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科普日:“千馆万场”科普“大餐”接续登场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15日起至9月25日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包括“千馆展览探未来”“万场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3项重点活动在内,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大餐”接续登场,提供公众“品尝”。
展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科技之美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馆推出,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集中展示中国科技发展重大成就及其背后承载的科学家精神、新质生产力、当代青年科技创新实践等内容,主要由“协力共筑强国梦——全国科普日,大家齐行动”“新兴科技助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展”“科学家精神耀九州——科学文化系列展览”“文明薪火永传承——中轴线上的古代科技专题展”“青春报国正当时——青年创新实践作品展”五部分组成。
其中,新质生产力科普展主要包括“基础前沿新突破”“战略技术新跨越”“创新驱动新成效”展区和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题展区。中轴线上的古代科技专题展以立体视觉空间和沉浸体验的方式,将中轴线上古代人民在天文学、建筑学、力学、声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和卓越成就通过科普手段向公众展示,展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科技之美。
首办“未来之声——AIGC音乐科技之夜”
来自中国科技馆的消息说,2024年全国科普日正逢中秋佳节,该馆以策源、融合、汇聚三个关键词推出展览、音乐会、舞台剧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策源”即锚定科技强国新目标,汇聚科普新动能,将中国科技馆打造成展教研一体化策源地;“融合”即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汇聚”即搭建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
科普日期间,中国科技馆面向科技前沿,邀请科学家与青少年手拉手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基于真实科学研究情境导入,围绕“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外星科考站”任务,招募心怀梦想、热爱科学,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毅力的青少年参加挑战,与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一起设计建构自己的大科学、大工程装置。围绕“建设外星科考站”选题,该活动汇聚科学家们的前沿科技成果,展示最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包含FD-09低速风洞模型展示、户外自重构蜗牛机器人集群实物展示、齿肋赤藓(具备火星生存能力)实物展示、“行星风假说”模型展示以及月壤水分子研究成果展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技馆推出“星耀中国,科创未来”系列展览,包含“共和国血脉”“无声的惊雷”“拳拳报国芯”“向南极出发”四套,以科技创新为主线,聚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展示75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科技馆首次推出《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沉浸式舞台剧。该剧以天关客星和蟹状星云的关系为引子,以古今大科学装置——水运仪象台和“拉索”观测站为载体,以北宋苏颂等科学家和当今科技工作者之间跨时空交流为线索,通过古今中外科学文化交融事件以及北宋时期以天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的璀璨盛况,展现华夏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科技馆还将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首次举办“未来之声——AIGC音乐科技之夜”AI音乐会活动,主要形式包括AI声音景观、AI音乐科普故事、AI虚拟合唱等,旨在通过AI技术与音乐的深度融合,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的融汇共生,拓展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视野,探索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激发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整场活动分为“星际起航”“时光织梦”“心灵家园”“未来交响”和“星际回声”五个篇章,通过音乐讲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故事。
同时,中国科技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完成更新,增添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薛其坤院士的手模和寄语,还将全新推出“论道科普”展览创新系列沙龙活动、聚焦科学文化领域前沿观点和热点话题精心策划《北辰对话》访谈栏目。为增加公众互动,中国科技馆南门区域还设置健康科普展区。
据了解,中国科技馆自1988年正式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超7000万人次,该馆预计到中秋节期间,其2024年全年接待观众将突破400万人次。
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据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介绍,该中心2017年起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品牌、机制、平台、阵地四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其中,“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每年开展持续两个多月的线上交流和为期一周的线下活动,累计吸引50余个国家的1100余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教组织官员、青少年和科技教师线下参与,被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将于9月19至25日在广西举办,活动以“海上丝路心连心,科技筑梦向未来”为主题,吸引埃及、津巴布韦、越南等10余个国家的约90名科技教师和青少年参加。该活动注重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以当地特色资源红树林为切口展示生物多样性,围绕海洋保护开展科普讲座和水下机器人挑战,立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搭建不同文明交流交融平台。
随后,“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中亚青少年创客营将于9月21至27日在新疆举办,活动以“青春有梦、科技有我、世界同心”为主题,吸引6个国家的科技教师和青少年参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一仪式四场科学课十五项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立足于新疆青少年科技教育主题,用更多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将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精妙结合,为中国及中亚各国青少年和教师呈现一场集专业性、科技感和体验感于一体的青少年科技“盛宴”,打造体现新疆特色优势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嘉年华”。(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廊坊正式上线
- (经济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激活哪些新动能?
- 广州援建梅州蕉岭“广州小镇”项目一期首栋封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县域监管支局统一挂牌
- 第二十一届ChinaJoy将在上海举办
- 看见《热搜》背后“看不见的事”
- 浙江启动“千方百剂”下基层 让中药制剂成“共富好药”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冯兴亚:建议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
- 安踏集团吴永华荣获“2024福布斯中国年度杰出企业家”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子:科技赋能 农业产业跑出“加速度”
- “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携万余册精选图书及精品藏书票亮相
- 《我是刑警》大火,短视频平台现“周克华情人”?辩护律师:应该是蹭流量的
- 湖北远安:古民居变新民宿 承载文化留住乡愁
- 云茶香飘巴黎:一叶连中法 山海共此情
- 今年首期普通车指标超六成分给“无车家庭”
- 辽宁公安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再发力 明确“五个新突破”工作目标
- 微短剧创作应“微而不弱短而不浅”
- 中国工程机械走俏非洲 产品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
- 全国最大规模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交付入住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安排2000万元用于京津冀受灾群众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
- 热门推荐
-
- 古人点的香是什么味儿?女制香师带你“闻香识敦煌”
- 他们,守护着蓝色国土——二〇二二年度“海洋人物”速写
- 中国移动5G基站超230万个
- 湖南平江防汛应急响应降为Ⅱ级
- 一场特别的定向赛:“打卡”大思南统战文化地标
- 中国“杂技之乡”的“洋学生”: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化
-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武汉东湖将迎赏花高峰 公交专线直达景点
- 因分享无人回应,爸爸退了家庭群!你的家庭群还热闹吗?
- 墨西哥西北部发生4.1级地震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太原铁路“坐商”变“行商” 打造现代物流新格局
- 历史有答案 “显微镜”没看清大明
- 上海地铁徐家汇站一列车车顶产生烟雾 就地清客后退出运营
- 王宝强:现在的我,重获新生
- 当巧克力“邂逅”兵马俑 西安青少年:原来历史的味道是甜的
- (两会声音)代表建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数据要素流转市场化
- 0首付购房、借贷换贷 真香还是真坑?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启“穿海之旅”
- “探馆”第十三届智博会:新技术“重塑”千行百业
-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启2024年度迁徙产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