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是飘着睡觉?来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航天员是在星际间航行的人,也是受到大众关注的对象,空间站的航天员都是飘着睡觉的吗?太空生活会改变人体基因?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变胖?事实真是如此吗?
流言一:太空中,由于航天器围绕地球高速飞行,形成了失重的环境,导致空间站航天员都是飘着睡觉的。
分析:这并不是事实,在狭小的舱内飘浮很容易碰撞到各类仪器设备,发生危险,所以航天员睡觉时都要专门把自己固定好。
在早期的神舟飞船任务阶段,航天员是把睡袋在舱内固定好,然后钻进睡袋里睡觉的。
而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已经正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现在的航天员们是无比幸福的,因为他们有着宽敞舒适的独立睡眠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各有三个独立睡眠区。
天和核心舱的睡眠区为横向设置,航天员是“躺着”睡,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为纵向设置,航天员是“站着”睡,但是在失重环境下,睡觉时感觉是没有区别的。
在睡眠区内,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选择睡眠区内睡袋的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喜欢更安稳的全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喜欢更自由的飘浮感,就采取半固定的方式,让睡袋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设计师们还贴心地为每个睡眠区设置了一个舷窗,如果喜欢,随时可以观赏美丽的太空景观。
流言二: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多种辐射,而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会长时间在太空生活,他们脱离了大气层,这些宇宙辐射会严重改变他们的基因。
分析:这种说法很片面,也并没有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宇宙中确实存在多种辐射,而辐射也是诱发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各国载人航天所能到达的都还属于“近地空间”,还被地球磁场保护着,而且航天器舱体和舱外航天服会为他们阻挡绝大部分的宇宙射线,科研人员也会对航天员进行辐射剂量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基因突变给了物种适应环境改变的宝贵机会,也是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现存物种得以延续至今的关键,但基因突变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则大概率产生的是负面影响。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辐射是诱发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由银河宇宙辐射、地磁捕获辐射和太阳质子事件形成的电离辐射和紫外辐射、射频辐射等非电离辐射环境。
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基因变化问题一直是各个航天大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空间站内也一直在监控着航天员们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在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项针对人类在太空环境下基因变化情况的研究是NASA对一对同卵双胞胎宇航员的对比研究。他们是斯科特·凯利和马克·凯利。
在2015年,斯科特执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太空任务,连续在国际空间站待了340天,而他的双胞胎哥哥马克则在地面工作。这次任务提供了一次极为难得的研究机会。在2019年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布了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在进入太空后,斯科特的DNA甲基化率要比马克的小一些,但这种差异最大时也不超过5%;同时,斯科特的一些基因,特别是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表达也出现了异常,但在返回地面6个月后,超过90%的表达异常基因恢复了正常。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发现,经过连续长达近一年的太空生活,斯科特身上并未出现长期、重大的表观遗传变化,这一结果令人振奋。虽然这次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因为本次实验对象仅为两人对比,但仍然对人们了解宇宙环境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基因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都保持着每个飞行乘组连续在轨执行半年任务的惯例,并且会对每一名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进行辐射剂量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流言三: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脸明显比在地面时大,这是因为空间站的伙食太好了,航天员们都吃胖了。
分析:空间站的伙食确实不错,但造成面部看起来发胖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在失重的环境下,包括血液在内的各种体液在体内分布的模式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与地面环境相比,最明显的就是头部分布的体液更多了,所以面部看起来就好像胖了一圈。
由于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体内易出现水分丧失及肌肉萎缩等状况,体重还会普遍减轻2至3公斤。
除此之外还有鼻腔和口腔黏膜充血、眼窝浮肿、头部和颈部静脉扩张等表现。体液向头部分布更多的同时,势必在下肢就会减少分布,所以在航天员脸变胖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他们的腿会变细一点。
这些现象在刚进入太空的前几天最为明显,随着人体对失重环境的适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缓解,当航天员返回地面一段时间后就会彻底恢复。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科学辟谣)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开启 两大文化符号相遇
- 白皮书:AIGC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投融资领域
- 多国考古学家探访良渚:我们并非如想象中那样不同|世界观
- 河北承德全力打造“中国钒谷” 初步形成钒钛产业体系
- 河南郑州取消商品房销售价格指导
- 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在山东济宁开幕
- 以军空袭加沙一救护车致15人丧生 以境内数千名巴勒斯坦工人被驱逐
- 国家一级演员谢丽娜:演绎云南传统民歌新旋律
- 宁波机场通报货机着陆滑行偏出跑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 岭南画派纪念馆再现杨之光近70载从艺历程
- 西南地区雨势增强 14日起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北地区
-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在福建找到了“齐天大圣”!
- 免签政策发力 通关流程优化 外国人来华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指南》4月1日起实施
- 美国食品杂货价格居高不下引关注 相关机构将展开调查
- 日媒:香港国泰航空客机与大韩航空客机在日本北海道机场相撞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奉节眼镜”开拓东南亚市场
- 台风“泰利”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登陆
- 我国将全面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三年行动方案
- 8项试点政策、9项政策措施!多项利好吸引外资来华展业兴业
- 热门推荐
-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雪山大地》等5部作品获奖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小作坊”撬动振兴“大产业”
- 新疆公安题材电影《我们的马大姐》开机
- 山西±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换流站完成“综合体检”
- 表征科创板市场整体表现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1月20日发布
- 云南武定壮鸡野生菌美食季来临 邀全国游客共飨盛宴
- “214”探访成都万福花市:玫瑰价格上涨,单支5到10元,一束百元起步
- 合肥警方通报“小麦被盗割”:系土地播种纠纷 被收割的小麦已归还
- 广西一地消水溶洞堵塞致百亩土地内涝,当地全力救灾
- 优酷联合出品剧集《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入围飞天奖
- 不同意服务条款就不能查词? 法院:词典APP拒绝基本业务,侵权!
- 讲解不专业价格参差不齐 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调查
- 北方多地抗旱防灾保夏播
- 美国密歇根州一处建筑爆炸 “情况及其危险”
- 重庆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信号
- 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市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总值增逾三成
- 日本鹿儿岛发生5.8级地震 多地有明显震感
- 出版助力夯实游戏电竞行业发展底座
- 遇见福建:横跨230年的149件家族档案现身松溪项溪村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