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历史真实?考古学家这样说
“文明之美看东方”思政课之一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历史真实?考古学家这样说
刘颖颖
为什么要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史从何时发端?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哪些重大意义?近日,人民网推出“文明之美看东方”思政课特别策划,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担任主讲嘉宾,从自身亲历的角度,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和未来发展,阐释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思考,展现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魅力。
什么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据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全名叫“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自2002年开始启动,涵盖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和全方位四大特点,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参加工程的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王巍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修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630万平方米的外城(分别相当于4个和8个北京故宫的面积)。此外,在古城以北还发现了为防止洪水而修建的长10余公里的高坝和低坝。修建古城和巨型水坝,展现了良渚王权组织开展大规模公共建设的能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王巍提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和良渚同时甚至再早一点,北到辽宁西部的牛河梁,南到安徽南部的凌家滩,甚至包括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都是出现了权力的加强、社会的分化、阶级的出现,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
“所以,我们说五千多年文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大体是齐头并进的状态,只不过良渚表现得更充分。有些地区,也许发现了高等级的墓葬,但没有发现都城。有些地方发现都城,但没有发现高等级的墓葬。良渚有都城、有宫殿、有王墓、有礼器、有军事、有战争标准,是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其他的区域证据链不太完整的要把它完整起来,这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我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意义最大的成果。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不是号称,更不是神话传说,是历史的真实。”王巍表示。
谈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王巍提出,建议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并继续加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还要进一步加强和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研究。“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和延绵不断是中华文明的三大特质。我们要进一步地丰富考古发现,深化我们的认识,这样才能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得出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世界文明研究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王巍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省“中小融”平台累计推动实现融资额超3455亿元
- “亲水经济”升温带火相关产业 水上运动产业潜力进一步释放
- 端午假期 “2小时高铁圈”短途游受欢迎
- 银川-青岛港“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 “十一”期间中国热门城市民宿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1.5倍
- 约200款鸿蒙原生应用上架 复旦友邦等引领办公应用鸿蒙适配
- 郭言:美赤字飙升威胁全球金融稳定
- 在哈萨克斯坦乡村感受“冬宰”文化
- 注意防范地质灾害!山西最大降水量达99.7毫米
- 突发!以色列驻约旦安曼大使馆附近发生枪击 已致1死3伤
- 香港国际机场再度获选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
- 儿童食品“低盐”陷阱 你能过几关?
- 拖延、抵触、恐惧 为什么我家孩子不愿上学?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 蔚来获多项表彰
- 直击黄山洪灾后救援:乡村道路有序疏通
- “福文化走进政和”系列活动在闽北举办
- 日本一精神病院遭网络攻击 最多4万名患者信息被泄露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查获活体蟹433只
- 最低气温跌至0℃以下 黑龙江漠河提前11天开栓供暖
- 更“新”更“绿”更“智能” 看老工厂如何焕新升级
- 热门推荐
-
- 中法金融界圆桌会召开 两国金融业交流亮点纷呈
- 央行:将开展35亿元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 西藏藏医药大学举办第三届曼唐解说大赛
- 中印尼“两国双园”集中签约10个项目
- 智能化下半场 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破局
- 我国规模最大,这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成!
- 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签约额近400亿元
- 这5个扩大,中国是认真的
- 70余部影片定档暑期 院线有望进一步回暖
- 系统构建中医脉络学说解决微血管病变国际难题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合规提示规范“双11”网络集中促销经营活动
- 上海邮轮市场加速恢复 今年前10个月国际邮轮靠泊198艘次
- 海南开拓澳大利亚客源市场 业内看好旅游合作前景
- 山东让养老更有“医”靠 “医养结合”托起“幸福夕阳红”
- 2023年复航至今 上海港口岸邮轮出入境逾80艘次
- 甘肃检察公益诉讼为“天下黄河第一弯”做了啥?
- 加购的商品价格突然暴涨 消费者:购物节有被愚弄的感觉
- 一线城市楼市初显复苏态势
- 国际护士节:“上海市护士活动基地”揭幕、第七届左英护理奖颁奖
- 荷兰籍女孩广西寻亲:想让家人知道我现在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