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媒:美国在中东地位注定会被削弱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阿联酋《国民报》网站1月17日刊登题为《加沙之后,中东地区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加剧》的文章,作者是迈克尔·扬。文章摘编如下:
许多人认为,在加沙战争中必输无疑的是拜登政府和整个美国。数月来,华盛顿为以色列的血腥军事行动打掩护,阻止停火呼声,重新武装以色列军队,对其武器的使用方式不加任何限制。
这种做法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加沙冲突的持续只会增加战争在地区蔓延并把美国人拉进来的可能性。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美国人很快将不得不应对的。因为加沙,阿拉伯世界与华盛顿新的分歧已经成为一个更根本、几乎充满愤怒的问题。它建立在一种看法上,即美国的承诺并没有延伸到该地区的人民。
这一切都源于地区领导人的一种新态度,即专注于追求国家利益,不再将美国的优先事项视为自己的优先事项。这些动态可能会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这将对华盛顿界定和平后果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美国在许多层面都很脆弱,拜登政府提议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回归一种没有人相信、其盟友以色列也拒绝的模式。华盛顿继续反对采取措施结束加沙的大屠杀,它不再享有调解人的信誉。
换句话说,拜登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任何现实的政治结局,他提出的任何建议在该地区几乎没有获得支持。
随着巴勒斯坦成为美国国内另一个引发分歧的问题,随着华盛顿的政策促使其阿拉伯盟友认真对待本国民众对美国人的疑虑,美国政府将发现,争取该地区国家支持其全球政治议程的难度大大增加。
美国的亲以色列保守派长期以来一直声称巴勒斯坦问题已经解决。事实证明,他们错了。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仍然困扰着中东各国人民,而且还被美国的竞争对手用来削弱美国的地区影响力。与此同时,华盛顿颇具争议的政策也为该地区的领导人赢得了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更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果美国不想再被巴勒斯坦问题搞得措手不及,它就必须更多地关注解决20年来所忽视的冲突——这种疏忽实际上偏袒了更强大的一方。
此外,华盛顿将不得不承认,它在中东的地位注定会被削弱,因为阿拉伯世界的社会鼓励他们的领导人远离一个对他们的利益不闻不问的全球大国。考虑到他们如今的心情,这些领导人可能比以往更倾向于同意这一点。(参考消息网 编译/卢荻)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印章三千年的三次演变
- 国家发改委:当前民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部分领域显现亮点
- 海口累计开通东南亚航线14条 出境游不断升温
- 强对流天气致福建三明多地出现电力故障 供电部门紧急抢修
- 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73%
- 中国影视:乘风“出海”正当时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兴山:一条“示范带”串起乡村振兴“幸福链”
- 铁路部门回应“上百人有票没座”:工作出现疏漏 已采取安置空闲座位等措施
- 治狗患的重点在于管住人
- 2024年辽宁粮食产量将稳定在500亿斤
-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21万亿元 规模再创新高
- 国家广电总局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
- 广东多地降雨 7日最高气温有所下降
- 同济大学:赏樱期间校园有限开放 设立校友返校专属通道
- 曹禺名作《北京人》十年后回归人艺舞台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睢宁:小小桑树串起绿色增收产业链
- 两部门联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第四批)
- 山东20余位援涿志愿服务队员平安归来 追忆救援一线故事
- 美国务卿批准向以出售价值超2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 名家新秀齐聚越剧“狂欢夜” 不同流派联动五城唱越韵
- 热门推荐
-
- 新疆兵团: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利己利人利大家的优质稀缺产能为什么要打压
- 中华总工会: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47.55万元
- 两岸婚姻家庭结对帮扶 携手爱心同行
- 把就业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民生观)
- “盛宴”中的尴尬 韩国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寒冬
- 2023年“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举办 庆贺中国有电141周年纪念日
- 突发!俄罗斯又一州进入紧急状态
- 300名农民齐聚“江北水城”同台竞技 展现乡村传统手艺魅力
- 防治花粉飞絮 远离“会呼吸的痛”
- 中国超40城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景区大门越建越远 不能用这种伎俩套路游客
- 1斤番茄如何卖到1000元?
- “丝路昆仑——新疆文物精品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
- 西安至富国岛、西安至名古屋航线开通
- 广西水文中心:桂北和桂东可能出现较大范围超警洪水
- 商务部解读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为全球服贸合作创造新机遇
- 5月末中国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8万亿元
- 百年非遗黄岩翻簧竹雕:现代工艺助力传承创新
- 第八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览亮相宁波 146件作品描绘先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