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在追赶超越中矢志创新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才能正确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实践表明,新领域新赛道在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最具爆发式增长潜力,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到关键性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实力快速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抢占新领域新赛道的实力。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超前布局,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热点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赢得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有破有立。传统产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以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原材料哺育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生、发展。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传统产业也能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从而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譬如新能源技术有效化解了环境污染问题,催生出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打开了经济结构优化的空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前瞻布局。必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谋划发展一批具有广阔前景的未来产业,驱动颠覆性、创新性、融合性技术持续涌现。这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主动开辟与数字经济密切联系的新领域新赛道,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逐渐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多地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河北省计划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技改专项;广东广州谋划推动47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占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近一半;河南郑州提出瞄准打造万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进“芯、屏、网、端、器、用”全链条联动发展……
实现新时代的追赶超越,最根本的依托和最大的潜力就是科技创新。要聚焦“卡脖子”问题,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把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力度,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只有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才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村BA”火了以后,“乡村超级碗”也出圈了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设计人工智能驱动注册体系
- “送舞剧进校园” 舞剧《歌唱祖国》走进天津音乐学院
- 综述:上海出版人何以多次“捕获”诺奖得主?
- 本周中东部开启晴朗升温模式 西部降水发展增多
- 上海图书馆东馆打造中国首个“悦读森林” 延展室外阅读空间
- “边缘智力者”考取多个职业证书 不愿成为社会负担
- 海口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
- 湖南祁阳“亮剑”不实举报 为实干者撑腰鼓劲
-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在海南三亚启动
- 中国多城二手房周度成交量环比连升
- 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收入:浙江首进“5万+”
- 韦布发现迄今最古老黑洞
- 宁夏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 上海:人工耳蜗被纳入医保 助更多耳聋患者重回有声世界
- “武”“舞”相融 舞剧《咏春》在广西桂林盛大开演
- 第39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吸引闽台选手
- 厦门举行AI黑科技体验展 穿越时空与“爱因斯坦”“李白”对谈
- 《新道德经》出版:以现代读本重构经典
- 深江铁路深圳机场东站项目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
- 热门推荐
-
- 身心一体,治愈慢性疼痛
- 俄洪灾险情依然严峻 33个联邦主体受灾
- 六月天宇剧场上新:来自星星的“比赛”闪亮登场
- 南方电网启动今年首次融冰
- 用光影记录野猪口长城的六旬摄影师
- 这些孩子,没有儿童节
- 海南自由贸易港东南亚投资中心揭牌成立
- 多举措保障,兜底保障能力增强!供暖季煤炭保供有基础
- 俄罗斯副外长同到访的伊朗副外长举行会谈
- 《红日》《雷锋》等连环画珍贵手稿首次亮相申城
- 韩国国会未通过针对总统夫人的“金建希特检法”
- 中国贸促会驻美国代表处华盛顿新址启用
- 甘肃:金融“拓面增量”赋能中小微企业
- 寒潮导致广东多条道路出现结冰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 全国城市健康水平较去年上升2.1%
- 今日北江下游将遇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 (新春走基层)长三角铁路持续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
- 2023年望丛祭祀大典在成都郫都举行
- “好客山东 好吃广东”文旅资源互动活动启动
- 以色列总理:即使美国不同意 以方仍会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