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伊朗报复以色列,从亲密盟友到冤家仇敌
中新网10月2日电(郑云天)随着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被杀,本已火药味十足的中东局势,再度陷入未知。
近日,纳斯鲁拉和伊朗多名军事指挥官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表示,以色列将会后悔。两个多月前,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领土上被暗杀,有西方媒体甚至说,这是伊朗当局和革命卫队的“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伊朗在“长时间自我克制”后,终于采取报复行动,于10月1日晚对以色列发动大量导弹袭击。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强调,伊朗此举是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知道,伊朗不是好战的国家,但坚决反对任何威胁。以色列则表示,伊朗将为其行动承担后果,以军“今晚将继续在中东发起强有力打击”。
伊朗和以色列“掐”了起来,局势骤然升级,两国关系将何去何从?中东局势会否乱上加乱?
偶尔“互打两拳”,曾是亲密盟友
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习惯看到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剑拔弩张,平常“秀秀肌肉”,偶尔真的互相“打两拳”,也没有人感到意外。但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很多年前,这两个国家曾是很亲密的盟友……
以色列在二战后建国,当时伊朗由巴列维王朝统治,两国都是西方盟友,且与周围的阿拉伯诸国关系紧张。在这一背景下,以色列与伊朗迅速成为亲密盟友。
1979年,亲美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被伊斯兰革命推翻,尽管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意识形态上反对以色列,甚至关闭了以色列驻德黑兰的大使馆,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因此快速降温。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据《耶路撒冷邮报》披露,当时以色列担心伊拉克取胜鼓舞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对以色列构成更大的威胁。于是,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在战争爆发后便公开宣称,以方愿向伊朗提供援助。在以色列的游说下,美国甚至默许以方向伊朗提供美制武器及部件。
特拉维夫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1981年到1983年期间,以色列对伊朗军售总额大约有5亿美元。
直到1987年,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还表示,“伊朗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不打算改变我们的立场”。
但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随着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相继结束,伊拉克国力大伤,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减少,两国的亲密关系逐渐褪色。
以色列其后将伊朗视为最大威胁,配合美国向伊朗施压,伊朗当局则一直坚持否认以色列的政策。2005年,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后,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对以姿态,双方矛盾迅速升级。
而伊朗核科学家遇刺及核设施等敏感目标遭袭,使伊朗对以色列的仇恨不断加深。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伊朗趁机加强在叙军事存在,而以色列则频频发动空袭,打击叙境内疑似伊朗军事目标,遏制伊朗势力在中东地区扩张。作为回击,伊朗加大了对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反以武装派别的支持力度。
伊朗的报复行动,有所不同
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以色列对伊朗的对抗姿态愈发有升级之势。
4月1日,以军空袭了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造成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高级指挥官扎赫迪及其副手拉黑米在内的16人死亡。
4月1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货船。尽管该船只在葡萄牙注册,但所属船舶公司的主要股东是以色列人。4月14日,伊朗又动用大批无人机和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袭击以色列军事目标。
5天之后,伊朗境内目标遭遇空袭,尽管以色列并未正面回应,但美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报道称,这次袭击“正是以色列所为”。
不过,4月份的冲突虽然看起来激烈,双方回应还算点到为止。相较于以色列,伊朗更为克制。
伊朗没有选择打击以色列境内的民用目标,只是袭击了地处偏远的军事目标,随后又很快在社交媒体上表态称,“合法反击已经结束”。伊朗这种相对冷静的态度,使得两国间的紧张局势没有进一步升级。
这次伊朗的报复行动,源于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遭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称,“在长时间的自我克制下”,在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遭暗杀后,伊朗进行了本次防御。
伊朗还称,这次行动,旨在回应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及革命卫队高级将领等人遭以色列杀害事件。暗杀事件不断,让伊朗的地区地位与形象遭遇严峻挑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哈尼亚之死对伊朗来说是奇耻大辱”,对伊朗革命卫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正是革命卫队负责保护哈尼亚。
CNN进一步指出,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的两名高级人物短时间内被暗杀,这打击了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以及“可以保护盟友”的地区大国形象。
针对1日晚的袭击,CNN指出,这次袭击是4月份伊朗对以色列袭击规模的两倍。如果说上一次袭击是为了效果而非影响,那么这次似乎有所不同。这次袭击发生在以色列宣布对黎巴嫩进行局部有限的地面行动后数小时,在伊朗看来,以色列此举是局势的重大升级。
不过,有媒体分析认为,伊朗不会落入圈套,给以色列将美国拖入战争提供诱饵或弹药,那将对以色列有利,而非伊朗。
实际上,无论是2020年伊朗首席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遭遇暗杀,还是2024年4月以色列对伊朗驻外使馆的袭击,伊朗在回击时应当都考虑过这个问题。伊朗政府的发言人当时就曾说过,伊朗不应该因为核物理学家遇害放弃外交努力,不能中计和“落入圈套”。
因此,伊朗虽然已经实施了报复手段,但后续大概率还会是有节制的。这次袭击,伊朗也仅将以色列的军事和安全设施作为伊朗防御性导弹行动的目标。
不过,虽然伊朗有意控制对抗烈度,但伊以双方在战争边缘互相施压,反复摩擦,一旦发生误判,就可能导致十分危险的后果。CNN认为,这次无论以色列决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都可能塑造冲突的下一阶段走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国专家积极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
- 天津首家区级退役军人就业促进会成立
- 中国科学家荣获多项创新水研究国际奖项
-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发布
- 海内外桂商“回家”掘金 为“网红小吃”螺蛳粉“代言”
- 进口水果融入大众日常消费
- 尼日利亚中部数个村庄遇袭 至少21人死亡
- 贵阳贵安启动东数西算数智平台
- 民事、行政二审网上立案试点成效明显:立案周期缩短四分之三
- (进博故事)“全勤生”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
- 签证申请 酒店预订单这样准备
- 旅游平台:“新一代旅行者”带来发展新动能
- 热钱涌入,门店快速扩张 高价酸奶是新赛道还是昙花
- 重庆阴条岭发现苦苣苔科新种 命名巫溪马铃苣苔
- 免费荐股背后有玄机 直播间“股神”花式“割韭菜”
- (乡村行·看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浙江乐清“土特产”铺就“富民路”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有望于11月底实现“合龙”
- 广东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正式启动
- 了解抑郁抵抗抑郁 第四届 “百城万人健心跑”全面启动
- 首届北苑贡茶文化节在福建建瓯启幕
- 热门推荐
-
- 全国省级法治报业发展年会在吉林长春开幕
- 我国制造业企业首次突破600万家,三个积极趋势值得关注——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①
- 在浙江嘉善解锁县域高质量发展“密码”
- 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论浙江义乌:“生意即生活”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江西:努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 北京首例“跨省通办”婚姻登记在丰台办理
- 为世界各国提供合作机遇(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访深 聚焦水务发展成果
- 东方“神秘力量”频频亮相巴黎奥运场,中国游泳队身上盖满“火罐印”
- 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创15年来高点
- 八年间援疆工作见成效 “组团式”医疗援疆让更多患者有“医”靠
- 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举行开播仪式
-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传出英语早读声
- 春节在岗 铁建蓝全力守护“幸福年”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902.3万台
- 外媒关注夏季达沃斯:加强国际合作 共寻经济增长新引擎
- 寒露时节赏秋华(文化中国行·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 2024年40艘次访问港邮轮将抵沪
- 日本御岳火山连续两次喷发 烟柱高达1100米
- 委伊两国元首谴责美式霸权 承诺扩大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