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余年一遇 10月12日再次上演彗星奇观
中新网广州10月9日电 (郭军 李建基)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9日预测,今年10月12日,C/2023A3(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距离地球最近,近地点为0.47个天文单位,距离地球约7000万千米。在日落后西方稍偏南的低空,中国可再次观赏和拍摄到这颗迷人彗星的光彩。
今年9月27日,C/2023A3彗星过近日点,彗尾最长。中国不少天文爱好者在9月底至10初日出前,观看和拍摄到该彗星。
据悉,去年1月9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最早发现这颗彗星,后编号为“C/2023A3”彗星。C是指非周期或长周期的彗星;2023是发现彗星的年份;A是代表1月的上半月;3是指该半月内新发现的第3颗彗星。
专家介绍,彗星以椭圆形、抛物线和双曲线这三种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当彗星的偏心率(离心率),小于1为椭圆轨道,等于1为抛物线轨道,大于1为双曲线轨道。椭圆轨道是闭合的曲线,属周期彗星;其余两种都是“开口”的曲线,属非周期彗星,当彗星离开太阳后,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近300年中,天文学家统计了600多颗彗星轨道,发现只有大约40%是椭圆轨道,其余大约60%都是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轨道。哈雷彗星的偏心率是0.967,围绕太阳运行一周大约76年,属于短周期彗星。周期200年以上,属于长周期彗星。
C/2023A3彗星的偏心率接近1,在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逆行,轨道倾角约139度,运行周期约61751年。当彗星接近大行星或质量较大的天体时,会受到“引力摄动”,从而改变运行速度,把周期彗星变为非周期彗星。因此,未来人类是否能再次目睹到这颗彗星,还是一个未知数。
据预测,今年10月12日至20日,又迎来观测和拍摄C/2023A3彗星的好时机。其中12日,彗星最明亮,视亮度约2等,但地平高度较低。彗尾的指向是向东(朝上),远离太阳的方向。随后,彗星地平高度越来越大,但视亮度下降。日落后,金星出现在西方稍偏南的低空,耀眼夺目。彗星在金星的北面不远处。在中国,低纬度地区(南方)比高纬度地区(北方)观测条件好。观测和拍摄彗星,要选择远离大城市,没有灯光影响,在黑夜能目睹的4等星的环境;西方视野开阔,没有高楼、大树和山脉的遮挡。
观察彗星可采用天文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拍摄要用三脚架,可采用赤道仪和单反数码相机拍摄。借助赤道仪,可连续曝光十几秒至几十秒,把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天体也拍摄到。采用相机拍摄,把光圈调到最大,调至合适的感光度,快门速度一般小于5秒。可选择金星为目标对焦,对焦后再调整拍摄的构图,可调到金星与彗星同框。(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快讯!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14年监禁
- 今年北京交通项目拟投资500亿元
- 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来自中国的“青春乐章”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网上校招专场等系列招聘活动
- 京津冀等地将迎大雨或暴雨过程 中国气象局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
- 四川马尔康夏繁基地迎首家科研院所入驻 规划打造“夏繁硅谷”
- 黑龙江: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谱写国际枢纽新篇章
- “侧”看女科学家:多彩的她有最蓬勃的力量
- 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次启航
- 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中国钢铁行业着力解决控产能扩张等三大行业痛点
- 遇见福建:永定“助餐+”让长者食堂扩面提质
- 如何从疫情余震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掌控感
- 湖南祁阳因地制宜发展种植 助农增收
- 特朗普集会发生枪击事件 拜登:不会容忍这种暴力行为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上闸首首块输水廊道封顶
- 头痛欲裂是因为太阳发“脾气”?
- 世界最大《金刚经》摩崖石刻即将全面完工
- 全球首套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成功交付
-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一组数据看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态势
- 热门推荐
-
- 江西丰城一河堤溃口约30米 受困群众已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 外贸开门红折射中国经济韧性
- 签订神秘合同,花90万元就能上北大?真有人信!
- 经典动作练出宽厚胸肌
- 非法募集资金逾1.6亿元携款潜逃境外 上海警方追回一名“红通人员”
- 《黑神话:悟空》持续火爆,中国文化全球圈粉
- “热力值”拉满 宁波机场暑运三项数据均创新高
- “依法保护”两年后,三星堆有何变化?
- 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破万公里 纵贯八方“钱”景无限
- 羽绒服先别收!寒潮未来几天会影响哪些地区?如何应对?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首座站房完工 创新运用装配式混凝土雨棚技术
- “摩羯”已致海南10个市县出现10级以上阵风
- 五一景区调查:实名制购票让“黄牛党”基本消失
- 北京市公安局全面启动五项“跨省通办”户政业务
- 首列“中老泰”全铁快速农产品专列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
- 贵州省人大代表杨凯:打造世界水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 “618”发力直播带货,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 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42人
- 专家: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人民为中心
- 英国2022年第四季度GDP环比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