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如何“见招拆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入发展,新的网络安全挑战与风险也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网络安全新挑战?在今天(11日)举行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主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给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
应对大模型新风险,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柴洪峰对金融数据和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安全及伦理问题提出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大模型的审查和风险评估,对关键人物和系统应建立审查和测试的机制,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他说,为确保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符合法规与道德要求,应通过政产学研的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而对于金融大模型的部署与使用,则需要协同共治,提升透明度,保证数据质量和可解释性的机制,帮助用户与监管机构理解模型的决策依据,并确保其不带有偏见或歧视性。
“对于传统的通用大模型,人们可以建立行业领域的小模型,在数据安全领域通过各种数据标签、数据类型、日志等,形成数据安全的助手。”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绍勇表示,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就存在着敏感数据和违规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数据安全运营是非常重要的。
胡绍勇指出,目前在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一个正在探索落地的方向是数据安全专家或者安全助手,另外,还可以利用大模型对数据资产的识别进行进一步提升,不少安全企业已在此方面做出了尝试。
网络安全不断变化,需社会各界共同守护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黄道丽认为,现在网络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制度的能力转化为实际的治理能力。“法律的特性是稳定,但网络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形势却是不断变化的,”她说,这需要产业界、运营者、数据处理者以及社会第三方共同推进。
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徐御从城市数据安全的角度指出,随着系统数量的规模变大、复杂度提高,数据资源的暴露面和脆弱性都会增加。“网络安全从原来以系统与网络为核心,转变成以数据为核心。”他说。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则表示,唯有进一步拥抱科技的力量,构建产业发展在全要素过程中的人才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方面伦理和治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才能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
- 【冰雪春天】迎春节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场热度不减
- 青海集中开展交通安全整治 打击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
- 报告预测:到2026年底安徽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新增人才需求量超34万
- 韩国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向总统递交辞呈
- 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在广西南宁举行
- 膝关节反复疼痛 医生从36岁患者的膝关节抽出一杯“啤酒”
- 江苏团队编制青海海南州国土空间规划 支持泛共和盆地绿色发展
- 聚焦新能源汽车 山西省消协联合5省发布调查报告
- 俄罗斯地方媒体代表团蓉城参访:冀向俄罗斯介绍美好成都
- 从瑞士东南到中国东北,开放共享再乘“东风”
- 江苏盐城市滨海县海域发生3.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加拿大皇家骑警逮捕涉嫌策划在多伦多发动恐怖袭击的父子
- 降低成本、畅通渠道 2023年多地跨境电商出口创新高
- “时空交响: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主题展览在杭州开幕
- 华致酒行荣膺酒类零售连锁行业特别贡献奖
- 高速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加快建设 服务区累计建成2万个充电桩
- 舞剧《东方大港》将登国家大剧院 用小人物奋斗史“舞”出舟山港发展史
- 安徽三措并举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
- 柬埔寨多地遭遇洪涝灾害 大量民房校舍受损
- 热门推荐
-
- “2024首尔冬季庆典”在韩举行
- 美国监听丑闻继续发酵 韩国最大在野党呼吁向美方强烈抗议
- 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在深圳举行
- 2024年安徽省平均气温17.4℃创新高
- 商务部:1-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6.2%
- 福州持续推动智慧医疗建设 数据赋能中医新生态
- 治理直播带货虚假火爆现象 既要“放活”更要“管好”
- 香港陕西“携手”共探新机遇 助陕企“链”通世界
- 多国学者: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展现强大生命力
- 山西太原老工业基地谋新“新在何处”?
- 在世界屋脊守护高原生态
- 今年春秋北京书市吸引83.7万读者 书香京城向品质化推进
- 哈马斯称与以军持续在加沙城等地点激烈战斗
- 超越苹果微软全球第一!背后是焦虑
- 沈阳一轿车发生交通事故致3死2伤
- 山东举办2024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深度推介“好品山东”
- 湖南靖州乡村抱团联盟“强”产业 集体经济“暖”民心
- 重庆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燕食记》《家山》《烟霞里》等荣获2022年度长篇小说五佳
- 陕西商洛警方通报足浴店故意伤害案:将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