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科普日:“千馆万场”科普“大餐”接续登场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15日起至9月25日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包括“千馆展览探未来”“万场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3项重点活动在内,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大餐”接续登场,提供公众“品尝”。
展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科技之美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馆推出,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集中展示中国科技发展重大成就及其背后承载的科学家精神、新质生产力、当代青年科技创新实践等内容,主要由“协力共筑强国梦——全国科普日,大家齐行动”“新兴科技助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展”“科学家精神耀九州——科学文化系列展览”“文明薪火永传承——中轴线上的古代科技专题展”“青春报国正当时——青年创新实践作品展”五部分组成。
其中,新质生产力科普展主要包括“基础前沿新突破”“战略技术新跨越”“创新驱动新成效”展区和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题展区。中轴线上的古代科技专题展以立体视觉空间和沉浸体验的方式,将中轴线上古代人民在天文学、建筑学、力学、声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和卓越成就通过科普手段向公众展示,展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科技之美。
首办“未来之声——AIGC音乐科技之夜”
来自中国科技馆的消息说,2024年全国科普日正逢中秋佳节,该馆以策源、融合、汇聚三个关键词推出展览、音乐会、舞台剧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策源”即锚定科技强国新目标,汇聚科普新动能,将中国科技馆打造成展教研一体化策源地;“融合”即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汇聚”即搭建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
科普日期间,中国科技馆面向科技前沿,邀请科学家与青少年手拉手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基于真实科学研究情境导入,围绕“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外星科考站”任务,招募心怀梦想、热爱科学,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毅力的青少年参加挑战,与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一起设计建构自己的大科学、大工程装置。围绕“建设外星科考站”选题,该活动汇聚科学家们的前沿科技成果,展示最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包含FD-09低速风洞模型展示、户外自重构蜗牛机器人集群实物展示、齿肋赤藓(具备火星生存能力)实物展示、“行星风假说”模型展示以及月壤水分子研究成果展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技馆推出“星耀中国,科创未来”系列展览,包含“共和国血脉”“无声的惊雷”“拳拳报国芯”“向南极出发”四套,以科技创新为主线,聚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展示75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科技馆首次推出《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沉浸式舞台剧。该剧以天关客星和蟹状星云的关系为引子,以古今大科学装置——水运仪象台和“拉索”观测站为载体,以北宋苏颂等科学家和当今科技工作者之间跨时空交流为线索,通过古今中外科学文化交融事件以及北宋时期以天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的璀璨盛况,展现华夏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科技馆还将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首次举办“未来之声——AIGC音乐科技之夜”AI音乐会活动,主要形式包括AI声音景观、AI音乐科普故事、AI虚拟合唱等,旨在通过AI技术与音乐的深度融合,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的融汇共生,拓展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视野,探索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激发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整场活动分为“星际起航”“时光织梦”“心灵家园”“未来交响”和“星际回声”五个篇章,通过音乐讲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故事。
同时,中国科技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完成更新,增添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薛其坤院士的手模和寄语,还将全新推出“论道科普”展览创新系列沙龙活动、聚焦科学文化领域前沿观点和热点话题精心策划《北辰对话》访谈栏目。为增加公众互动,中国科技馆南门区域还设置健康科普展区。
据了解,中国科技馆自1988年正式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超7000万人次,该馆预计到中秋节期间,其2024年全年接待观众将突破400万人次。
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据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介绍,该中心2017年起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品牌、机制、平台、阵地四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其中,“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每年开展持续两个多月的线上交流和为期一周的线下活动,累计吸引50余个国家的1100余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教组织官员、青少年和科技教师线下参与,被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将于9月19至25日在广西举办,活动以“海上丝路心连心,科技筑梦向未来”为主题,吸引埃及、津巴布韦、越南等10余个国家的约90名科技教师和青少年参加。该活动注重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以当地特色资源红树林为切口展示生物多样性,围绕海洋保护开展科普讲座和水下机器人挑战,立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搭建不同文明交流交融平台。
随后,“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中亚青少年创客营将于9月21至27日在新疆举办,活动以“青春有梦、科技有我、世界同心”为主题,吸引6个国家的科技教师和青少年参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一仪式四场科学课十五项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立足于新疆青少年科技教育主题,用更多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将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精妙结合,为中国及中亚各国青少年和教师呈现一场集专业性、科技感和体验感于一体的青少年科技“盛宴”,打造体现新疆特色优势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嘉年华”。(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只援助以色列撇开乌克兰?白宫这样表态
- (新春见闻)异乡人在积石山:温暖守护 共迎春节
- 千奇百怪的龙,一直在陪伴我们
- 晶体中霍普夫子的实验证据首现
- 资深制作人贾轶群:微短剧或长视频,都应有最适合的故事
- 幸福从这里起飞——新金边国际机场项目里的中柬爱情故事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发生3.3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戏润中轴,2023北京中轴线国际艺术周将带来戏剧、夜话和Citywalk
- 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启环球巡展:数字与实物结合传递丝绸文化
- 美国批准200亿美元对以色列军售计划
-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胶囊于天津挂网,报1500元/瓶
- 山西多措并举搭平台 拓宽渠道保就业
- 年味渐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
- 《舞上春》首次联排惊艳 为中国古典舞带来无限可能
- 拜登紧急下令,美军空袭伊拉克境内伊朗支持的目标
- 相约“三月三” 绿城音乐节在广西南宁“浪漫”唱响
- 澳大利亚或向英国采购核潜艇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闲置房屋再利用 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 直击上海杂技团创作排演冲刺——这群杂技人缘何选择留沪过春节
- 杭州西站屋顶光伏发电超预期 减排二氧化碳4474吨
- 热门推荐
-
- 广东云浮罗定江流域出现超警洪水 危险区域民众7960人被转移
- 第四届音乐剧专业人才研修班10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焕新起航
- “机器人保姆”上岗作业 广袤田野成为展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夜郎古酒262轮重阳下沙正式开启 首次开展“酿福论坛”
- 原创新药美国上市后 和黄医药在上海启用“创新药生产基地”
- 新疆伽师:“新梅”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 号称0焦油、治咽炎……电子烟扮成雾化器网上大肆售卖
- 调查报告:青年网民追求“精神富有”、进入“悦己时代”
- “三朵花”透见畲乡景宁40年
- 大漠南北的两个医生
- 大约每8人中就有1人患病,防治糖尿病可以这样做
- 法国风筝节发生汽车冲撞人群事故 造成11人受伤
- 英法援乌新动向搅动欧洲安全形势
- 1500余所高校参会 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
- 五台山景区12月1日起禁止摩托车通行
- 韩外交部对日首相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深表失望和遗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这座“山城”,正在“点绿成金”
- (文化新纪行)古城变“网红”,文化“活起来”
- “阳光碧乐活21号A”上线理财夜市 光大理财不断提升用户理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