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直播带货虚假火爆现象 既要“放活”更要“管好”
治理直播带货虚假火爆现象
直播带货已成为拉动我国零售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但部分主播雇佣水军制造爆款、抢单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涉案金额巨大,扰乱正常经营秩序。日前,多地警方严厉打击相关乱象,有力规范了行业发展。对直播带货这一新兴销售模式,既要“放活”,更要“管好”。
直播带货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促进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紧密衔接。在数字经济时代,许多企业、产品借助直播“出圈”,既增强了消费者参与感和互动性,又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
说起直播带货,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网红”。“网红”之所以具备带货功能,一方面是通过“网红”通俗易懂的介绍,将产品特点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结合,消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信息差,有助于打破产品销售中的信息壁垒。另一方面则是“网红”自带流量,引导网民对其推介的产品进行关注和购买。
但在利润驱使下,一些机构和个人在利用“网红”直播带货时,进行虚假宣传、售卖伪劣商品,甚至雇佣网络水军、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这些行为从短期看会危害消费环境,损害消费者利益;从长远看,将透支消费者信心,影响直播电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直播带货这种新消费模式而言,需辩证处理“放活”与“管住”的关系。除了以包容姿态鼓励新业态生长,也要及时掐灭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苗头,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予以坚决查处。如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方面的信息共享与协作联动,加大对不正当竞争和侵权行为,尤其是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要健全新型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针对网络水军、大数据“杀熟”、泄露隐私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加快推进智慧监管,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协作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消费市场发展的预期,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与要素供给,特别是为新兴经济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厚植成长土壤,充分释放新业态新模式的活力与潜力。
(经济日报 李彦臻)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辽宁省城镇新增就业47.9万人
- 加拿大与印度相互宣布驱逐对方高级外交官
- 法国空管人员持续罢工 欧洲航班大面积延误取消
- 菲律宾10月通胀率环比降至4.9% 低于央行预期
- 广东茂名通报执法人员拿取商户商品:对杨某某进行停职处理
- 专家:希望各国真诚对话,交流推进人权事业经验
- 美军两架直升机在肯塔基州训练时相撞坠毁致9人死亡
- “沪九条”新政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房价会不会涨?出手时机到了吗?
- 广州援建梅州蕉岭“广州小镇”竣工交付
- “守好乡亲们的家园”
- 广东电网公司过万名抢修人员迎战“摩羯”
- 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地产央企走出市场化改革“新路径”
- 大连警方通报“一男子从酒店坠楼身亡”:已排除刑事案件
- 陕西文旅锚定“万亿”目标 加速拓展“文旅+”新业态
- “浪漫经济”正在升温 3分钟带你了解云南花
- 广西打造中药材基地示范县 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 2023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直播在穗启动
- 淀山湖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开工
- 北京人艺新排版《天之骄子》即将亮相
- 农、文、旅加快融起来 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
- 热门推荐
-
- 扶持中小商家,电商平台当有为
- 前十个月通信业稳步增长 5G加速拓展
- 江苏扬州江都晒“三农”成绩单 把多种粮种好粮列为头等大事
- 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启幕 139项非遗亮相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
- 云南铁路首发“火把节”专列
- 市场监管总局紧急部署春节期间商品稳价保质工作 紧盯民生消费重点领域守住安全底线
- 海信将在CES2025发布新型显示技术,瞄准QD-OLED
- 江西专升本考试泄题?官方:未发现试题外泄和考试作弊情况
- 跟着节气过日子:气寒霜凝 霜降节气看哪里凛冬将至寒意浓
- 云南大理漾濞发生森林火情 350余名专业扑火人员正全力处置
- 北京供热系统进入热态调试期
- 已故法国油画家和平主题画展在南京举办
- 秋季“牧系列”赛事接棒登场 牧民玩家拉满氛围感
- 瑞银:中国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料加快落地
- 申聪被拐案背后的村庄:5个人贩子都来自一个村
- 一人独得12奖,比赛公信何在
- 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暨创新大赛将于5月下旬在石家庄举办
- 一名中国游客在南非潜水时遇难 当地警方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