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自夸“比较可爱”没什么不好
■ 视点
最近,西北工业大学28岁的邵典副教授,因一则“招生指南”而破圈走红。
在这份自称“不正经”的“招生指南”中,邵典轻松明快地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优势与劣势。在优势部分,她提到了自己的长相,“比较可爱,圆脸,显小,大致可以参考院系里给我拍的形象照”。
事后看,可能正是指南中这句夸自己“长相比较可爱”的话引发了热议,同时也招致一些恶意评论。邵典称,目前已经有人从线上抹黑到线下进行恶意举报,影响到了她的工作,甚至牵连了她的家人和学生。
对此,邵典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回应,说自己已婚,夫妻恩爱,本人除了招生之外无意做任何炒作营销,希望网民不要恶意中伤等。
相对于此前的“招生指南”,邵典老师这个回应写得有些“一本正经”。但是,说实话,我还是希望邵典老师今后无论线上线下都能继续保持此前那种“不正经”。
因为,在这种所谓的“不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学者不愿意循规蹈矩,愿意在工作生活中张扬个性的可贵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一个学者来说,特别重要。
学术当然需要严谨,但是,这种严谨,绝不意味着刻板,绝不意味着学者的表达,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枯燥乏味、拒人于千里之外。
一个优秀的学者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喜欢用轻松时尚的语言;一个学术单位倡导轻松活泼的学术氛围,鼓励包容学者鲜明个性,这都是有利科研创新的前提。
邵典这样一类青年走入学术圈,其追求个性的风格,当然与前辈们有着鲜明的区别,也应该受到公众舆论的包容,这才是学术圈该有的样子。希望邵典老师永远“可爱”,永远不用担心自己这份难得的“不正经”。
□王天定(教师)(新京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天气发展 28日至30日影响较大
- 2025年全球第一场白金标马拉松!度小满成为官方合作伙伴
- 作家汪兆骞谈创作:写《李叔同传》是我一直的愿望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班列到发数量破千列
- 山西:电力人大山深处战冰雪 多举措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警报解除通报
- 破坏规则 滥用权利 美国贸易霸凌行径引公愤
- 侨交会2023(巴塞罗那)智能科技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
- 尹锡悦从法院返回首尔拘留所
- 柬埔寨大学生“汉语桥”竞风采:做新时代柬中友谊传承者
- 北京警方查处一批制售假章假证违法犯罪
- 主播说联播丨织密安全防范之网 全力防范各类事故灾害
- 浙江携手丹麦开展双向投资沙龙 加快绿色转型合作
- 10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20元 下调29个基点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母亲河的归来故事:从干涸断流到兴产聚人
- 广东佛山影视企业增至1750家 对接港澳资源开展合作
- 汉字文化展亮相颐和园 90余件(组)文物展现书法艺术传承
- 广东持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民众争做绿美守护者
- 舟山跨海大桥通车15周年:海岛变通途 共绘发展新篇章
- 长三角迎国庆节假期客流出行高峰 交通部门增强运力
- 热门推荐
-
- 外媒:多名巴基斯坦清真寺爆炸事件嫌疑人被警方逮捕
- 中新健康 | 知名药企被曝腐败窝案,多家药企高管被查
- 日本酒水品鉴洽谈交流会在沈阳举办
- “2023长隆自然共绘计划”启动 探索亲子陪伴新方式
- 国资委:过去两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均超万亿元
- 北京:70部优秀爱国主义影片集中展映
- 强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再发力(权威发布)
- 湖南湘江新区用艺术点亮城市 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 拱北海关查获一起旅客违规携带蜈蚣干制品2.65千克进境案
- 美众议院未通过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法案
- 摩洛哥强震已致2122人遇难数千人受伤 受灾人数超30万
- 国家卫健委:今年1至9月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1.1亿
- 中企500强竞争力稳步提升(锐财经)
- 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公布 旅游平台咨询量大增
- 广西云南等地有强降雨 台风“卡努”影响东海东部海域
- 话剧《钱学森》“赴”港 上海交大师生演绎“两弹一星”精神
- (乡村行·看振兴)花稻轮作:让“花田”变“良田”
- 东莞10个工业园区完成转供电改造 减轻企业电费开支
- 探馆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机器人“来了”
- 探访中越边城小站星光下的“小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