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旅游热度不减
列车驶入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来自各地的旅客迫不及待地走出车站,椰风蕉影、热浪袭来、清新秀美的滇南风情映入眼帘。站前广场上,出租车、大巴车、网约车忙碌有序,满载着游客奔赴下一站……
今年春节以来,西双版纳旅游热度持续不减。这个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城市因美妙的热带雨林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西双版纳州提出,要以热带雨林为依托、以康养旅居为特色,加快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养、宜业的国际康养旅游胜地和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生态增绿
3月,记者走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街道上,两旁的行道树既有低矮的灌木,也有高大的椰子树、铁力木、大王棕等乔木。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浩介绍,“雨林是西双版纳的标志,城市绿化带通过精细化打造模仿热带雨林植被结构,更能突出西双版纳的生态特点,使城市更显绿色生机”。
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勐海境内保存着世界上热带北部边缘唯一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为发挥生态资源富集的最大优势,西双版纳持续推进雨林保护、雨林修复、雨林回归、林城融合、环境治理“五大行动”,全力打造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位于景洪市中心的孔雀湖占地约2.8万平方米,建设之初地被植物和中层灌木不够丰富,生物多样性不足。景洪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工程师廖荣科介绍:“去年启动绿美城市建设后,在保留原有大型乔木的基础上,新增乡土植物54个品种,公园植物种类达到150余种。”
“生态立州”是西双版纳人长期坚守的理念。近年来,西双版纳严厉整治种茶毁林,实施热带雨林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云南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78.3%增加到81.34%、居云南省第一,建立三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小区3个,总面积643.4万亩,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在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来此。2021年,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旅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传播到世界。目前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70多头增至300多头,并受到严格保护。
文旅提质
清晨,西双版纳的各大酒店门口,一辆辆旅游大巴已准备就绪。下午,西双版纳曼听公园、热带植物园里人流如织,不少初到西双版纳的游客对热带雨林景观和傣族人文风情赞叹不已。华灯初上,属于告庄西双景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各色摊点、小吃让人应接不暇,身着傣族服饰的年轻人摩肩接踵,身后的摄影师在人群之中精准捕捉美丽瞬间……
今年,西双版纳迎来旅游开门红。春节假期,全州接待游客271.7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51%。进入3月,每天约有10万游客前来。
西双版纳是全国最早开发旅游业的民族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边疆人民的富民产业、幸福事业。不过,西双版纳也存在旅游基础设施落后、产品业态老化和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等短板。
2月底,西双版纳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3年度第1期“红黑榜”,将一名导游和旅行社纳入黑榜,予以通报警诫,并纳入重点监管。3月24日,西双版纳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意见,强调要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加大曝光力度,营造更加安全平稳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保障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岩温龙介绍,为不断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2月,西双版纳州印发了《文旅康养等七个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西双版纳州将按照“一体七转型”思路推进文旅商康农茶林融合发展,重点实施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文旅康养产品结构体系、文旅康养项目建设、经营主体培育、旅游智慧化、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市场管理7个方面转型创新发展工作,着力补齐短板。
眼下,景洪市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景洪市大渡岗普洱茶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等一批傣医药康养、乡村康养旅游项目正加快建设。“州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扶持资金,助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岩温龙说。
投资热土
走进位于景洪市勐养镇的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塔吊林立、货车穿梭,场地平整、厂房建设等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相关负责人李聪介绍,园区位于西双版纳中心,具备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优越条件,将打造以物流仓储、货物集散为主的北部现代物流片区,以橡胶、茶叶、生物医药为主的南部生产加工片区。
西双版纳区位独特。近年来,西双版纳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先后获批建立6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和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成为云南唯一同时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州(市)。
在中老边境的磨憨小镇,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随着中老铁路通车,2022年5月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这里正成为一片日新月异的投资热土。去年以来,不少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到磨憨考察投资,签约项目21个。截至2022年底,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全年新增经营主体635户,全区注册企业达915户。
“西双版纳已成为内联我国大西南、外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和开放前沿。”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王嘉玲表示,未来将树牢“生态立州、产业富州、开放活州、人才兴州”的理念,加快破解发展瓶颈、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 (经济日报记者 周 斌 曹 松)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天津启动
- 法润江淮丨普法“七进”,网络安全护苗助企兴村
- 突发!墨西哥发生6.3级地震
- 福建同安“五全”治水谋“三生”有幸
- 冬季进补原则:虚者补之,寒者温之
- 中泰农业合作深化 中粮集团与正大集团开启战略合作
- 非洲青年:中国发展故事为非洲提供宝贵经验
- 元旦档总票房突破5亿元,《阿凡达:水之道》逆转领跑
- “十一”假期哈铁增开省内58趟旅客列车
- 消博会上的专属定制带来生活“小确幸”
- 加入CPTPP难补英国“脱欧”损失
- 第九次中俄财长对话在华举行
- 今早的送别,依依不舍!40位藏族青少年结束北京之旅
- “碳”路先行|煤城山西蒲县澎湃绿色新动能
- 两岸同胞聚浙江古镇廿八都 摄影为“媒”交流中华文化
- 全球港航专家聚焦绿色港航 共绘新时代海丝愿景
- 注意!到东北旅游要当心“泼水成冰”变成“泼水成伤”
- 癌症能预防吗
- 北京初步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全市已有医养结合机构215家
- 中新健康丨《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在京发布
- 热门推荐
-
- 福建建材产业受东盟市场关注
- AI大模型集中亮相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安全”备受关注
- 【追着雪花看新疆】来,上一节雪地足球课
- 旅游平台预计“五一”假期旅客量或创新高
- 浙江数字经济观察:如何探索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
- 世界迫切需要去除霸权主义带来的巨大风险
- “AI+养老”晚年更美好 “家庭护理院”让“养老”变“享老”
- 守护稀有剧种的“00后”:为摘掉汉调桄桄“濒危”标签尽心力
- 上海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启动
- 中国(东莞)——新加坡高层次人才交流峰会举行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乡村“披绿重生”:废弃矿山“变身”旅游研学好去处
- 骑行500公里送了173单 记者送外卖体验长假五味
- 可口可乐涨价背后:苏丹冲突导致关键原料供应困难?
- 2023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拉开帷幕
- 梁晓声新书发布 “唠家常”谈“母亲城”哈尔滨
- 英国青少年线上夏令营“探访上海”:体验民俗 感受时尚
- 透视2024年旅游业:情绪旅游成新动力,跨境游持续升温
- 超算互联网全国标准体系启动建设 算力之城“郑”在崛起
- 如何守护城市上空的蓝天白云? ——2024美丽京津冀大家谈活动侧记
- 第六届高博会聚焦“智慧”农业 “科技果”越结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