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历史真实?考古学家这样说
“文明之美看东方”思政课之一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历史真实?考古学家这样说
刘颖颖
为什么要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史从何时发端?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哪些重大意义?近日,人民网推出“文明之美看东方”思政课特别策划,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担任主讲嘉宾,从自身亲历的角度,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和未来发展,阐释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思考,展现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魅力。
什么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据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全名叫“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自2002年开始启动,涵盖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和全方位四大特点,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参加工程的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王巍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修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630万平方米的外城(分别相当于4个和8个北京故宫的面积)。此外,在古城以北还发现了为防止洪水而修建的长10余公里的高坝和低坝。修建古城和巨型水坝,展现了良渚王权组织开展大规模公共建设的能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王巍提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和良渚同时甚至再早一点,北到辽宁西部的牛河梁,南到安徽南部的凌家滩,甚至包括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都是出现了权力的加强、社会的分化、阶级的出现,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
“所以,我们说五千多年文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大体是齐头并进的状态,只不过良渚表现得更充分。有些地区,也许发现了高等级的墓葬,但没有发现都城。有些地方发现都城,但没有发现高等级的墓葬。良渚有都城、有宫殿、有王墓、有礼器、有军事、有战争标准,是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其他的区域证据链不太完整的要把它完整起来,这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我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意义最大的成果。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不是号称,更不是神话传说,是历史的真实。”王巍表示。
谈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王巍提出,建议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并继续加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还要进一步加强和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研究。“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和延绵不断是中华文明的三大特质。我们要进一步地丰富考古发现,深化我们的认识,这样才能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得出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世界文明研究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王巍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投票通过,洪马内正式成为柬埔寨首相
- 放豹归山 宁夏贺兰山再添雪豹新成员
- “碳”路先行|逐“绿”而行 山西芮城独立储能建设项目开工
- 暑期尾声迎学生客流高峰 广铁集团加开列车900余趟
- 美国学者发现,中华文化中蕴藏五条治国之道
- 日媒民调:岸田文雄内阁支持率为26%
- 2024“世界云冈·天下大同”京津冀晋音乐节启动
- 美防长到访基辅 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亿美元军援
- 江苏武进一企业因粉尘爆炸致8死8伤
- 韩美日举行联合空中演习,美B-1B战略轰炸机参演
- (神州写真)开封“王婆”请假 塑文旅IP来日方长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
- 第十八届中国曲阜鲁班文化节启幕 纪念工圣鲁班诞辰2530周年
- 业界在渝共话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 河南:力争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
- 静脉可视化仪可助快速采血
- 青海海南州:突降暴雨致6人遇难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荒山荒田摇身变成“致富田”
- 日本文部科学省专家会议汇总H3火箭发射失败原因
- 川渝联动推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取得实效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专家:高风险人群避免肺部真菌感染预防很重要
- 云南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十年利用外资125.37亿美元
- 山西警方破获超2.2亿元系列合同诈骗案 一处公司“卖”20余家
- 专家解读|新规定引领数据跨境流动“新动向”
-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福建省反馈督察情况
- 一次性用品来源成谜,部分酒店“卫生死角”有待清除
- 文明之美看东方|5000年古城能否重现“真容”?良渚敦煌联手攻坚
- 湖南江永“人+货+链”电商新模式赋能数字乡村
-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超千人死亡 以媒称以政府或将开展“重大军事活动”
- 央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连续3年保持25%以上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潜江:“虾+稻+N”共作蹚出乡村振兴路
- 暑期“学习困难”就诊热 医学干预儿童教育受关注
- 日本诹访之濑岛火山发生较大规模喷发
- 印尼前外长哈桑:改革开放是今日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所在
- 柴达木枸杞进入采摘季
- 南非副总统马布扎辞职
- 官方通报青岛啤酒三厂小便事件:涉事工人被行拘
- 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 相约春天赏樱花 武汉推出75项活动打造全域游
- 当春季检修遇到防山火 看电力人员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