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霜华凌凌 秋实累累
王宇琛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冬过渡的节气,一般在公历10月23至24日之间。季节转换的重要标识之一是水的样态变化,《国风·豳风·七月》有“九月肃霜”之说,深秋时节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早霜的出现昭告人们秋日将逝,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马上到来。霜降节气后,户外气温骤降,烟霏云敛,天高日晶,秋景缓缓谢幕,凛冬徐徐登场。
繁霜降兮草木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霜降一候“豺祭兽”,经过一秋的“贴秋膘”,小动物大多膘肥体壮,在冬寒将近之际,豺开始大量捕食猎物以御冬。豺“杀兽而陈之若祭”,会将捕到的猎物陈列一番,犹如人类举行礼敬自然、祀奉天地的仪式。霜降二候“草木黄落”,霜降时节已是深秋,在寒霜肃杀之下,一些草木枝叶枯黄、零落,另一些尚存枝头的叶片经霜后呈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胜景。霜降三候“蛰虫咸俯”,随着寒气凝重,蛰虫皆垂头不食。从秋分二候“蛰虫坯户”到霜降三候“蛰虫咸俯”,经过大约一个月“修理门户”“囤储物资”等忙碌工作,动物开始不动不食,进入休眠状态。
霜降是唯一以“霜”命名的节气,“霜降”作为一个古典意象也深受中国文人喜爱,屈原《远游》就有“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唐人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咏叹“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从字面来看,“霜降”给人一种霜“从天而降”的感觉,正如民间常言“下霜”一般,但其实霜是一种依地而生的冰晶。根据气象学定义,霜是地表温度下降至0℃及以下,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形成的细小冰晶。如果类似的现象出现在高空的话,通常是气象学言称的“霰”,系一种大气固态降水。古人常以“霰”和“霜”近似,而将两者并举。《枫桥夜泊》中家喻户晓的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其中的“霜满天”可能真正指代的是“霰满天”。
农谚云“霜降杀百草”,霜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秋季的第一次霜称“早霜”或“初霜”,春季的最后一次霜叫“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时段计算为农业上的“无霜期”,这是喜温作物的生长期,也是农民集中播布、管理和收获农作物的时间。相对于霜这种自然天气现象,“霜冻”特指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如果在比较温暖的日子里气温突然下降,致使农作物植株内部水分结冰,细胞就会受到破坏而死亡。发生霜冻时未必伴随有白霜,白霜也不一定会引发农作物霜冻,真正威胁农作物生长的是“冻”而非“霜”。
霜打蔬果分外甜
民谚“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正值秋末,是乐享“秋实”与“补嘴空”的好时节。与其他果蔬相比,柿子在“霜降美食排行榜”中可谓名列前茅。北方俗语云“七月红枣八月梨,九月柿子赶上集”,经历秋露凝霜的洗礼,柿叶红若霜枫,枝头朱实累累,给萧瑟深秋带来明艳与丰收的色彩。由于枝柔果重,柿子必须在半熟稍硬时摘下,故民间有所谓“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之说。脱涩后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清热润肺生津,自古至今不乏嗜食的拥趸。
蔬菜表面如能适时适量结霜,就可借自然之力提炼出植株内的糖分,形成霜降时节特有的美味。其原理在于,植株在气温骤降时会开启“防冻保护模式”,将体内淀粉转化为糖分,使蔬菜味道变得更加清甜可口。古人早就发现了霜打菜的秘密,农谚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北方地区常见的“过冬菜”大白菜尤得霜打之意趣,经霜的白菜用来腌渍酸菜,色泽澄明,味道芳甜,如果缺少霜打的考验,渍出来的酸菜不但鲜美不及,后味也总嫌苦涩。
红薯、芋头、栗子、萝卜等富含淀粉的蔬果在御寒时也积攒下足够的甘甜。霜降前后适宜收获食用红薯和芋头。农谚曰“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清时,岭南有霜降“打芋煲”的饮食习俗,孩童捡拾瓦片砌成中空宝塔,从内部点燃,烧红后毁塔煨芋而食之。栗子是霜降进补的佳品,南宋诗人陆游深谙其中三味,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然而最触动人的,还是他晚年所作《夜食炒栗有感》,以及《老学庵笔记》中炒栗高手李和的故事。热气腾腾的炒栗不但钩动陆游的年华如梦感,更寄托了他对于祖国山河一统的拳拳之思。
重阳赏菊登高处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人们通过节庆活动对自然与农事的时序变化作出回应,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信仰。“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重阳是发生在霜降节气前后的重大节日,今年的重阳节更与霜降日前后相邻,一些习俗亦有互通。过去人们相信“重九”日阳气盛极而衰,形成在野外登高避忌,宴饮祓禊,祈福求祥等节俗。清代北京地区延续了重阳节登高宴饮的古俗,如《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有九月都人“辞青”活动,“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这种仪式性的秋游活动与上巳节“踏青”相对,意味着大地草木摇落,人们即将入室隐居。
