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 别让扫码成负担
别让“扫码”成负担(百姓关注)
扫码点餐、扫码排队、扫码开门……如今,二维码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拿出手机“扫一扫”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习惯。不过,随着应用场景增多,本该是方便快捷的“扫码”,却在有些时候变为一种负担,给个人生活带来困扰。
“有一次去某快餐店点餐,我只想买一个冰淇淋,可服务员站在那里并不忙也不给点,反复要求我自己扫码点餐。我觉得非常不合理。”网友赵先生说,在餐饮行业,扫码才能点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似乎扫码成了餐厅饭店的强制性要求。
和赵先生一样,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有不少网友表示都遇到过强制扫码。网友方女士说:“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扫码才提供服务,参观买票要扫码、去银行办业务要扫码、停车缴费要扫码,甚至回家进出单元门也要扫码。如果拒绝扫码,要么遭受冷遇,要么干脆办不了业务,无法享受服务。”方女士说,什么时候扫码变成了生活的“必选项”?
频繁出现的扫码为何被人诟病?一方面,扫码有时并不是在给使用者做“减法”,反而是做“加法”,增加使用成本。“以前去窗口办事,只要点一下自助机取号即可。可现在强制要求扫码,有的要打开小程序,有的要求关注公众号,还有的要跳转多个页面,程序繁琐,浪费时间。”江西九江市的马先生说。还有读者认为:“是否扫码,应当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如果不扫码就不提供服务,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这样的扫码要求,无论便利与否,都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另一方面,一些扫码行为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使用手机扫码后,有的会跳转到“关注”“注册会员”或“快捷登录”等页面,需要消费者授权才能进行下一步,而索取的个人信息包括昵称、姓名、电话等,有的还要提供身份证号、住址等敏感信息。河南漯河市张先生反映:“不知不觉,我关注了一堆公众号,总被推送各种广告和垃圾信息。”
“商家在未明确告知或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超限收集个人信息,本身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公平选择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审姚佳认为,“商家在存储或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时,如果发生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则可能会利用这些个人信息从事诈骗活动,造成更大损失。一旦信息被大量泄露,还可能会造成数据安全事件。”
为什么商家会要求消费者强制扫码?有利可图是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扫码可帮助商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借助扫码,商家还能采集相关信息数据,精准地为用户画像,推送更符合用户习惯和需要的广告,甚至还有商家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卖出去,谋求非法利益。此外,扫码系统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推广。“很多二维码的背后都有一整套系统,设计和推广应用这些系统都是商业行为,都有商业利益在其中,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要求人们扫码。”上海市读者徐女士说。
强制扫码是否合理?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怡律师提醒,强制关注、过度采集信息等乱象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在遇到要求扫码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询问扫码的目的和必要性。如果对方无法合理解释或提供必要的理由,消费者可拒绝扫码并寻求其他方式进行服务或购买。如果因为扫码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可以向相关机构投诉或寻求法律咨询来维护自身权益。”刘怡说。
专家表示,规范扫码服务,应当旨在既给商家或单位提供便利,又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这样才能保证二维码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双赢”。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公众的选择权,商家或个人不得要求强制扫码才能享受相关服务。同时,畅通监督举报和纠纷调解渠道,规范商家扫码服务行为。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加强涉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治理,避免人们因扫码而产生信息泄露等问题。
(人民日报 赵兵 施云娟)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全线5G全覆盖
- 新漫评:美国百年最致命火灾 凸显美国治理失效
- “温暖又有力量”,歌曲《同路人》如何刷屏?
- 以节能创新锻造产业优势
- 安徽今年前两月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省份第一
- AI预测超过2亿个蛋白质结构
- 今年以来江西警方排查矛盾纠纷29.79万起 化解28.88万起
- 饲养员洒泪忆述旅日大熊猫“旦旦”最后时光
- 对以外交措施持续不断!以色列政府陷入多重困局?
- 重现北京十三陵水库建设者风采 电影《九兰》全国公映
- 想吃出健康,记牢两大关键词
- 水洞沟遗址百年展和宁夏考古成果展在银川开展
- 吉林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逾500名选手展“绝活”
- 澜湄航空与柬埔寨酒店协会合作 促进旅游市场复苏
- 国家邮政局:推进邮政领域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
- 美学者:美国不惜以阻碍科学发展为代价谋求霸权 令人感到悲哀
- 山西朔州平鲁:农文旅融合促振兴 油菜花开引客来
- 给眼睛拍艺术照“虹膜写真”兴起 眼科医生:强光可能损害视网膜
- 浙大全网寻访67年前书签主人 家属:已离世,书签捐浙大
- 法国一学校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人死 当局提高警戒级别
- 热门推荐
-
- 阜新查海遗址:中华文明曙光升起地
- 艺术为桥 闽籍画家乐为中西文化交流尽绵力
- 膏方是药还是补品,该怎么吃?医生归纳这些知识点
- 沈阳在全国首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一体化保障制度
- 意大利警方逮捕3名意南部海域移民船沉没事故嫌疑人
- 5大类20家单位 上海启动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 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竞争加剧 特朗普民调支持率超拜登
- 10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9元 下调107个基点
- 全球首家达成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再创纪录
- 下调美国,上调中国
- 遇到邻居噪声扰民怎么办?看看他们有什么招
- 黑龙江调“重金”助推农产品精深加工 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 进博会在马来西亚举办推介会
- 广西梧州举办投资恳谈会 广邀企业家回乡共谋发展
- 广州现有专业市场510家 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
- 儿子考上清华 爸爸亲送录取通知书
- 美国得州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致一人受伤
- 擦亮品牌引客来 江西南昌启动2023年优秀旅游服务提升季活动
- 百年敦煌学正青春 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谋当代发展
-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创园”奠基 两国合力打造低碳技术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