 中央部门联手地方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 上海医院创新医疗服务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打造食品安全与健康新高地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举办
- 俄乌冲突升级一周年 | 难觅的和平
- 慢病人群安然度夏“指引”
- 老板“分身”直播 京东豪赌数字人带货
- 新疆各口岸2024年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破纪录
- 2024春节档票房破50亿
- 多起公共场合持刀杀人案件 德国治安案件频发背后
-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美国应努力与中国合作 零和博弈不可取
- 2024中国(郑州)数字化与先进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将于11月举行
- 中缅边境云南盈江发生3.2级地震
- 今年1-10月份,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7.6%
- 绰尔河农牧场50年变迁事:从自建水电站到种“科技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