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乒乓外交意义重大
中新社悉尼10月3日电 题: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乒乓外交意义重大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今年是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澳大利亚乒乓球教练李伟对记者表示,期待能在今年协助澳大利亚乒乓球老将诺尔(Noel)、保罗(Paul)等再访北京。
“澳大利亚乒乓球几位老队员能够时隔半个多世纪重访北京,我欢迎这次回访,因为这是对澳中两国关系价值的肯定。”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近期在悉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回顾1971年的澳中乒乓外交之旅,费思棻博士表示,当时澳中尚未建立外交关系,贸易很有限,几乎没有官方接触,也没有政府间渠道。澳中乒乓外交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举措,标志着澳中关系正常化的开端。
诺尔告诉记者,1971年4月21日,澳大利亚乒乓球代表团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借道香港前往北京访问。他们于1971年5月1日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成为当时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的前奏。不久后,惠特拉姆就任澳大利亚总理,1972年12月21日,中澳两国正式建交。1973年,惠特拉姆以总理身份正式访华。
“像这样的民间交流依然是澳中关系的基础。比如在官方关系面临障碍或分歧时,它提供了必要的连续性。”费思棻坦言。
费思棻今年已经85岁高龄,1973年,他曾陪同惠特拉姆进行那次“破冰”式的访华。费思棻一生致力于拉近澳中关系,让澳大利亚人更加了解中国。他被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誉为“中澳关系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诺尔和保罗也表示,对能与中国乒乓球界老友重聚感到非常兴奋并充满期待。他们希望在晚年能够再次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作为澳大利亚一级乒乓球教练、澳大利亚乒乓球运动的推动者,李伟表示,希望在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能同曾参与1971年澳中乒乓外交的澳大利亚队员一道,与中国的朋友们相聚,实现半个世纪的重逢,期盼为两国友谊和乒乓文化交流继续贡献力量。(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 荟萃文物精品 展示秦汉文明
- 大咖话川酒丨杨柳:“大国浓香”有底气,发声扬正气,整个川酒才有生气
- 中国铁建签约2034年沙特世界杯体育场及周边体育村项目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见王毅
- 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启动
- 美众议院表决认定司法部长加兰藐视国会
- 安徽屯溪茶叶加工赛:打造乡村振兴技能共富学堂
- 沈阳打造古城书房 聘冬奥冠军徐梦桃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
- 上海上演“天气秀”:“五预警”齐发 局部有冰雹
-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研究院(广西未来出版研究院)正式成立
- 新冠感染会影响肝功能吗?及时发现肝损伤专家建议这么做
- 凭长马号码布 可半价游长沙景点
- 巴基斯坦南部发生自杀式袭击致多人死伤
-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发起大规模行动 已致20余人伤亡
- 最新研究发现新影像标志物 或助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高危患者
- 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 ChatGPT、中国空间站等入选
- 当个“数字游民”怎么样
- 实探“茶叶华尔街”广州芳村 茶叶金融化:“茶炒不喝”如何炼成?
- (新春走基层)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 热门推荐
-
- 3000余名师生角逐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 从“有人做”到“众人和” 山东志愿服务精神“花开正香”
- 南京通报“2·23”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情况
- 开机广告不该“惹人烦”
- “多彩贵州”吸引香港企业家投资目光
- 人民财评:以“链”为名,共创未来
- 广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 在守正中创新 在提质中突破——2022国产电视剧创作观察
- 谁是泄露五角大楼机密情报的“幕后黑手”?
- 印尼连续54个月贸易顺差
- 农机合作社发展遇困难 90后姑娘返乡助农谋发展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去世 享年90岁
- “外贸大市”搭平台促交流 中日韩共享RCEP合作新机遇
- 外媒:斯洛伐克警方起诉一名涉嫌暗杀总理菲佐的男子
- 上海专家成功为27岁小伙完整切除肝脏特大血管瘤
- 长三角铁路春运12天已累计发送旅客逾3000万人次
- 呼北高速山西段大型客车碰撞隧道壁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
-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空中“掉门”波音客机缺少4个螺栓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技创新盛典》启动
-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加速崛起 已入驻企业119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