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还不结婚:嫁得不开心不如不嫁
新春走基层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我今年已经29周岁了,鉴于婚恋问题日益紧迫,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家庭矛盾和争端,我决定给大家写一封信。
隔壁的姐姐今年40岁了,未婚,刘阿姨整日愁眉苦脸,逢人便问有没有合适的人,给自家闺女介绍。姐姐文静清秀,有车有房,能力也强,但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这无形中也让你们更担心我的未来。
我在这里会诚实、平和地说出我的想法。文字比说话更有逻辑和理性,刨除了不必要的情绪。希望你们读到这里的时候能够调整心态,这不是一封旨在说服谁的信,如果你们有不赞同,也请耐心看完,之后再做沟通。我相信这是最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脱离母体的过程。我从小在外读书、工作,与家人的沟通难免越来越少,少有的谈话也总是报喜不报忧。尤其是工作之后,我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想法。此前,我的世界观多是来自你们和老师,如果说那时的生活是个水池,现在的生活就像海洋了。各种观念和想法碰撞交流,我们看到的事物、接触到的人不再一致,我们的观念不可避免的会有差异,更不要说年龄的代沟、时代给你们这代人带来的不安全感等因素。
我们的婚恋观一定是有差异的。以前的女人比较被动地选择老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现在社会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也有了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不管物质生活好坏,起码能吃得起饭),靠自己的美貌、年龄、贞操在婚恋市场上博弈太原始了。人总会老的,如果我吸引对方的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那感情势必不会长久。我周围的年轻人更看重的是,两个人在精神层面能否真正的沟通,性格上是否能互相吸引,两个人在一块是否能让自己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为什么要委屈自己,作出妥协来与别人结合呢?一定是因为有比自己独身更好的精神体验才会去找另一半。
我看过一项数据,在发达国家,离婚率和不婚率都是很高的,这也说明“嫁得不开心不如不嫁”。
你们请放心,我并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虽然觉得婚姻很可能是信任瓦解和彼此折磨的过程,但我依然对它怀有一丝期待,怎么说也得体验一下。
你们催我结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我尽快过上舒适的物质生活,遇到困难有人陪伴。我现在是挺穷,钱少缺爱。但我的危机感也没有那么重,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现在过得挺好——我热爱生活,有自己的爱好,保持好奇心,也挺自由,有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权利。钱这个度量衡没有尽头,我会为物质生活而努力,但我不可能只为了钱就放弃个人感受,在婚姻里也是一样。我不可能为了追求更大的房子,而放弃考察对方精神层面的东西。我想要一些不太接地气的东西。
这也是我身边大多数年轻人的状态。即便一辈子没找到合适的人,我也有承担这种生活的能力。
好了,我做好了最坏状况的心理准备,还有什么焦虑的呢?之前网上流传一句话,如果把结婚生子从人生里剔除,这辈子会轻松简单得多。
但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也还是会努力找合适的结婚对象。只是请你们做好心理准备,这个过程一定不是简单的。
找个人结婚容易,但是想要维持下去,并且获得幸福太难了。所以在前期寻找的过程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和时间。我不能保证一定会和我的下一个男朋友结婚,这种压力太大了。
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也就是所谓的缘分吧),也有经验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再来说说我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人首先要顺眼,我以前觉得外貌不重要,但事实证明我心里还是不能忍受我看不过眼的人。其次我觉得他得是一个文化人。三观与我相近,能够达到真正的沟通。同时,他是一个品质优秀的人,比如有责任心、忠诚、诚实、上进、踏实等。
这个条件苛刻吗,客观来讲也是也不是。我遇到过起码表面看起来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最终没在一起。不过我相信有了目标,事情要容易得多。
最后,针对你们经常跟我说的一些话,我也想说说自己的观点。
比如,“年龄越大,女人越贬值”。年龄问题我已经说过了。有的女人60岁了也同样迷人。没错,生物性决定女人岁数大了肯定不如年轻时美貌,但岁数大了也不是负资产啊,随着岁数的增加,你才可能更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一直相信,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才有可能遇到一个同样好的人,而不是把我现在的困难转嫁到另一个人身上,谁愿意找一团麻烦呢?
