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
2月24日,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明确提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国际社会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帮助冲突各方尽快打开政治解决危机的大门,为重启谈判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中方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而且战场形势仍处于胶着状态。这场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冲突不仅造成了双方参战人员的大量伤亡和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而且还引发了世界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全球性、复合性危机,严重迟滞了处于低谷期的世界经济复苏。根据世界银行等21家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预测,2022和2023年两年全球经济将出现2001年以来的最差表现。经合组织表示,世界经济正因乌克兰危机“付出高昂代价”。
显然,尽快结束军事冲突不仅符合俄乌两国利益,而且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然而,由于目前俄乌双方在停战条件方面缺乏形成共识的基础,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不断升级对俄制裁和对乌军援,和平化解俄乌冲突的希望非常渺茫。如果想以相对较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残酷的冲突,国际社会应相向而行,尽快就劝和促谈达成共识。
2022年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时曾提出三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是冲突战争没有赢家,二是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三是大国对抗必须避免。实际上,只要世界各国真正从全人类利益的高度认真思考这三个问题,形成通过劝和促谈化解俄乌冲突的国际共识是完全可能的。应对这场二战后最严重的国际危机,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相关大国承担国际责任、诉诸国际理性、展现国际善意,摈弃以全人类利益为筹码谋求一己私利的短视行为。
第一,俄乌双方都不大可能通过战争取得单方面的“完全胜利”。从战场形势看,这场冲突发生在乌克兰东部平原地区,不具备形成“天然”分界线的地理条件。除非通过谈判化解矛盾,两国将会持续地发生武装冲突,谁也不可能和平地据有这些领土。对这种前景,美西方其实也看得很清楚。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曾表示,“即使在乌克兰实现了停火,我们也不应指望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是说,即使美西方实现了通过这场冲突弱化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未来很多年内,冲突地区仍将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火药桶”。这种情况下,不仅俄乌两国将面临持续的消耗,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出现新的危险。在世界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的背景下,这种格局最后一定会反噬包括美国在内的域外相关国家的长远利益。
第二,俄乌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与后冷战时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持续在欧洲扩张和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有直接关系。冷战结束后,美西方为孤立、遏制俄罗斯,持续对苏联前加盟共和国施加影响,迫使那些企图在美俄之间“搞平衡”的国家选边站队,为此不惜策动“颜色革命”颠覆那些“不听话”的政府。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后,美西方国家则又作出无辜姿态,把冲突的责任完全推给俄罗斯和当事国家。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推卸责任的习惯并未改变。2022年6月,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曾经说过,“乌克兰正在为自己的自由、存在的权利、成为民主国家而不屈服于俄罗斯力量的权利而战。乌克兰人准备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为这些价值观牺牲自己。我们无法告诉他们这样的牺牲应该走多远”。也就是说,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是乌克兰人自己决定的,与“我们”北约无关,这种态度把美西方推卸责任的做法展现得淋漓尽致。问题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真的是北约希望看到的吗?对美西方而言,这个问题恐怕不好回答。
第三,大国对抗势必给当事方和全世界带来深重灾难,这应该是俄乌冲突带给人类最深刻的警示。在这方面,美西方其实也心知肚明,所以才坚决不亲自下场介入冲突。然而,北约这种“递刀拱火”却又“片叶不沾身”的操作能否维持下去,恐怕还受到战场形势的影响。如果冲突继续升级,扩大范围并不是不可能的。在北约国家中,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无疑是相对安全的,而其欧洲盟国则可能成为美俄对抗更大的牺牲品。对这种前景,欧洲人其实看得很清楚。正如西班牙记者奥尔加·罗德里格斯所言,“美国坐享优越的战略位置和地理上的偏远性,它在谋划乌克兰战略的同时,牺牲了欧洲伙伴的利益”。在国际政治中,以邻为壑所取得的收益是不可持续的。对美国来说,拉住“盟友”是维护其后冷战时代“霸主”地位的先决条件。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军工复合体和石油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早已饱受世人非议。美国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迫使欧洲企业赴美投资办厂的做法,更是从经济基础上严重削弱了所谓的“跨大西洋关系”,引起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之际,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这场冲突何时能够结束尚未可知,但已经足以深刻揭示“和利双赢、战必双输”的基本常识。如此悲剧发生在21世纪是人类之殇、文明之耻。早在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时就提出“四个应该”,明确了化解俄乌冲突的“中国方案”,即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从全人类的角度看,这些原则应该成为国际社会化解俄乌冲突的“最大公约数”。单方面获取绝对安全是造成俄乌冲突悲剧的思想根源,战略上的短视和不负责任是俄乌冲突的直接原因。作为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世界各国应携手劝和促谈,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指引,推动世界走向国家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正轨,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解决复杂的国家间安全问题。
(作者:田德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齐向东:AI大模型不是万能钥匙,落地过程警惕安全风险
- 乡村新风尚:“村晚”何以走向千村万户?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 各方救援力量快速出动增援震区
- 中国国内首台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 从木乃伊到生物塑化
- 逐梦短剧的影视人,正在奔向有风的地方
- 高粱地里投放赤眼蜂 江苏宿迁推广“以虫治虫” 保丰收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开幕
- 落地为王,人形机器人急着进厂打工
- 孟加拉国政要:向中国共产党学习 多国政党携手共赴未来丨建党103周年·世界观
- 报告:数据市场正处重要变革期,将催生三大千亿级市场
- 《流浪地球2》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
- 六万余年一遇 10月12日再次上演彗星奇观
- 山东打出“好客服务牌” 撬动文旅品质升级
- 厦门出入境管理局增设台胞办证窗口
- 陕西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深江铁路深莞隧道3-1盾构始发井封底
- 河北省外贸经营主体突破7万家
- 汽车圈“拉踩式”营销何时休
- 航天员是飘着睡觉?来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 热门推荐
-
- 学生直播万万不能跑偏了
- 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防暑也要防雷雨
- 美媒:拜登将请求美国国会向乌克兰追加巨额援助
- 国家发改委:尽早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科学控糖一日三餐是重点
-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枪击
- 统万城考古,解密匈奴都城1600年历史
- 今年1-9月 西藏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5102.87万件
- 青海首个省级电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筹建
- “北溪”事件疑点指向美国 国际法专家:美方的否认和拖延不足以回应全球关切
- 中信童书携《太空的一天》亮相天府书展,让孩子们读懂宇宙之谜
- 著名粤剧音乐家黄壮谋逝世
- 叙利亚局势突变已致110多万民众流离失所 叙面临三重危机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康“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香”添“彩”
- 金观平: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 全国修脚行业150名师傅聚江苏扬州赛“脚上雕花”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乡村“变形记”:沉睡土地“动起来” 传统农业“活起来”
- 德国8月通胀率为1.9% 降至三年新低
- 【历史现场见证】“五一口号”诞生在太行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