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赏秋华(文化中国行·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寒气生,露水凝。
自10月8日以来,我们进入寒露节气。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昼夜温差加大,是凉爽到寒冷的转折。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一场秋雨一场凉,仍有秋花次第开。登高游览、踏秋赏花,是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从杭州的桂花、成都的芙蓉花、长城下的菊花中,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象,品味中国人生活中独特的浪漫。
——编者
浙江杭州
桂雨飘新香
人民日报记者 顾春
在浙江杭州,寒露常携桂香而来。每年的桂花季颇具仪式感,看桂花、喝桂茶、吃桂餐,全城赏桂。
赏桂胜地当数满觉陇。满觉陇是杭州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栽种着7000多株桂花树。风一吹,漫天桂花簌簌地落到肩头,营造出浪漫的“满陇桂雨”。1985年,“满陇桂雨”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桂花树遍布多地,桂花之于杭州,又有不一般的意义。杭州植物园高级工程师陈晓玲介绍:“创建灵隐寺时,当地就种植了桂树,至今已有约1700年历史。杭州把桂花选为市花,全市有184棵百年以上的古桂花树,树龄最大的有1500多年;杭州植物园有70多个桂花品种,全市桂花树超过500万株。”
在杭州,桂花的文化悠久隽永。“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灵隐寺》中的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一首《忆江南》,让杭州桂花的美名持续千年。宋代词人柳永咏叹杭州之美,脱口而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郁达夫写下了以杭州为背景的《迟桂花》;梁实秋笔下留恋不已的,是杭州一碗秋天的桂花煮栗子。在文人墨客的咏叹下,在杭州访桂,便多了文化的风雅和厚重,不仅有与花香撞个满怀的喜悦,更是一桩由古及今的秋日雅事。
“这几天游客太多,做糖桂花都忙不过来!”沈荣燕祖辈就住在满觉陇,她传承了家里的糖桂花制作技艺,2011年成为第五批杭州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沈荣燕做的糖桂花,除了甜,还有点儿咸和酸。据说,这点咸酸才是独特之处。制作糖桂花,要经过打桂花、腌渍、漂洗、搓桂花等流程。秋日清晨,选花苞未全开的花树,在树下铺好纱帐,用长竹竿敲打树枝,金灿灿的花朵似雨点般掉落。沈荣燕将打下来的桂花细细择去花梗,倒进半年前做好的青梅卤里腌制半月。然后将腌桂花放进白砂糖里,用双手不停搓,最后晒干,制成的糖桂花无论冲茶、做菜,桂香四溢。
千年陪伴下,桂花已经成为杭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既有诗情画意,也含人间烟火。
四川成都
芙蓉点秋光
人民日报记者 李凯旋
前几日,四川成都迎来一场秋雨。成都市植物园,三五成群的游客,顶着风雨入园,多是为了一赏芙蓉花。近前观瞧,雨中芙蓉花分外惊艳。桃红色的花瓣展开,犹如风中舞动的罗裙。成都市植物园园林工程师石小庆说:“芙蓉花是秋之花,进入寒露节气,正是赏芙蓉花的好时机。”
苗圃里,除了传统的单瓣红芙蓉花,还有各色新品种:“锦绣紫”重瓣开成绣球状,白芙蓉花淡雅脱俗;有一种花瓣粉白色、基部紫红色的,像古代女子眉间的花钿,便唤作“粉钿”;还有色泽浓郁胜过红玫瑰的“红玉”,花瓣紧裹着花柱的“醉云”……形色缤纷,叫人目不暇接。
芙蓉花原名木芙蓉,是我国的乡土花卉,在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其花或白或粉或红,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石小庆介绍。
芙蓉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因而又名“拒霜花”。花所寄寓的清新脱俗、孤傲坚韧,可见一斑。
经过培育,如今芙蓉花在成都每年自6月起便陆续开放,直到12月。“10月芙蓉迎来盛花期,我们策划了鲜花市集、芙蓉自然课堂等活动。”石小庆说,近年来成都市植物园持续开展芙蓉主题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芙蓉科研中心体验,组织工作人员到乡村科普芙蓉知识。
1983年,芙蓉花被确定为成都市市花。在蓉城,一座城与一朵花的情缘绵长。唐代才女薛涛以芙蓉汁制笺,有了“薛涛笺”的典故。石小庆和同事们将典故融入科普中,把芙蓉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多年来,芙蓉已成为城市绿化中的亮色,居民阳台花圃里的“常客”。目前成都市范围内已种植芙蓉花35万余株。天府芙蓉园内,5万株各色芙蓉花齐绽放。去年天府芙蓉花节期间,全城设置40余个赏花点位,赏花总面积总计12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100万人次参与。
不只一场花节。近年来,成都持续发掘延伸芙蓉文化。芙蓉元素登上成都大运会、成都世园会,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芙蓉种子“飞”上太空,科研结出累累硕果。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芙蓉正次第绽放,它所代表的“福”和“容”,也融入成都的城市品格,装点着秋日的风光。
河北秦皇岛
