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绣:针为笔线为墨 千年技艺闯“世界”
中新网贵阳9月21日电 (记者 张伟)以纹饰飞扬流动、色彩丰富明艳闻名的贵州苗绣将于24日在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上,与国际时尚展开强烈碰撞和激情拥抱。
十指春风绣芳华,纤纤巧手舞霓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苗族绣娘龙禄颖带领苗家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用巧手绣出了锦绣“新生活”:不仅脱贫致富,还让苗绣赢得了海内外各方的关注。
苗绣,据传诞生于苗族迁徙途中,千百年来,苗族同胞将自然万物、民族历史绣在服饰上,也因此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在苗族聚居的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苗族同胞笑言:苗族姑娘们会拿针就会刺绣,苗绣就像写字一样简单,几乎人人都有刺绣天赋和手艺根基。她们将古老的民族历史穿梭在五彩丝线间,将美好的生活希望绣进了手中的方寸天地里。
龙禄颖就是这样一个“缩影”。“苗族刺绣是苗族的瑰宝,从小我就跟着家里人学苗绣,对我而言这么美好的东西需要有人看见它、赞美它、热爱它,苗绣技艺需要传承和保护。”作为非遗传承人的龙禄颖说,接触苗绣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如何让绣娘们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是她创办“舞水云台”的目的和目标。
“‘舞水云台’这个名字取自施秉县的?阳河和云台山,寓意依山傍水,发展家乡民族文化,让大家共同富裕。”龙禄颖说。数据显示,龙禄颖开展了农村妇女就业技能和非遗技能提升培训48期,累计传授就业技能6000余人,建立非遗苗绣培训基地4个,村落生产点9个,带动千余名村寨妇女就业增收,帮助669户建档立卡户就业脱贫。
龙禄颖自己设计生产的“舞水云台”“蝴蝶妈妈”系列作品参加了多个国际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她用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向世界展示了苗绣的独特之处。“舞水云台”与“蝴蝶妈妈”系列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高度赞赏,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像龙禄颖一样,将苗绣巧妙融入时尚元素登上国际舞台,让千年技艺焕发新颜的人还有很多,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传承人潘玉珍就是其中一员。77岁的潘玉珍说:“苗族的女孩子们百分百的都会跟妈妈、姐姐学绣花,过去都是自己绣自己穿,现在都卖到了国外。苗绣不仅是苗家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自2000年首次受邀到新加坡后,潘玉珍陆续去过美国、法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2018年12月,在英国伦敦圣詹姆斯宫,潘玉珍还穿着自己制作的苗族传统服饰走上T台,向世界展示苗绣之美。潘玉珍说:“苗族的手工技艺轰动了整个英国,所有参加的人都来和我们拍照。”
苗族同胞们用一针一线勾勒出流光溢彩的苗族历史文化与智慧——破线绣、皱绣、堆绣、打籽绣、马尾绣等数十种绣法,冷色与暖色交错对比,使色彩具有交响的艺术效果,让苗族服饰的美感十足。
因为苗绣,海内外很多人爱上了贵州,辽宁人夏华也是如此。从2003年开始,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多次带着设计师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的贵州,吸取深山里民族文化的灵感,创造属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美学产品。持续至今的贵州“非遗行”,夏华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建立了1200座家庭工坊,建立了“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目前,数据库中已经收录8000多种纹样,22000多名手工艺人,与全球400多家品牌、1600多位设计师达成合作……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苗绣,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持续推动苗绣非遗工坊建设、壮大苗绣非遗传承人群队伍、大力推动苗绣文创产品研发、开展苗绣数字化记录、做好苗绣存续状况评估、开展苗绣体验空间培育等举措。
贵州省文旅厅组织实施了3名国家级苗绣及相关项目(苗族服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启动了苗绣项目数字化保护试点,制定印发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方案》。官方表示,通过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苗绣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纹样、动作、技艺、流程、空间、环境等要素进行数字采集、数字存储,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苗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推动贵州苗绣产业实现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期间,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贵州省人民政府将于9月24日共同主办《中国苗·艺术展》,贵州苗绣精品服饰将与诸多国际大牌服饰同台亮相米兰时装周展厅。(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尔滨旅游火爆带动市场主体注册量上涨 15天新登记927户
- 粗粮能“降血糖”是真的吗
- 免签“回头客”来了!“中国行”持续“圈粉”外国旅客
- 云南保山5.2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
- 广西政协委员赖家益:呼吁电商主播维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商业环境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
- 选择还是逃离?年轻人的“大厂”之惑
- 超1600人疏散 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有危险
- 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 恢复态势平稳
- 加快预印本平台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 乡村教育如何发展?县域小学要抓住学龄人口“先增后减”窗口期
- 吉尔吉斯斯坦将禁止进口、销售和使用电子烟
- 清明假期首日山西景区客流增多 太铁增开短途客列助出游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12月12日起恢复开行部分旅客列车
- 证监会:扎实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建设
- 中国工信部: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
- 中美青年孔子故里感知儒家文化
- 抖音生活服务十一长假出游前瞻: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6倍
- 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约12亿 福建周宁聚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 2024年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2770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 传承60年现代冰雪文化
- 日本横滨突发火灾 火势已蔓延至3栋住宅
-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 二里头考古背后有哪些“黑科技”
- “热”起来的三亚:酒店和民宿客满,多数游客到了就“宅着”
- 老菜脯粥 侨乡广东汕头的暖心味道
- 西部陆海新通道常态化开行铁海联运班列达15000列
- 2023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吹响人才“集结号”
- 著名表演艺术家吕瑞英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 阿富汗6.9级地震已致该国4人死亡 75人受伤
- 剧情重复、妆造雷同、演员排列组合,流水线古偶何时休?
- 北京海淀同步中医骨科医院:立足于专 打造骨科特色医疗新标杆
- 捷克一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相撞 致三人轻伤
- “艺术设计跨市域协同创新联盟”在沪成立 培养高素质文创人才
-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访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临汾!
- 加拿大政府对“地方新闻计划”追加资金投入
- 从歌手到罕见病患者守护者 冯家妹四川两会为罕见病发声
- “你抢不到,我能抢” 免费景区“黄牛票”乱象何解
- 悲剧为私人潜水器产业监管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