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喝对粥 开胃又袪湿
名医解惑
健康有约工作室&报纸编辑部联合出品
解惑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樊春华
入夏之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城市夜色璀璨,夜宵市场也变得热闹起来,烧烤和海鲜粥成为初夏最受欢迎的夜宵之选。“食夜粥”算不算是“养生夜宵”?初夏很多人都有肠胃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口粥,打开胃口之余还能调理一下身体呢?我们请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樊春华来支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王雯玉
栏目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温俊华
“夜宵”可以吃 但要注意三点
说到广东人的“粥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食夜粥”这个词。“在广东,粥既能当早餐,也是最棒的夜宵。”樊春华说。
当年广东一带的武馆晚饭后还要练功,练完功一般会吃粥做夜宵。所以,广东人说“食过夜粥”,就是“练过功夫”的意思。樊春华表示,中医角度来看,体力大量消耗的人,夜间少量食粥,可以起到固护脾胃、养心安神的作用。
“中医养生的传统思想来说,三餐定时定量、规律饮食和清淡饮食当然是最好,但是,现代生活节奏快,晚上可能会加班,或者是上夜班,对于这些人来说,适当吃点夜宵补充能量,对身体是有帮助的。”樊春华表示,并非吃夜宵都不健康,但确实要注意一些健康问题:
首先,夜宵不宜多吃。中医饮食养生有“朝莫虚,暮莫实”之说,“暮莫实”指的就是晚上不能吃太饱,七分饱就好。
其次,吃夜宵要“趁早”。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晚上吃多了不但不易消化,还会影响睡眠。吃完夜宵不能倒头就睡,有胃食道反流问题的人尤其需要注意。
再次,夜宵也要有所忌口。有些食物不适合太晚吃,比如说夜宵喝海鲜粥,可能会引起尿酸高,增加痛风的风险;也不要吃会让人兴奋的食物,比如生姜、黄芪、红参等大补温热的食药材,以免影响睡眠。
当代人生活压力较大,初夏天气多变,容易出现睡眠不佳的问题,如果在“夜粥”里加一些莲子、百合、大枣等食材,还能起到补血、疏肝、安神的调理作用。
积滞的人喝粥养胃 胃炎患者喝粥伤胃
樊春华介绍,对于积滞、消化不良,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粥的确是养胃佳品。喝粥的时候,胃基本不需要再对其进行研磨,而且还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提高肠胃消化能力,大大降低了肠胃的负担。对于术后、病后、胃肠功能敏感、胃酸分泌不足者来说尤为如此。
但他提醒,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粥,胃溃疡或浅表性胃炎者、糖尿病患者就不宜多喝。粥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导致胃黏膜及溃疡面受到严重刺激,会不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喝粥容易消化吸收,但其升糖指数也远高于一般主食,喝后血糖升得快,降得也快,容易造成血糖剧烈波动。
健脾祛湿粥方
初夏多雨脾胃不舒,喝粥可助开胃袪湿。药粥不宜长期服食,一般是建议一周煲两三次为宜。
陈皮砂仁粥
材料:陈皮5克,砂仁5克,生姜3-4片,瘦肉5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陈皮、砂仁、大米洗净,瘦肉洗净切丝。将陈皮、生姜、大米一同放锅中,加清水1升,煮到粥熟后,加入瘦肉再煮10分钟,最后加入砂仁、食盐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可服食。
功效:醒脾开胃 适宜人群:有肢体困重、怕冷、口淡、小便清长、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等症状者。
冬瓜土茯苓瘦肉粥
材料:带皮冬瓜100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瘦肉50克,大米50克。
做法:薏苡仁先泡发1小时;瘦肉洗净切丝;将冬瓜、土茯苓、薏苡仁、大米一同放锅中,加清水1升,煮到粥熟后,加入瘦肉、食盐等调味,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适宜人群:口干口苦、口中有异味、周身困重、大便烂、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者。脾胃虚寒、阴虚火旺者忌服。
鸡骨草土茯苓薏苡粥
