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派出麻醉医生支援“120”院前急救
中新网上海12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的“120”及整个院前急救体系迎来“大考”。在“120”急救人员亟需“输血”的当下,上海探索派出麻醉医师支援院前急救。
据上海市卫健委方面26日介绍,15家三级医院的45名麻醉医师支援市急救中心;上海7个中心城区派出逾190名医生支援上海市急救中心;各郊区卫健委组织区属医院56名医师支援郊区急救中心。让麻醉医生跟随120将抢救过程前移是上海的创新做法。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第四任会长俞卫锋直言,让麻醉科医生“上阵”,一方面因“120”急救人员出现感染,人员减少;另一方面“120”接诊的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支气管炎的脆弱人群,这些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有时候在路上就有风险,急需加强院前急救。
在国家卫健委麻醉学科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姚尚龙看来,上海探索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跟随“120”救护车出诊救治急危重病人的做法,有利于对危重病人作出准确的评估以及及时处理,是与国际院前急救体系接轨的做法。据了解,院前急救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高难度的救护技术,迅速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血压的处理等。“能集这么多技能于一身的,除了急诊科医师外,就是麻醉医生!”俞卫锋介绍。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对记者表示,上海的院前急救体系由市急救中心和9家郊区急救中心组成(“1+9”),现有急救车辆1251辆,从业人员4046人。近一周,全上海120呼入量环比上升33.5%;人员在岗率70.3%。该委方面表示,将实时监测120压车情况,对于积压严重的医院,立即联系医院主要领导,要求加快协调,优先处置120车辆转运来的患者。
在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同仁医院,严寒中,当一部“120”驶入急诊,医生、护士已站在门外,第一时间根据病人病情分诊到“危重”“重症”等区域,展开急救。扩容、加强医护力量并优化流程,是同仁医院所做的努力。据悉,在该院,抢救室从10+1(备用)单位扩容到现在的40-50个抢救床位。全院学科探索“结对”机制,内外科携手投入病人救治。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医院负责人分批坐镇急诊,指挥协调将急诊病人“输出”到各病房,以不形成积压。(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主理人经济”赋能非标商业 杭州打造消费新图景
- 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沪颁发
- 前三季度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 创新投资持续增加
- 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如何“见招拆招”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韩国推介会在首尔举办
- 2024年《米其林指南》法国版出炉 大力推介年轻厨师
- 怕受凉不开空调 老年人小心“沉默中暑”
- “人才夜市”聚人气 就业服务暖人心
- 四川南充:上万人点燃蛴蟆灯 祈福平安顺遂
- 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预计年内建成开放
- 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黄山是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典范
- 迎中秋国庆 重庆轨道交通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 海峡两岸文化名师对话南音传承与发展
- 首款国产新冠特效药对“最糟糕毒株”有效
- 飞机遇到的“晴空颠簸”到底是什么?是小概率事件吗?
- 生态环境部: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
- 山西太原深化区域协同 引领该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直击北京大暴雨:发生小规模山洪 已致2人遇难
- 台湾收藏家许伯夷:两岸家书见证血浓于水的亲情
- “凝时聚珍——中英钟表技艺交流展”开幕式在伦敦举办
- 热门推荐
-
- 国家林草局:中国旅外大熊猫共计56只
- 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得谨防低血压
- “出版湘军”携近三千种精品湘书亮相书博会
- 美西方加码对乌军事支持 大批军工企业从中获利
- “就业不要只看一线城市”是一种理性提醒
- 青海大部出现降雪致多地高速交通管制
- 国家发改委: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物流企业
- 广西派出工作组赴受灾地区指导江河洪水防御工作
-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越来越近 新冠鼻喷药加速研发
- 报告:二季度南宁、长沙、成都等省会城市成为人才就业“新高地”
- 这个毕业季,多地释放应届生就业利好政策
- 1至8月中欧班列开行13056列
- 平陆运河枢纽工程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突破240万立方米
- “四川造”硬岩掘进机(TBM)下线 将助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
- “换肝”手术是怎样成功的
- 2024年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举办 提供近7000个就业岗位
- 今年以来江西警方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705起
- 中欧班列(合肥)大年初一“送”轿车
- 西藏日喀则博物馆开馆 馆藏3200余件文物
- 持续强降雨致今晨广深城际部分列车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