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寒假难适应 换位思考促和谐
新华社大连3月9日电题:超长寒假难适应 换位思考促和谐——教育界人士对家长的建议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
因疫情带来的超长寒假,不少家长在感叹在家带孩子的艰辛,很多人想:“天哪,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学啊?”
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超长假期加剧家庭矛盾非常正常,孩子们可能也在期待“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学”,这既考验家庭教育水平,也考验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需要首先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请考虑孩子的感受
“你觉得家无宁日,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有着28年教龄的大连市第39中学初中教师元延花说:“许多过去不愿意上学的孩子,现在也渴望回到学校,他们也在想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学呢。”
一些家长假期里感叹家有“熊孩子”,这种感受很正常。元延花说,孩子放假在家,家庭生活的规律节奏被打乱,课程的选择也给家长带来困惑与焦虑,又要操心孩子的一日三餐,担心孩子的安全、交友、网络……其实家长也应考虑孩子的正常需求,爱玩、爱动的孩子现在宅在家里,正常的交往、学习等环境被改变,他们可能也很不适应。
换位思考才能家庭和谐。元延花说,如果父母太主观,一味以个人的观点强压孩子,不但家庭矛盾会不断出现,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每位家长都应该理解孩子的天性,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需求,增加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家庭矛盾是可以化解的,亲子关系也可以更和谐。
“没有人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大连市第48中学(高中)校长刘长存说:“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就足够了,不要过多唠叨,不要过多监视。跟孩子多交流,多赏识孩子,想替孩子把所有的诱惑都挡在门外、帮孩子做好一切,这是陷入了严重的误区。”
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心小学校长孙晓燕说,一些家长缺少对儿童认知心理学和成长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她认为,超长假期其实是不可多得的亲子交流机会,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甚至老师、校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教育的关键。
“你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别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学校、培训机构的事,你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元延花说,“爱玩好动的孩子走不出家门,其实更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关爱。这种时候,家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要平心静气,担起自己的责任,把孩子的生活、学习安排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状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孙晓燕认为,“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道德教育是在家庭中完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声的教化将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的自我形象、威信尊严、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语言风格、行为习惯等特征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家长要是能在假期主动发挥示范作用,对子女的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一个假期结束,孩子们会有不同的变化。”孙晓燕说。
孙晓燕认为,孩子习惯的养成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他们最应该学会的是“会学”,即善于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老师不在身边,父母又要工作,更需要孩子自主学习,因此自律性越差的孩子受疫情的影响会越大。
刘长存认为假期变长是对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一次检验:“长假结束后,那些自主发展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学习会保持进度,而且身体锻炼和广泛阅读可能比在校还要好。”他认为,过度责骂、唠叨对孩子提高自律性帮助不大,反而可能加重亲子矛盾,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榜样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反思家庭的氛围怎么样,要做孩子的朋友,跟孩子对话,帮助他想办法自我管理。
疫情打乱了孩子和家长的原有生活规律,但这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好机会。刘长存说:“什么时候才能开学,要由疫情防控的情况决定,这种时候家长千万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直面困难,解决矛盾。如果通过疫情和家长的应对能让孩子明白,矛盾困难客观存在,攻坚克难才能不断进步,这将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水上运动融汇文化 青年力量助推气候行动
-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能源领域贷款3461亿元
- 上海新阶层人士参与社区治理 第四季“青年智谷”结营
- 穿越时空!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焕发时代光彩
- 台风“苏拉”二次登粤 广东逾190个镇街降雨量超百毫米
- 助力绿色氢能发展 西门子能源“超级工厂”在柏林开业
- 2024年沈阳民政实施五项创新突破工程 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 中国文物考古界追忆泰斗宿白:是先生亦是引领者
- 11月25日央行开展24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70后”邮递员见证丝路酒泉邮政变迁:最难忘从前小楷信件
- 2024横店影视节定档 首届国际影片交易会同步进行
- 新年大戏不停歇 豫剧何以在新疆兵团备受青睐?
- 河北安平油菜花鉴赏月云直播 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新成就
- 西藏多地以“文”会“游” 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新措施
- 广东省财政下达奖补资金2.3亿元 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 印加博物馆馆长:“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打开了解中国之窗
- 纽约遭遇雷暴!美国世贸中心大楼被闪电击中瞬间画面曝光
- 美研究:受通胀等因素影响 八成美国老人负担不起养老成本
- 乡贤力量解山区助老难点 浙江龙泉打响“剑瓷善贤”品牌
- 热门推荐
-
- 外媒:印度比哈尔邦20人因饮用假酒死亡
- 国家大剧院踏上音乐剧“赛道”
- 助推“人产城”全面融合 天津打造城市更新片区新标杆
- 中粮名庄荟多措并举,助力费尔德堡品牌长青
- 长沙推动汉文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文旅新态势
- 2024年服贸会以峰会为内核 形成多层次活动框架体系
- 美国宾州投票大楼遭炸弹威胁 投票时间一度被延长
- 龙是什么?正午日影柱状图给你新答案
- 应对极端天气 哈尔滨机场提前取消39班航班
- 俄驻美使馆:敦促美国证明没有参与破坏“北溪”管道
- 职场人“随大流”热衷考证 专家:应理性考虑职业目标
- 打通校园到职场最后一公里 多措并举搭建就业“桥梁”
- 山东东明出现龙卷风极端天气,造成1死79伤
- 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在江苏交付出江
- 兰州榆中打造绿色蔬菜宝库:创新技术提品质 循环种植增产量
- 黄河流域非遗传播有“新”路
- 2023中国(苏州)演出交易会首设演艺新剧目创投会助力原创孵化
- 海南率先加强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保护
- 国际最新研究:海绵记录表明全球变暖或已升温超过1.5°C
- 郑汴洛铁路将推出旅游计次票 激发秋季游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