赏菊长城下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秋风起,菊花香。
走进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角山景区,菊花海映入眼帘。
红的热烈、黄的灿烂、白的纯洁、紫的优雅……角山脚下,五彩斑斓的菊花一路延伸,与秋色渐浓的长城融为一体,吸引了不少游客。
古往今来,淡雅清瘦、凌寒而开的菊花受到人们喜爱,赏菊也成了秋日的重要文化活动。“寒露节气,菊花开得更艳了。”第一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园林绿化部负责人侯铁军介绍,正在举办的角山金秋菊展涵盖了独头菊、大菊、小菊、球菊等100多个品种,眼下正进入盛开期。
“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是太美了!”漫步菊花丛中,来自浙江的游客王倩频频拍照留念,“在山脚下欣赏菊花,仿佛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角山连绵起伏,长城巍峨雄浑,菊花绚丽多彩,好不壮观!”来自北戴河区的游客刘莉莉陶醉其中。重阳节时,不少人还带着家里的老人一起来登高赏菊。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菊花是秋天的一张名片,是坚韧、高洁、超然、逸致等品格的象征,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很多诗人喜欢以菊花作为题材来吟诗作赋,表达对秋天的感怀,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秦皇岛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王红利说,不仅菊花诗,菊花词、菊花画也不胜枚举。
漫步角山脚下,欣赏菊花的绚烂多姿;登顶角山之峰,领略长城的雄伟壮观。“依托金秋菊展,角山景区还举办了百菊赛、民乐表演、长城采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游客们在欣赏菊花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古城山海关的历史文化。”第一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薪阳介绍。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6日 第 12 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访北美精算师协会国际部董事总经理Andrew Peterson:中国市场对国外保险公司非常具有吸引力
- 河南将推广太极拳等传统中医功法 打造“医体结合”健康模式
- 明年起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不超3万元,对车市意味着什么
- 坚持“防重于赔” 中国人寿财险多措并举搭建防灾减灾抗灾生态
- 韩媒:崔相穆向韩国政府各部门下达紧急指示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宁化!
- 31座桥梁全面贯通 四川乐西高速九口至昭觉段预计年底建成
- 广西万鸭上市引抢购潮 成“鬼节”热门食材
- 四大商业银行今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 报告:海外网络作家数量增速迅猛 中国网文受“Z世代”读者喜爱
- 清明小长假期间广铁旅客运输平稳有序
- 官方:对符合授信条件房地产项目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 专家料港股市场将在第三季延续涨势
- 福州多部门回应“学生餐被调包”事件 涉及学校终止与原中标企业供餐服务合作
- 北京市规自委:北京“取消地价上限”消息不实
- 当AI遭遇“杀猪盘”:“她”被骗走了4.7万美元
- 中马“两国双园”一批项目签约 协议总贸易额近430亿元
- 上海春运首日对外客运到发量107.3万人次 同比增长108%
- 加码爱心助农 容声冰箱公益再添新温度
- 沿丝绸之路而建海拔逾2000米 最新考古研究发现中世纪中亚“双城记”
- 热门推荐
-
-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 “金鹿奖”十大奖项揭晓
- 宠物险如何解决宠物“看病贵”
- 2023澳中博览会举办论坛 与会者强调澳中合作重要性
- 电商平台“二选一”的“小院高墙”该拆了
- 第四届“中国好家风”公益项目在京收官 四年来走进572所学校
- 江山如画丨海口骑楼老街:老街“不老” 趣味新潮
- 百年厂甸迎“文市庙会” 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文化建设
- 广州南沙客运港清明攀高峰 香港航线客流量同比增41%
- 印媒:印度喀拉拉邦山体滑坡已致277人死亡
- 加快发展未来产业 江西实施国有企业“争链主 强集群”行动
- 安徽多措并举力拓境外文旅市场
-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长》研讨会在京举行
- 陶慧敏、孔令立受聘浙江上虞孝德文化大使
- “近”看齐白石 ——“同心之旅 复兴有我”系列活动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 湖北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 泰国妹中国创业 开泰式餐馆火爆南宁
- 中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2024年产量突破百万吨
- 外媒:俄罗斯总统普京向美国及其盟国发出警告
- 北京超50万人接种流感疫苗
- 第十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