北京自古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要冲,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与中原节日交流融合,形成了北京人重阳节登高吃烤肉的独特节俗。《燕京岁时记》中,京师流行九月初九到西山、蓟门烟树、陶然亭等风景宜人的城郊烤肉并赋诗饮酒。据民国亲历者回忆,烤肉需要携带专门的铁炙子、肉和佐料,游人在野外挖坑架起炙子,燃料就地取材,多是捡拾来的松枝松塔。待松烟弥漫,肉香扑鼻之时,就着海淀名酒“莲花白”割腥啖膻,起身游目骋怀,看芦花满塘、鸦栖老树,又能登临送目,怀古凭吊,诚为重阳之快事。
季秋之月草木黄落,唯有菊花凌霜开放,古代仙道方家视菊花为“延寿客”,人们热衷在重阳日以菊花祈求益寿延年。在人烟辐辏、贵胄云集的都市,重阳节赏菊、食菊习俗又得到进一步发展。据《东京梦华录》,北宋汴梁城的商家用大片菊花装饰酒楼入口,“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到了清代,或为招揽顾客,或为众人玩赏,茶馆和富贵之家以成百上千盆菊花堆叠成菊花山子、菊花塔,蔚为壮观。该俗沿袭至今,现在各大公园仍有开办大型菊展的活动。
古俗重阳节惯饮菊花酒“以消阳九之厄”,至近代酿菊花酒的风俗已经流传不多。不过到了秋冬之交,北京各大饭庄纷纷推出“菊花锅子”荐新,与菊花酒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例以菊花入馔、以火锅滚汤涮熟的汤菜,讲究的商家用排骨吊的高汤做锅底,在滚沸时倒入切得极薄的鱼片、虾仁、鸡片等,最后浇上一盘白菊花瓣,一烫即熟,以汤奉客,菊香绕舌。如今各地推出“万寿菊花锅”,以涮肉为主喝汤为辅,又采用黄色菊花下锅,可以说是民国“菊花锅子”的当代发展。
祀迎霜降家国安
霜降百物肃,为顺应肃杀之气,古代社会有霜降操练演武的制度。纛是古代军旗,古代军事活动中多要致祭旗纛。明初朱元璋在全国推行祭旗纛神的官方祀礼,要求各处守御官在公廨后立庙设军牙六纛神位,在每年的惊蛰和霜降分别举行春秋两祭。这种霜降演兵的祀仪在河北、浙江、广东等地广为流行。一般来说,官兵在霜降前一日整装、操兵器演练,叫做迎霜降。霜降日当天在庙中官祭军牙六纛之神,放枪炮,称为“打霜降”。旧时西南地区还有“文边重在迎春,武边重在迎霜降”之说。“沙场秋点兵”,有人把霜降称为中国古代的“军人节”,霜降阅操,尚武卫国,同时含有拔除不祥、国泰民安之意。
《诗经》所谓“十月涤场”,也就是在主要农事活动结束后做好农具和劳作场所的收尾工作。霜降时节,农事将毕,民间有“洗镰”的习俗。人们将镰刀等农具清理干净、收纳保存,以示农事将闲。秋日干燥少雨,草木大多干枯,易引发火灾,在偶有余闲的霜降节气,很多地方都有清理易燃物、修建防火线的传统。
霜降节气,天地霜华尽染,人们享受“秋实”的丰厚甜美,登高遍览万里秋色,在仪式中感恩安定富足,绘就一幅祥和的晚秋长卷。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叙利亚和朝鲜谴责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 “追星就追科学家”公益科普活动:青年科学家诠释“科学之美”
- 发展壮大节水产业新业态
- 陈星灿:边疆考古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等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 朝鲜外务相访问俄罗斯
- 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产业集群全国行首站在昆山启动
- 向险而行,守万家灯火,护山河无恙
- 沙漠中如何建电塔?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开工
- 探店服务带来新商机
- 云南临沧特产首进西藏 开启滇藏合作新模式
- 闹元宵 传祝福——海外多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 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开工
- 滴滴发布2024年春运安全出行保障公告 联合多地警方保障春运安全
- “他”一来,就有了有人撑腰的底气
- 山东石岛:边检开通“紧急通道”救助受伤船员
- 财经观察:“压舱石”作用增强 装备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扩张
- 天津市“体重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 助力健康天津建设
- 遏制隐形就业性别歧视需要破立并举
- 杭州推进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以“用心”赢“人心”
- 中国药都探寻千年“药香”:问名医 品药膳 赏“药花”
- 热门推荐
-
- 3月1日至12日,北京行政区域内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 云南临沧:非遗傣族造纸产品焕发生机远销国外
- 税收数据显示:前7个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推进
- 夏季高血压会“忽悠”人 防治不可放松警惕
- 辽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
- (财经天下)报告:东南亚成为亚太跨境房产投资新兴目的地
- 西藏军区总医院成功开展全区首例单孔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 大幅降温即将开始 这些不抗冻的部位要重点保暖
- 福建连城:非遗醒狮贺国庆
- 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北方多轮降雨接连登场 南方高温发展增强多地冲击40℃
- 外媒:DHL一架货机在立陶宛机场附近坠毁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发挥聚集效应 多个项目在儋州洋浦投产
- (新春见闻)书香中的年味:多彩“文化大餐”迎新春
- 4月29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粤澳联网40载:内地对澳供电趋智能化、低碳化
- 强化“外事+”打造“国际沈” “你好,沈阳”在沈外籍人士足球友谊赛启幕
- 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即将开幕 多国科创企业集中设展
- “国际马戏金牌秀”暑期驻演京城 中国杂技团揽第十只“金菊”
- 上期综合业务平台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基差报价功能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