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逾40岁女性定期接受乳腺癌筛查
乳腺医学影像公益艺术展正在上海举行。 联影医疗供图
中新网上海10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10月是国际乳腺癌防治月。记者22日了解到,对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早、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可是,这一观念并没有普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接受采访时介绍,乳腺X线等影像学手段是目前被证明有效的医学早期筛查重要手段,降低死亡率范围在8%-33%之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了不同的筛查、检查方式。我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去医院做乳腺癌筛查。”她坦言,中国专业从事乳腺X线影像诊断的医生仅千余人,其中少有资深的高年资医生,基层医院相关专业人才更是短缺。
据悉,与先进的诊疗技术同样重要的是民众的健康预防意识。如果实现早诊断、早治疗,许多个体与家庭的痛苦都可以避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俞晓立从医二十余年。她指出,因生长快、复发率高,乳腺癌治疗十分棘手,最佳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常与手术、化疗形成“组合拳”,在肿瘤“围剿战”中扮演关键角色。“我接诊过很多病人,她们开口就问:我是不是要切掉乳房?仿佛在大众理解中,切除是根治的唯一方法。其实,在现实中,很多病人都通过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段得以治愈。”她表示,“技术发展让保命和保乳,不再是‘单选题’,更多患者实现了身心共同治愈。”这位专家表示,当下城市女性面临较大社会压力,乳腺癌发病率约是农村女性的两倍,我期望女性朋友能更好地珍爱自己,健康对待生命和生活。
记者同日获悉,乳腺医学影像公益艺术展正在上海私藏美术馆DEST GALLERY举行。该艺术展由中国的乳腺疾病防治专家联盟—新月联盟与联影医疗联合举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专业指导。
顾雅佳告诉记者:“‘新月联盟’的初衷旨在把乳腺影像领域知名专家汇聚起来,然后通过联盟内的多级协作,将拥有优质资源的医院规范化培训和质控,传递给基层医院,把医疗技术分享给相关医生。目前,“新月联盟”的学术讲座已走过全国多站;与国内众多综合性大医院合作创立乳腺临床应用培训中心,为有需求的医师提供专业化、定制化进修方案;联盟成员共同举办全国联动性的科普讲座,提供免费筛查名额,提升公众的认知。
据悉,“联影医疗”是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及相关技术研发、生产等的龙头企业
展览启幕同时,主题沙龙“乳房独白”举行,疾病斗士、诊疗专家、心理学家分享了鲜活的个体故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第十五、十六届委员会乳腺学组组长彭卫军介绍,本次公益活动从源头入手,以艺术人文结合的形式,带来了有益的知识科普与意识启蒙,唤起广大女性早筛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也希望乳腺防治知识能传遍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女性受益。
年轻女性阿Pe回忆了亲身经历。阿Pe的外公和母亲都是因患癌去世,2020年1月,阿Pe拿着自己疑似恶性肿瘤的报告去见外科医生。她说:“当医生跟我说有可能患恶性肿瘤时,我很冷静接受这个事实。回到家后我开始看书学习,带着思维导图去找医生。最后好在肿块是良性的。我鼓励大家做一个聪明的病人,科学、理智地看待疾病,关关难过关关过,接下来每一天日日是好日。”
记者看到,公益艺术展把真实的乳房透视影像,带进公众视野;同时以女性生命发育生长为明线。主办方介绍,公益展通过三维断层成像的科技手段,带观众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乳房:巴掌大的空间,有亿万根乳腺管。人们近距离了解乳房的内部结构,观察健康的或是病态的乳房形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从大众意识深处,从疾病源头,向大众传达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汇集各方力量,推动乳腺癌早筛成为社会共识。”此次公益艺术展策展人、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俞晔珩介绍了策展初心。
在医学、生理治疗之外,心理疗愈也非常重要。在沙龙中,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姚琦提供了一组乳腺癌患者主要心理反应数据:抑郁发生率89.5%,无助、焦虑发生率74.3%-84.1%,PTSD(创后应激障碍)检出率逾80%……她直言:“很多病人在确诊后或者术后都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女性要‘看见自己’,多关注并接纳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要‘表达自己’,勇于释放情绪并‘认可自己’。”(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节假期安排公布半小时第一波旅客已购票 节中将迎票价洼地
- 一夜过去,脱口秀演员House被禁言、除名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安站赈灾义演落幕
- “和平方舟”喜迎“和平宝宝” 用仁爱之心架起两国友谊之桥
- 广东举办首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活动
- (改革进行时)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双碳”答卷
- 第32届哈洽会启幕 38个国家和地区14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
- 安徽多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旱情
- 结肠癌新辅助化疗助患者实现肿瘤降期
- 2024补天白帽黑客大会上海举行 政企携手打造“数据安全总部”
- 7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呈现季节性回落
- 政策护航助推柳州螺蛳粉“漂洋过海”
- IMF上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0%
- 从长白山到莲花山 吉林高速公路连接新的重要景区
- 外媒:美国对多名哈马斯领导人提出“恐怖袭击”等指控
- 中国将建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
- 泽连斯基在欧洲议会演讲中攻击俄,敦促欧盟“坚持到底”支持乌克兰
- 墨西哥记者在国会听证会上称疑似“外星人”的非人类干尸曾是活物
- 国货潮品、老字号美食……这个暑期北京花样“圈粉”中外游客
- 中国垃圾分类进入智能时代:“扫码”扔垃圾 “绿色账户”积分
- 热门推荐
-
-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已致10人死亡 尚有1人被困
- 宁夏将迎大风沙尘降雪降温天气 已发布22条大风预警信号
- AI技术助力银发教师发挥余热,让教育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 “三新”行业成为深圳用电新增长点
- 助力科研诚信阻止论文造假 施普林格·自然推出AI检测新工具
- 英国巨石阵祭坛石来自哪里?国际最新考古研究称或来自苏格兰
- 以文化之名,在中国“赶集”的外国客商
- 俄四架战略轰炸机巡航 外军战机实施伴飞
- 音乐剧《摩登明星梦》在京首演 有哪些亮点?
- 浙江仙居台商大讲堂:解答政策热点 邀台胞共享发展机遇
- 长城五大品牌首次同台亮相北京车展,坦克品牌加速全球化进程
- “魅力深圳”文艺演出惊艳西班牙巴塞罗那
- 杭州警方:两男子因租房问题与房东母子互殴,4人均被行拘
-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
- 十年蝶变 从石漠化到生态城的央企创新实践
- 河北发现华北地区最早石叶技术制品
- 丰富西藏人民的餐桌:高原上的绿色奇迹与养殖革新
- 财政部将连续发行多笔国债
- 走路也要戴头盔?别再让学校管交通了
- 携手续谱援藏曲 千里深耕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