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如何“见招拆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入发展,新的网络安全挑战与风险也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网络安全新挑战?在今天(11日)举行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主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给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
应对大模型新风险,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柴洪峰对金融数据和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安全及伦理问题提出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大模型的审查和风险评估,对关键人物和系统应建立审查和测试的机制,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他说,为确保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符合法规与道德要求,应通过政产学研的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而对于金融大模型的部署与使用,则需要协同共治,提升透明度,保证数据质量和可解释性的机制,帮助用户与监管机构理解模型的决策依据,并确保其不带有偏见或歧视性。
“对于传统的通用大模型,人们可以建立行业领域的小模型,在数据安全领域通过各种数据标签、数据类型、日志等,形成数据安全的助手。”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绍勇表示,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就存在着敏感数据和违规应用的可能性,因此,数据安全运营是非常重要的。
胡绍勇指出,目前在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一个正在探索落地的方向是数据安全专家或者安全助手,另外,还可以利用大模型对数据资产的识别进行进一步提升,不少安全企业已在此方面做出了尝试。
网络安全不断变化,需社会各界共同守护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黄道丽认为,现在网络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制度的能力转化为实际的治理能力。“法律的特性是稳定,但网络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形势却是不断变化的,”她说,这需要产业界、运营者、数据处理者以及社会第三方共同推进。
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徐御从城市数据安全的角度指出,随着系统数量的规模变大、复杂度提高,数据资源的暴露面和脆弱性都会增加。“网络安全从原来以系统与网络为核心,转变成以数据为核心。”他说。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则表示,唯有进一步拥抱科技的力量,构建产业发展在全要素过程中的人才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方面伦理和治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才能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模式、新玩法激发冰雪消费潜力 拓展冰雪经济发展新空间
- 沉浸式领略宋代美学 杭州举办别样文化跨年夜
- 工行副行长张伟武:工商银行多措并举 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 武汉链家推出“电话营销,扰一赔百”服务承诺,守护消费者隐私安全
- 城市道路变“赛场”,“暴骑”乱象何时休?
- 一众知名女科学家现身大湾区科学论坛 展现“她智慧”
- 俄乌局势进展:俄将视黑海赴乌船舶为潜在军用 美对乌追加13亿美元军援
- 互助养老进行时:以“时间之约”让银发无忧
- 山东打造城乡末端物流服务站 推动农特产品“上行”
- 绿色澜湄计划圆桌对话在滇开幕 六国共享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
- 六小时话剧《红楼梦》全本回归
- 山东出台方案加强财会监督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名政协委员的乡村振兴情结:“道路虽苦,未来很甜”
- 美国报告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病例
- 专访陆慷:让印尼公众感受中国速度
- 天涯热风:农民画师“双向奔赴”
-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擎天柱”等亮相
- 官方将推出12条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 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沿岸近海附近发生7.3级左右地震
- 热门推荐
-
- 福建省第三届海峡科学放生护生研讨会举行 向闽江增殖放流鱼苗约17万尾
- “五一”假期首日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
-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会见日中友协新任会长宇都宫德一郎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行 发布文物主题游径
- “问蜀一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 国际识局:以色列向伊朗开火还击,地点选择有何玄机?
- 北京金石博物馆首展开幕 中轴线再添文化打卡地
- 8月28日央行开展27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一部信史小说、心史小说、诗性小说
- 国家发改委:入夏以来中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
- 吃完粽子如何垃圾分类?
- 预算不足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城市解散警察队伍
- (新春走基层)春节假期过半 上海虹桥机场迎来入境客流高峰
- 何冰再度自导自演 阿瑟·米勒经典剧作《代价》将中国首演
- 华中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在武汉揭牌
- 蔡志忠出新书:漫画如何传达传统文化?
- 动静深度丨职业技能大赛特写:定格在手上的青春
- 旅游市场复苏,别让“赶客”添堵
- (新春走基层)陕西“非遗之城”拉开新春序幕
- 广东迄今已招募8.9万名爱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