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价加大日本经济不确定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日本企业物价指数涨幅放缓,但民众生活压力依旧较大。物价上涨问题已经从商品本身扩散到了服务领域。此外,企业将成本上涨压力转嫁至消费端的趋势也在持续。这些因素给日本央行下一步的决策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市场倍加关注本月底日本央行金融政策会议上的CPI预测值,这可能成为日本金融政策调整的重要信号。
日本央行公布最新企业物价指数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6月份,日本国内企业物价指数为119.0,同比上涨4.1%,连续28个月正增长,涨幅连续6个月放缓。
企业物价指数表示企业之间交易商品的价格水平,是反映家庭购买物品和服务价格动向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先行指标。
分析认为,6月份企业物价指数涨幅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石油、天然气等国际资源能源价格下跌,其二是一直以来带动日本企业物价上涨的城市煤气、自来水价格等涨幅收窄,这与日本政府推出减轻能源负担的政策有直接关联。
不过,企业物价指数涨幅放缓,并不意味着日本民众生活压力减轻。一方面,涨幅放缓并不是不涨;另一方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饮料等必需品价格仍在上涨,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在日本央行公布的515个调查品类中,有430个品类价格上涨,其中食品饮料涨幅高达7.4%。
物价上涨对日本民众生活直接影响显著。从涨价商品数量看,截至今年7月12日,以家庭消费为主的饮料、食品等涨价品种累计超3万种。单一年度涨价商品超过3万种的现象,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30年里前所未见,已经超过了此前涨价商品数最多的2022年,形成最大规模的涨价潮。有机构预计,此轮涨价潮可能在今年10月份达到峰值。10月份,以酒类、香肠、调味品等为代表的3716种商品已经“确定将涨价”,单月涨价品类最多可能达到8000种,与去年同期持平。此后的涨价进程可能逐渐放缓,预计2023年全年涨价商品将比2022年增加1万种,达到3.5万种左右。
高物价加大了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从居民生活感受看,7月12日,日本央行公布了6月份“关于生活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回答物价“涨了很多”和“涨了一点”的人占95.5%,超过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时的调查结果,刷新了时隔15年的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感觉到物价上涨的人连续4次超过九成。认为“物价上涨给家庭带来了压力,生活也受到了影响”的人数也刷新了历史纪录。对于一年后的物价预测,认为“会涨很多”和“会涨一点”的人占总人数的86.3%。对于生活状况,56.8%的人回答“没有闲钱了”,38.3%的人回答“不好说”。
从企业受冲击程度看,2023年上半年,日本企业破产数量为4006件。在导致破产的主要原因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占比最高,为34.1%;包装、材料费占27.5%;人工费占15.2%,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分析认为,物价上涨问题已经从商品本身扩散到了服务领域,未来可能对饮食业、住宿业等经营造成影响。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为应对日本企业员工工资长期不涨或涨幅过小的问题,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交易价格合理化”策略,也就是支持企业将成本增加值转嫁至销售价格。因而,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价格转嫁的动向还将持续。
日本央行曾判断,未来CPI涨幅将逐渐缩小,尤其是以进口物价为中心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已经消退。但是,目前来看,CPI涨势依旧,叠加工资上涨压力,这些因素均给日本央行下一步的决策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当前,日本经济界对于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预期有所抬升。日元对美元汇率自6月末跌至145日元水平后,呈现强势。7月14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上升到137日元。同时,作为长期利率指标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升到0.485%,达到3月10日以来最高水平,接近日本央行规定的利率浮动上限0.5%。加之前段时间的工资涨幅实现30年来最高水平。日本经济界人士普遍预测,日本央行很可能在本月27日、28日的金融政策会议上,将2023年度CPI预测值从目前的1.8%提高到2%左右,2024年预测值则与此前的预测2%基本持平,可能小幅下调。
分析认为,企业转嫁价格的势头较预想更加强劲,这是日本央行考虑上调2023年度CPI预测值的重要因素。此外,日本央行总裁植田和男6月份在葡萄牙召开的欧洲中央银行(ECB)论坛上表示,如果日本2024年物价仍持续上涨,“这有可能成为调整货币政策的理由”。市场注定将倍加关注本月底日本央行金融政策会议上的CPI预测值,这可能成为日本金融政策如何调整的重要信号。
陈益彤(来源:经济日报)
陈益彤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盐城阜宁发生龙卷风灾害 致5人死亡4人轻伤
- 4月14日0时至14时,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暂时进行封闭管理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县湖羊养殖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发羊财”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已致58人死亡
- “国潮风”助“Z世代”拓展社交圈
- 中国女性“悦己”式“充电” 享“内啡肽”快乐成为更好的自我
- “荒山污水”蝶变“绿色名片” 山东多元举措破译生态密码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永康“半亩方塘”荡漾“水美共富”
- 十余年磨一剑 《临终关怀学词典》“面世”
- 江西樟树政法战线老兵扎根基层20余载 甘做百姓解忧人
- (乡村行·看振兴)肉鸡住上恒温“楼房” 新疆博乐智能化养殖“养”出致富路
- 【文化评析】发展文化经济,为古村落添活力
- 广州发布第一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
- 医改惠民实现“加速度” 20余省份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
- 强信心 促发展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 报告:11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成交量同比增长逾47%
- “时间银行”+环保行动:台湾社区营造师的新探索
- @考生和家长:高考录取期间,这些环节和细节需注意!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资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 (两会速递)河南省委书记讲述“中原粮仓”如何打好粮食“王牌”
- 热门推荐
-
- 纺织业搭跨境电商快车 浙江国潮服饰“出海”正当时
- “优惠+便利”为暑运市场“加温” “流动的中国”尽显蓬勃活力
- 结核病防控为何这么难?中疾控主任道明原因
- 冬季血压易波动 饮食一定要低盐
- 文博日历丨古人用四个字告诉你最美好的爱情什么样
- 共享发展机遇、释放“西引力” 古城西安扩大国际“朋友圈”
- 破圈爆红海内外,自得琴社做对了什么
- 安徽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用地获批 总投资240亿元
- 厦门特色农产品走俏海外市场
- 网红“快乐小赵”去世 曾被确诊酮症酸中毒
- 创新!苏剧改编电影,《国鼎魂》如何赢得观众的心?
- (新春走基层)祁连山林海“她力量”:忙碌身影不在厨房,而在深山老林
- 江西一女婴患视网膜母细胞瘤 医护人员精准救治
- 巴拿马以南海域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冬播谷、早春谷同期开镰 秋雨冬雪春用“解渴”
- 叙利亚军方:反对派武装已进入叙中部哈马市
- 广西高校师生创作中国画百米长卷《八桂壮美锦绣图》
- 山东烟台古船复原师:用刻刀“对话”古代舟船
- “向游客开放政府食堂”六年,扬州带来什么启示?
- 演唱会大电影预制菜更考验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