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体重,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不断增长,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7.9%和3.6%。而据统计,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超过200种,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关节等多个人体系统。
“肥胖症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刘少壮告诉记者,有的肥胖症患者还伴发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
你是否正在忍受肥胖并发症的困扰?酵素、抽脂、低碳水……众多的减肥方法中,有没有被你“寄予厚望”,最后却“大失所望”?肥胖“减了又来”是何原因?
1.碳水摄入不足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肥胖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饮食、运动、睡眠、精神心理等等。
“遗传因素则是肥胖发生的内因,在饮食、运动等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肥胖。”刘少壮解释道,我国居民肥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糖太多、油太多、静态生活太多。含糖饮料和乳饮料,以及普遍的在外就餐(食堂、外卖、餐馆)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肥胖真正有害的是内脏脂肪,抽脂减去的是对人体相对有益的皮下脂肪,从减肥角度讲,抽脂减肥属于原则性错误。”刘少壮说,“在所有的饮食调整方案里,从来没有低碳水饮食的方案。碳水占人体供热比通常在50%左右,如果低到40%以下,或者不摄入碳水,会造成精神萎靡、脱发、情绪暴躁等不良反应。”
刘少壮建议,不应过分强调低碳水,而是要提倡高蛋白、高纤维、低脂低糖的营养概念。
目前,医学上主要有营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3类方法用来解决肥胖的问题。
“营养减重强调在医学监督的基础上,使用营养调整的方式,安全有效地达到减肥的目标,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肥胖。比如对于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通过营养调整的方式减重10%~15%,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介绍,跑步10公里消耗的热量大概相当于1个汉堡的热量,对普通人而言,“管住嘴”比“迈开腿”更高效;运动的价值是调动体内的脂肪,失去运动的配合,减重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陈伟强调,“一是要会搭配组合各种营养,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和平衡,又能实现限制总能量摄入的目标;二是吃的方式要科学,比如采用减油、减盐、减糖的烹饪方式,细嚼慢咽的饮食方式等,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有人使用减肥针进行减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像利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网红减肥针,都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等,起到减肥降糖的作用。”刘少壮解释道,比如司美格鲁肽在国外是用来辅助饮食调整的,且需要连续注射14~16个月才能达到减重10%的效果。很多人在使用中会自动忽略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药时长等因素,而且不做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自然没有效果。
2.手术减重效果明显,但也是把双刃剑
“我当时体重111公斤,空腹血糖最高是17,最后选择做手术。术后两年,我坚持按医生的规定饮食,现在血糖基本保持在平均值以下,而且再也没用过降糖类药物。”
2016年,一名肥胖患者王伟(化名)选择用减重与代谢手术控制体重和糖尿病的发展。“控制住肥胖,很多患者的相关疾病自然就会减少。”作为主刀医生,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多年来始终关注着王伟的健康状况。
手术减重的原理是什么?孟化告诉记者:“胃肠道系统具有强大的内分泌调节功能,袖状胃、胃旁路或者胃水球等手术,不仅从物理空间上减少了食物容积,更重要的是帮助胃肠道系统恢复了代谢调节功能,很多患者进行手术后,也会自觉加强心理约束。”
“在国际上,代谢手术治疗肥胖症及其并发症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是病态肥胖症长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孟化指出,减重与代谢手术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60%~90%。
哪些人适合手术减重?“对3度肥胖或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选择减重与代谢手术。”孟化介绍,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言,代谢手术改善率超过90%。
“但手术是把双刃剑,术后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或微量元素缺乏等不良反应。”孟化说,“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术前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做获益评估,只有在手术获益更大的情况下才会建议患者采用手术的方式减重。而且在术后要进行随访和指导,以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
3.方法正确加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有的人减肥经常反弹?
“主要是减肥的方法不对。”刘少壮说,“多数人靠节食减肥,这是错误的。首先这不是可以长期坚持的方法;其次从减肥效果上看,由于人体存在能量调节机制,这种方法在造成大量肌肉流失的情况下,脂肪比例反而增高,一旦反弹会比原来还要胖。”
减肥方法需要严格遵照医生指导,无论是否手术,都需要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提出了体医融合的方案,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长期管理5个方面,是一种肥胖症综合治疗方案。”刘少壮说:“山东一名肥胖患者,手术之后配合规范的体医融合方案,从546斤减到了165斤。”
可见,减肥是一项长期工作。
“身体具有‘能量补偿’机制,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基础代谢水平,从而让运动的燃脂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正常人群的28%和肥胖者的49%运动耗能会被抵消。”刘少壮提醒,减肥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只能被能量补偿反噬。
“‘躺瘦’真的不存在!”王伟感慨,“我的理想体重应该是70~75公斤,现在体重93公斤左右,主要是饮食上控制不住,而且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运动。一个术前体重比我高的‘胖友’和我同时做手术,他始终坚持饮食和运动调整,现在保持在63公斤左右。”
“树立正确的理念很重要。首先是自我认知要积极乐观,有明确的减肥目标。”孟化表示,当下确实存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问题,但没有健康,一切都是妄谈。
“无论采取何种减肥方法,医生也只能起辅助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做全面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刘少壮介绍,临床经验表明,只需三个月,患者就可以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方法正确加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本报记者 张晓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开幕
- 台商台企参访团参访新疆 “我们看到了新疆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 多家全球资产管理机构落户 上海陆家嘴再扩“朋友圈”
- 盖茨基金会CEO:面对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
- 中国出新规便利已故存款人亲属提款 5万元内免公证
- 四川九寨沟推介“自然的美” 开拓大湾区客源市场
-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收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5万多份
- “潭美”减弱为热带低压 海南岛将有暴雨到大暴雨
- 四川皮影复兴:光影中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 日本所泽市市长对在该市进行福岛核污染土再利用试验持否定态度
- 何赛飞、赵文瑄等将联袂出演央华版话剧《日出》
- 广东进一步规范民用核设施安全管理
- 第十二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举行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步伐加速
- (经济观察)上海聚焦转型金融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 中新教育丨“南开-牛津文中奖学金项目”启动 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 天津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查获一批濒危物种制品
- “Z世代”青年画像中国打卡南京:金陵奇妙夜夜夜……
- 新开发银行发行6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
- 90岁老大爷骨骼精奇 每天在公园练劈叉和爬行
- 南航计划执飞超14000班次 助力端午假期旅客出行
- 热门推荐
-
- 丝路青年说(二十一)| 智能电表助力印尼电网全面升级
- 把岁月过成书的模样 “年货”日历书焕新升级
- 武铁增开城际及大宗货物直达列车 降低物流成本
-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 浙江金华迭代“揭榜挂帅” 集结科研人才“办大事”
- 广西“经侦联合号”主题宣传地铁列车发车
- 20岁姑娘两次跳入钱塘江欲轻生 路过男子两次跳江救人
-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已记录到4.0级及以上余震12次
- 第39个教师节 双汇慰问一线教育工作者
- 上博展陈中国古代雕塑通史 曾流失海外文物首亮相
- 中国人民银行令〔2024〕第4号(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知识付费”诈骗超千万元 上海警方侦破“直播授课”诈骗案
- Mate 70发布 余承东:与支付宝合作碰一下支付更高效
- 中老年人的“候鸟式过冬”越来越新潮
- 农民唱主角“农味”十足 广西开展逾百场庆丰收活动
- 汤姆·埃默被选为新一任众议院议长候选人
- 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量呈波动下降趋势 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
- 近20家港企组团赴渝考察 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 山西强化工贸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