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开工成“特累”族 专家支招巧解“节后综合征”
中新网杭州5月6日电(郭天奇)度过了轻松愉快的“五一”假期,民众也已投入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当中,而每逢节后开工前几天都会出现一些“特累”族,他们不仅精神不振,还会出现紧张焦虑、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实际上,这类人群多是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如何引起的?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如何在节后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6日是节后返工第一天,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网采访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廖峥娈,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潘文胜,了解“节后综合征”的相关应对方法。
判断自身情况 做好“三不三早”
“‘节后综合征’是一种适应问题,这种适应问题其实在调岗、搬家等很多场景下都有可能出现,是普遍存在的。”廖峥娈说。“该类患者往往以节律紊乱为主,会出现焦虑、头昏、心慌、乏力等症状。”
对此,廖峥娈表示,普通的“节后综合征”实际上并不严重,自行调节和缓解即可恢复,但如果症状持续一至两周仍不能缓解,或是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功能,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因此,民众也需要对自身病情有一定判断。
“我们会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评估后再根据患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疗法等。”廖峥娈说。
除了专业治疗外,民众在假期过程中以及节后做好“三不三早”同样可以有效避免或治疗“节后综合征”。
“‘三不’一是指不过度,吃喝玩乐都要适度;二是不盲目,根据个人特点来制定度假方案,不要盲目跟从他人;三是不着急,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廖峥娈说,“‘三早’首先是早回归,不要在假期最后时刻回家;早休息,以保证第二天能有饱满的精神;早起床,早起能让人保持较为放松、从容的心态。”
廖峥娈表示,无论是“三不”还是“三早”,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把握节律,保持适度,让身体、心理进行平缓过渡。
保持清淡饮食 注重睡眠休息
实际上,除了焦虑、乏力,部分“节后综合征”患者还会受到胃肠道不适的困扰。“节后的患者会出现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还有患者会厌食。”潘文胜说,“出现这些问题往往与节假日中暴饮暴食、睡眠不规律有关。”
“节后的饮食非常重要,节假日期间,我们往往吃得多、运动少,胃肠道处于一种高负担的状态,因此节后的饮食要尽量清淡,食物要易消化,量可以比平时减少一点,适度保持饥饿,让胃肠道多休息。”潘文胜说。
潘文胜还提到,民众在节假日中可能因频繁聚餐导致摄入过多的酒和饮料,节后需要适当调整,喝一些温开水以及清淡的饮料、茶。
此外,潘文胜表示,在节后恢复过程中,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同样非常重要。“节假日会有体力的消耗,适当休息后,体力也能慢慢恢复,心情也更舒缓,胃肠道症状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
“大部分‘节后综合征’患者通过增加运动、调节饮食再加上充足的休息,都可以很快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医院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症状消除后,患者就更容易继续进行自我调节。”潘文胜说。
尝试独特疗法 辅助放松舒缓
近期,“音乐疗法”在社交媒体中走红,受到不少民众的关注。据悉,该疗法属于较为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一些较为舒缓的音乐,引导患者沉浸其中,帮助其放松心情、调整状态。
此外,“色彩疗法”可以和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产生共鸣,可以帮助调整情绪和身体状态。在使用“色彩疗法”时,应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反应进行选择,如蓝色可以平复焦躁的情绪,带来宁静,但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抑郁。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疗法”“色彩疗法”等特殊疗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对音乐和色彩较为敏感的患者或许能收获更好的疗效。
“现在独特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包括音乐、艺术、运动、休息等,但是不同的疗法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寻找自己最适合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和治疗,可能效果会更好。”潘文胜说。(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你会靠旅游攻略重新认识自己的城市吗
- 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推出碑帖珍本特展
- 专家建议逾40岁女性定期接受乳腺癌筛查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美国航空公司全国范围内停飞所有航班
- 长图解读:蔚蓝“海丝”联古今,扬帆逐浪启新程
- 进出口降幅收窄 中国外贸转机来了?
- 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向西开放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 年夜饭预订不该玩套路
- 2023年中国税务部门查处涉嫌违法纳税人13.5万户
- 共享机遇携手合作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 中俄2号国际干线因台风受损 经3小时抢修恢复信号畅通
-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西侯度遗址:感受中国第一堆文明之火
- 传承千年历史文脉 重现千古笔墨神韵
- 年轻人期待怎样的“通勤幸福”
- 茅盾长孙沈韦宁谈家风:艰苦朴素、大公无私
- 网红外卖能保障食品安全吗?
- 从炫技到实用 北京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 湖南发布“校友回湘”成果 到位资金逾1100亿元
- “咕卡”风靡年轻群体 “咕”出创意生活
- 第四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将启
- 热门推荐
-
- 西藏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升为一级
- 广东与香港警方联动 破获一宗走私野生沉香案
- 新疆蒙古族谚语搜集人:在一步一笔中“丈量”口传文化深度
- 浙大邵逸夫医院推出AI预问诊 数字赋能个性化服务
- (新春见闻)中国春节文化走进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
- 设“劣迹名单”监管网红,这个可以有
- 全球并未进入地震活跃期
- 十一出游民宿预测:重庆观音桥舟山朱家尖新晋旅游商圈
- 广东划定5.07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 “远古与大地”多民族童声合唱音乐会唱响深圳
- 宁夏盐碱地里养“海鲜” 探索内陆地区“海鲜”养殖新模式
- 浙江高校学子“爆改”乡村 用创意筑梦乡野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国家外汇局:2025年中国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 某品牌酱油被爆配料表“双标”? 酱油中的“门道儿”,一次性说清
- 网传“甘肃天水推出房屋以旧换新”?真相来了
- 台湾新北市西盛里许氏宗亲再回前埔恳亲交流
- 闻“汛”而动 青海消防开展防汛抗洪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 美国共和党正式提名万斯为该党副总统候选人
- 纠正不文明行为还得靠法治
- 向专精特新“进击” 浙江中小企业的“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