材料:鸡骨草30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母鸡1只。
做法:鸡骨草30克加适量清水煎,去渣留汁。把土茯苓、薏苡仁、大米洗净后加入药汁,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 适宜人群:身热、口干口苦、尿短而黄、舌红、苔黄腻者。
党参白扁豆淮山药粥
材料:党参20克、炒白扁豆20克、新鲜山药100克、生姜3片,红枣5个、大米50克。
做法:把大米洗净放入砂锅里,将新鲜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块状,洗净党参、炒白扁豆、红枣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适宜人群: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易困湿,常表现为大便稀溏、食欲不佳、上腹胀闷、嗳反、肢体乏力、口淡无味、舌质淡、苔薄白等。
名医提醒:
煲养生粥的工序比煲汤稍为麻烦些。如果要用草类或者根类的药材煮粥,比如鸡骨草、棉茵陈等,一般是建议把这些药先煮一下,煮完把渣隔干净,再用药汁加米一起煮。如果是像薏仁、茯苓这类可以跟米混合同吃的药材,就可以省掉取汁的环节,直接和米一起煮食。养生粥的煲煮时间一般不宜太长,做法跟煲药相似,一般先用大火熬15分钟,煮开后再用小火熬20分钟即可。煲粥一般不建议超过1小时,熬4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国在港领团和商界组团赴山东威海 探访当地高新技术与多元产业发展
- 三星堆博物馆临时增加春节假期线上预约人数
- 西安回应大明宫遗址保护区存多处违建:所有违建将于近日全部拆除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上线“三峡文化数字院线”
- 长江流域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联盟在武汉成立
- 消博有新知丨全球精品、品牌首秀、“海陆大秀”……第四届消博会首创全岛办展亮点→
- 浙大老师写上百封信和学生谈学习聊恋爱
- 浙江一女子横穿马拉松赛道被阻后踢民警 已被刑拘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25亿美元军援
- 江西南昌七旬老人照顾半瘫妻子13载 用爱诠释人间真情
- 中国贸促会:4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52 继续处于高位区间
- 南非政府:赴刚果(金)国防军遭袭 1人死亡13人受伤
- 欧盟峰会为难民政策争论,欧盟官员:接收过程步步瓶颈
- 新疆太大太美 游一次不过瘾
- 米兰达芬奇庄园首秀,波司登携谷爱凌展现领先实力
- 鱼跃人欢庆丰收 浙江德清下渚湖千人共享鱼汤饭
-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二季)》 研讨会举行
- 春耕服务队麦田“问诊” 农技专家田间“把脉” 春耕春管有保障
- 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合作创办的“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在沪揭牌
- 上海医学生清明致敬“大体老师”
- 热门推荐
-
- 没特色的“特色小镇”就该退出
- “海洋有你更动听”公益宣传片发布 郎朗邀网友共创主题曲《留下》
- 巴西客机失事目击者:飞机像纸片落下 曾试图扭转方向
- 猪价将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 求职应聘,警惕这十大“陷阱”
- 新唐山建设48载 英雄城市英姿勃发
- 披科普外衣为医疗机构导流 当心科普文章下的医疗广告陷阱
- 培养豫剧音乐青年人才 5省20名学员“开唱”
- 北京今日继续升温最高温将突破30℃ 后半夜至明天大部有雷雨
-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
- 长三角将建立健全区域内统一的评标专家库管理机制
- 一国企招聘运营总监为高中学历?本人、公司董事长回应
- 国家信访局:2024年将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 湖北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发展新动能澎湃奔涌
- 福建宁德:深化联络联谊 积极拓展交流“朋友圈”
- 2024智见青年行在京启动 赴三地体验中国数字生活
- 8月下旬东北、华南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五月天演唱会的票为什么难抢?主办方否认与黄牛勾结
- 黑龙江:抢抓农时备春耕 多措并举抓推进
- 全球药学发展联盟在南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