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今年梅雨强度“偏弱” 未来一周局部有暴雨
7月13日8时至14日8时,安徽省降水量预报图。 安徽省气象台供图
中新网合肥7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7月11日安徽出梅。记者12日从安徽省气象台获悉,今年梅雨期尽管出现5次降水过程,局地降水强度大,但整体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
今年,安徽省淮河以南6月17日入梅,较常年(6月15日)偏晚2天。7月11日出梅,接近常年(7月12日)。沿江江南梅雨量263毫米,较常年(363毫米)偏少3成,江淮之间167毫米,较常年(257毫米)偏少4成。梅雨强度均为“偏弱”等级。
梅雨期安徽全省平均气温27.4℃,较常年同期偏高0.9℃。淮河以北、江淮之间西部及江南东部高温日数5~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5天;其他地区高温日数1~4天,偏少1~3天。
据悉,安徽今年梅雨期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局地降水强度大。例如,7月7日天长石梁(262.5毫米)、8日太湖北中西(268.5毫米)和岳西冶溪(260.7毫米)出现特大暴雨,其中天长石梁和太湖北中西均破所在区域国家站历史日雨量极值,最大小时雨量濉溪杨柳水文站108毫米(7月2日21时),破所在区域国家站历史小时雨量极值。
11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有68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亳州、阜阳、六安、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等地有30个市县超过37℃,最高淮南39.1℃。
最新天气预报显示,12日至13日,安徽沿淮淮北有明显降水,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影响,14日至16日雨区南压。15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17日,安徽省东部还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自贸港力拼投资 加快布局新产业
- 中国女画家张碧云大写意花鸟画个展在俄举办
- 烟台警方公布两起“用AI编假通报蹭热度”案例
- 出现这11种症状 警惕脑卒中搞事情
- 饮酒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系吗?
- 浙江警方跨省侦破假烟案 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 读者共享节日浓郁书香
- 清明假期不远行,京郊赏花、露营“微旅游”
- 构建回收产业链 回收创新技术有助塑造时尚业新风采
- (经济观察)重庆柑橘出三峡 出口猛增且各“橙”特色
- 国家防总针对江苏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韩国补习街“毒品饮料案”引社会不安,当局重拳出击!
- 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驶抵”京城带来原味俄式美学
- 2024国际黄金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聚焦黄金产业转型
- 印尼首届总统杯世界龙狮锦标赛开幕
- 深江铁路全线首片预制箱梁浇筑 转入箱梁预制阶段
- 上合示范区开通经黑龙江同江至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
- 为女性营造更友好就业环境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投产
- 专家齐聚济南共话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热门推荐
-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圆满闭幕
- 品类多流量大模式新效率高 小店创业者瞄准线上便利店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北约东进亚太消极动向发表谈话
- 农业农村部: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过半
- 专家建议照顾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 外籍记者看两会|中国式创新快速崛起的秘诀,从二维码说起
- 恺英网络:与上海电影签署战略协议 在“IP合作、游戏”等领域深入合作
- 3月21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 披露多项最新成果
- 第二期“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开营
- “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通过《哈瓦那宣言》
- 原创音乐剧《星辰》同名主题曲正式发布 郑棋元献唱
- 跟着节气过日子:气寒霜凝 霜降节气看哪里凛冬将至寒意浓
- 闽东小城中秋“台味”浓 台商卖货盼“双向奔赴”
- 湖南省政协委员:深挖里耶秦简时代价值 让文物“活”起来
- 中新健康 |100余名医疗专家汇聚重庆 促肝癌治疗走进“微创时代”
- 双胞胎大熊猫七夕节庆生记
- 韩国戒严司令官宣布,禁止国会、地方议会、政党活动,禁止政治性集会示威,一切媒体出版机构接受戒严司令官管理
- 金价又涨了!再创“历史新高”
- 福建泉州“五一”假期文化旅游受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