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73%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经核算,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2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6.4%(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8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73%,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
附注:
1.指标解释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一是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二是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三是由于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的分化、升级、融合而衍生出的新产业。
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二是商业流程、服务模式或产品形态的创新;三是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是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二是把硬件融入服务;三是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
2.核算范围和分类
“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核算范围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确定。
“三新”经济增加值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制定。“三新”经济第一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不含国际组织)。
3.核算方法及资料来源
“三新”经济增加值利用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三新”经济统计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从生产方采用增加值率法、相关指标推算法等多种方法核算。
4.“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利用当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计算。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奏响中国”课堂乐器教学论坛在沈师成功举办
- 多国学者务实推进东北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 热血史诗再现 电视剧《上甘岭》创作座谈会举行
- 开拓医+险深度融合新模式,平安健康险推出医疗服务品牌
- 北京怀柔打造科学家的家园 鼓励更多科技联盟与论坛落户
- 应对老龄化社会就医需求 青海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点”
- 美国一辆载高中生的汽车发生侧翻 致2人遇难数十人受伤
- 黎以临时边界冲突持续 多地发生交火
- “文博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特色游精彩纷呈
- 中新健康丨青海省第二十三批援布隆迪医疗队启程
- 青海首个省级电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筹建
- 春水满京城 北京推进河湖空间展示城市独特魅力
- “临空之城”如何起飞?
- 无锡海内外乡贤“回家”:为新时代工商名城建设献计献策
- 梅西代言白酒已下架
- (新春走基层)花城看花 广州花团锦簇迎八方来客
- 国家宪法日:新疆喀什市多地同步普法
- 直播间“打骨折”的商品你心动吗?且慢!有坑!
- 铁路杭州站国庆黄金周预计发客364万人次
- 张金良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 热门推荐
-
- 头发DNA揭示贝多芬可能死因
- 在C919上为祖国送祝福 南航开展“木棉国庆”主题航班活动
- 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将在宁夏银川举办
- 4月中国汽车整车进口量环比小幅增长
- 情节“狗血”、服化道不合理……《玫瑰的故事》有点水土不服
- 字节跳动通报内部反腐:辞退61人,4人涉嫌刑事犯罪被立案
- 周末枪案频发 美媒称美国笼罩在混乱中
- 微电影丨舞龙魂
- 《广东省林长制条例》1月1日起施行 促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 截至11月底中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4%
- 乡村教师25年春风化雨:用爱点亮学生梦想
- 交通运输部:6月17日-6月23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粮食安全”是什么?是插秧机的往来穿梭 也是插秧客的披星戴月
- 教育部:2023年全国在校生同比下降0.52%
- 第二届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在重庆开幕 致敬幕后影视工作者
- 全国百家科技博物馆“少年兴·强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在北京启动
- 辽宁省首届“育社兴辽”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启幕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8916亿元
- 东北开化了,哈尔滨文旅的“春天”在哪里
- 可视化前景何在?业界代表在重庆展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