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日三餐应注意什么
疫情期间一日三餐应注意什么
专家建议合理膳食,营养平衡
本报3月5日讯(记者赵汶)近日,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冯礼明针对一般健康人群、轻症和康复期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冯礼明表示,一般健康人群要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平衡。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对于轻症和康复期的患者,冯礼明介绍,要保证能量充足,可摄入瘦肉、蛋、大豆、奶、鱼、虾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保持适量身体活动,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适量补充蛋白质以及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冯礼明表示,若目前居家活动比平时活动量明显减少,每餐可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5~10%(每餐少吃2~3口主食)。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冯礼明建议,老年人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要注意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增加全谷物(燕麦、小米等)、薯类、菌菇等食物。食物制作应细软,易于咀嚼和消化。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亚开通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
- 积极进取实现合理增长
- 成都直飞河内国际航线复航
- 被爆“幽灵外卖” 北京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对涉事门店立案调查
- 京津冀21位“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录制春节戏曲晚会
- 五千年前的鲵鱼纹彩陶瓶,为何冠绝“彩陶之乡”?
- 粤港澳文艺骨干交流季汇报展演在佛山举行
- 脑机接口领域多项阶段性成果在天津发布
- 进出口降幅收窄 中国外贸转机来了?
- 全力抢抓工期 我国四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复工
- 国际热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多国政要点赞
- 如何让机器人有“触觉”?中国团队研发出模拟人类指纹细腻感知系统
- 全国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广西“积分+清单”治理乡村 :鼓励村民参与 为基层松绑
- 中新健康|广西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新发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
- 培育特色品牌 拓展增值空间 农村土特产在电商平台热销
- 谁的“萝卜刀”
- 科技赋能,让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 西部首例“气枕式”基坑气膜在川成功应用
- 中新真探:只要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就不会导致痛风发作?
- 热门推荐
-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摩登天空副总裁沈玥:中国演出市场应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 品味时光沉淀 共启陈香华章——第二届中国(太原)陈年酒交流大会盛大开幕
- 筑牢数字经济的通信“底座”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探索科技进村入户新模式 因地制宜书写土地文章
- “设计新生”启动:青年设计新锐助力乡村振兴
- 新时代,我在中国|遇见鲁班工坊,泰国姑娘助力架设人才交流之桥
- 这个夏天啷个耍?“”
- 房地产行业底层逻辑出现“三个转变”
- 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之夜落幕 哪些影片受欢迎?
- 人社部:“春风行动”将于1月下旬至4月上旬举行 预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 进口产品质量存在瑕疵,消费者怎样维权
- 北京酷暑“送清凉” “凉方”“凉策”沁人心
- “汉泰人才+”产学研高峰论坛泰国举行 聚焦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 并购重组逐渐升温
- 美媒称“北溪”事件幕后黑手另有其人?俄:转移视线!
- 河南汽车“以旧换新”最高补贴1万元
- 时评:“隔夜臭肉”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处理
- 土耳其强震已导致该国24617人死亡
- 白天鹅飞抵山西黄河岸边栖息越冬
- 广西柳州螺蛳粉引台青“登陆”学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