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地里投放赤眼蜂 江苏宿迁推广“以虫治虫” 保丰收
中新网宿迁9月15日电 (刘林 唐献军)高粱是酿酒主要原料,为了有效预防虫害,提升本土高粱品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联合宿迁市农科院创新生物防治办法,通过放飞赤眼蜂以虫治虫,助力粮食增收,农民致富。
14日下午,在洋河新区郑楼镇张渡村一处高粱地旁,宿迁市农科院金倩博士给农户讲解病虫害状况和赤眼蜂放飞事项。由于提前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和太阳能杀虫灯,对桃蛀螟、玉米螟等种群进行动态监测,专家们对目前虫口种类和密度了解很充分。
“像这个叶子上面有这几层排孔,这个就很明显就是玉米螟吃的,根据目前这个排孔情况以及吃的程度,判断可能应该是在一个月之前,虫子就已经钻到叶子里面,进行啃食了。”金倩说。
金倩介绍,这次投放的赤眼蜂,不光能治玉米螟,还能够治条螟,包括后期在穗长上来之后,钻心的一种虫子叫桃蛀螟,它都可以寄生在害虫当中,然后把它们的卵杀死,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据调查统计,宿迁本地螟虫二代羽化高峰在8月20日左右,这也是赤眼蜂投放的最佳时机。同时,这个阶段也是高粱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眼下是第3次放飞,属于补防阶段。
为了让农户们近距离了解赤眼蜂的防治奥秘,专家们还现场生动介绍。只见金倩博士从一个白色网状袋中倒出很多黄色小球,每个小球直径约两厘米。“咱们蜂球打开之后,里面白色的就是这个柞蚕卵。然后每一个柞蚕卵里面,可能寄生大概有100多头赤眼蜂。这是它的寄主,暂时先藏在这里面,然后等到大概两三天以后,它就从这个卵里面飞出来。”金倩说。
专家介绍,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卵寄生蜂,体长仅有0.4至1.2毫米,通常为黄色或黄褐色。赤眼蜂寄生后会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最终咬破害虫的卵壳飞出,接下来寻找新的害虫卵,产卵寄生。在25℃的条件下,大约12天赤眼蜂就可以繁殖一代。以后在田间循环往复,世代繁殖,将害虫消灭在胚胎时期,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
由于每个蜂球里面大概有2500只至3000只赤眼蜂,平均每亩地只需要投放6个蜂球。按照目前100到300个百株虫数计算,一季高粱需要释放3次,每次间隔5到7天,每一次释放大概1万只赤眼蜂。依据地块大小,可以无人机投放大面积防治,也可以人工投掷小面积抛撒。由于蜂球外壳采用可降解材质,环保问题不必担心。
谈到防治成本,农户张兴祥算了一笔账。正常一亩高粱地三次打药需要15元,目前赤眼蜂防治只需要8.5元,他们家流转300亩土地种植散穗型洋绵9号,光是虫害防治成本就节省了1950元,而且环保无公害。
专家提醒,放飞赤眼蜂要选择无大风降雨等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放蜂。北方干燥、高温地区,应选择傍晚时放蜂;南方潮湿地区,适于在上午放蜂,这样更有利于赤眼蜂的羽化和寄生。(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学者谈两岸黄檗文化交流:佛缘甚深 往来频繁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红土地上金谷飘香乐农人
- 《蓟州疑云》回归剧场 重拨千年疑云再燃观众热情
- SHEIN埃安领衔广州独角兽榜 科技创新与全球化企业亮眼
- 广西友谊关边检站一季度验放出入境人员超63万人次
- 昆明河口海关查获夹藏废旧电池14包 共计7.9千克
- 联大连续第31次通过决议敦促美国终止对古巴封锁
- 文化中国行|遇见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
- 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铁路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 专访:美国推行“零和经济学”损人不利己——访伊朗计划与预算组织发展和远见研究中心研究员泰穆里
- 职业教育平台“天天学农”获C+轮融资
- 韩文秀: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左右
- 望京小街逛市集
- 本土病例3个月破千,猴痘该如何“管理”?
- 汽油价格飙升 美国通胀率连续第二个月上涨
- 桂渝川启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 端午假期 黑龙江将开行今年首趟中俄跨境游专列
- 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中俄东线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完成管道敷设
- 9月23日央行开展16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文化中国行 | 千年古城焕发传统与现代双重光芒
- 热门推荐
-
- 香港警察乐队奏响爱国主旋律 “江西南昌香港月”活动在昌举行
- 中建志愿者参与马六甲世界遗产保护
- 真实再现马面裙之美 国内首部马面裙学术专著在沪面世
- 新疆运营航线总数增至589条 创历史新高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企业有烦恼 “常”回家聊聊
- 西藏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
- 第十届澳大利亚中医药国际论坛在悉尼举行 聚焦中医行业发展与国际交流
- 让文化遗产更有精气神地“火”起来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就美涉疆错误言论表明严正立场
- 山东青岛启动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 中国动漫“秀”出新意与活力
- 中新真探:加钙牙膏能为牙齿补钙?
- 巴西累西腓举行灯光秀庆中国龙年春节
- 泰国中央银行宣布终止抗疫专项贷款
- 逛新展、上新书、鉴宝物 国际博物馆日南海博物馆“上新”迎客
- 锦绣中国年|一条“长龙”舞动新春 杭州西湖边舞龙表演年味浓
- 中新健康丨三伏天刮起“晒背风” 专家:应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 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平
- 宁夏五年来发放1.07亿元贷款助退役军人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