我想家人对于孩子婚恋最好的态度是给予充分的信任,相信我的眼光,相信我的判断。要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你们也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还有一种说法是“别总挑三拣四的啦,差不多得了”。这个之前也说过了,我不会因为自己老了就降低标准,结婚容易,相处难,如果那些最根本的标准没有了,很难走到老,那时候拖着孩子离婚岂不是更惨?所以根本不存在“差不多得了”,这不是买白菜。
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一种声音:“人家不都怎样怎样,就你特殊。”我也没什么特殊,越长越大,慢慢就接受了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社会学上有个经典著作叫《乌合之众》,讲的是人处在一个群体里是非理性的,别人干什么就跟着干什么。我想很多中国人都是如此吧,人家都怎样怎样,不代表这个行为就有合理性,各有各的苦,最后都得自己承担。
过年饭桌上,我经常听到长辈的指责:“你现在就是生活经验不足,不接地气,结了婚你就知道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有那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啊。”
没错,结了婚肯定是有很多操心的事情,想想就让人烦心,但如果你找了个不顺眼的人,面对这些糟心事不是更糟心吗?都没点别的指望了。
人为什么活着啊,填坑式地完成一道道关于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的命题吗?
这是大多数人的路径,不是意义。我觉得人生短暂,活着就要体验更多的东西,而精神层面延展性比物质的享受重要多了。
隔壁的姐姐小时候常常被当做好孩子的代表,非常听父母话,从不调皮捣蛋,朋友们都说数她最省心。刘阿姨困惑的是,为什么孩子大了,反倒不听话了?
我想说选择自己的婚姻跟听不听话没关系。这些是29岁的我在此时此刻的想法,随着阅历增多,思考增多,也许很快又有加深的认识,也许会推翻自己。无论如何,我现在说的,就是我经过思考的婚恋观,欢迎你们讨论。讨论如果能形成共识最好,形成共识之后,我希望这些问题就不要再被反复提及了,以免造成家庭不和谐。
你们对我的爱,我从没怀疑。
易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银报告:中国经济三季度表现超预期 上调全年增长预测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特色产业结“幸福果” 手机成新农具
- 甘肃“家门口”养老服务让“银发族”乐享晚年
- 外媒:“首次威胁”!拜登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并发出警告
- 旧谣新传博眼球 杜撰政策行骗局——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4月辟谣榜综述
- 山西省人大代表马德茂:加强农村反诈工作 提升民众防范意识
- “科”好玩了 沪上“暑假周末营”人气爆棚
- 粤西融湾“快车道”全线开放双向八车道通行
- 二三线城市为何出大招争办演唱会
- 中国多地上线“官方免费带娃” 破解假期“带娃难”
- 音综《青年π计划》开播 演绎无限不循环的青春态度
- 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
- “钱德勒”之死:一场美国式的“慢性毒杀”
- 来黔东南州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徽风皖韵,浸润网络普法
- 洋葱学园首次公开智能学习品牌矩阵,发布新一代AI智能学伴
- 时令水果更吃香
- 声动中国 | 爱情最美的样子
- 协同联动探索商户自治路径
- “侨家乐”走进福建闽清 南洋风情溢侨乡
- 热门推荐
-
- 雨雪大风剧烈降温将袭吉林 出行及农业迎考验
- 我国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专家解读→
- 为什么吃多橘子会“上火”而吃柚子没事?
- 沪台专家“把脉”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 中秋不打烊 中铁四局南方总部建设全面加速
- 叶铭汉院士百岁华诞 捐赠300万元奖励青年科研人员
- 全国摄影界资深“大咖”镜头对焦南京牛首山
- 我爱你,中国!《美术经典中的共和国史》上线
- 广西广东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西北地区多降水天气
- 疫情期间一日三餐应注意什么
- 王毅会见罗马尼亚外长奥多贝斯库
-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发生枪击事件致1人死亡
- 湖南职业院校公益直播“小镜头”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 第六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 签约超992亿元
- 本市进一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湖南安化36万亩茶园开园 茶叶综合产值达252亿元
- 欧盟为油价升高觅新路
- 菲律宾3月失业率升至3.9% 失业人数达200万
- 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边际改善
- 中缅边境云南瑞丽:蜂猴夜闯国门 民警暖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