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花粉飞絮 远离“会呼吸的痛”
给树木做“变性手术”、用有机物覆盖地表……
防治花粉飞絮 远离“会呼吸的痛”
本报记者 都 芃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但对“过敏星人”来说却是一个难熬的季节。
每到此时,一些人开始打喷嚏、揉眼睛,出门帽子、墨镜、口罩全副武装。观察四周,越来越多人饱受过敏之苦,还有患者深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折磨。据估算,我国过敏性疾病患者数量或以亿计。
花粉、飞絮等都可能诱发春季过敏,但由于产生它们的树木具有广泛分布的特性,使防治工作非常棘手。
不过,近年来借助先进科技手段,防治工作取得成效,让更多“过敏星人”远离“会呼吸的痛”,不再望“春”兴叹。
风媒花是导致过敏“元凶”
花粉过敏,主要指人体对花粉产生的过敏反应,通常包括鼻塞、眼睛红肿、皮肤瘙痒等,严重时可诱发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花粉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春季观赏花如桃花、梨花、杏花、丁香花、海棠花等属于虫媒花。这些花的花粉颗粒大、黏度大、质量重,不易随风飘散,主要依靠昆虫传播,很少引发过敏症状。
能引起过敏的花粉,大多来自风媒花,即依靠风力传粉的花朵。风媒花的特点是花朵小,花粉质量轻、数量多,风一吹,便很容易随风飘散到较远的地方。许多树木的花都属于风媒花。
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树木花粉有圆柏、悬铃木、洋白蜡、杨树、柳树、榆树等树木的花粉。
其中,圆柏花粉是导致春季花粉过敏的“头号凶手”。北京城区历年花粉监测结果显示,3月空气中主要播散的花粉为柏科植物的花粉。它在3月初出现,3月中旬浓度达到高峰,4月逐渐消失。这类花粉数量约占北京春季花粉总量的1/3。
除了柏科植物,杨柳科植物也是导致花粉过敏的“帮凶”。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彩华介绍,杨树、柳树是雌雄异株,杨柳科树木花粉主要来源是雄株开花时产生的花粉。平时看到的杨树上毛毛虫似的东西就是杨树的雄花序,即花粉的来源。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毛白杨、新疆杨、加杨、旱柳、绦柳、馒头柳、龙爪柳等都会产生花粉。
除了产生花粉,杨柳科植物还会带来恼人的飞絮。春天,杨柳科植物的雌株为繁衍后代,会生长出花序,花序长大后胀破,露出棉絮状的种子。这些种子借助风的传播,会对过敏人群造成威胁。
除此之外,俗称法国梧桐的悬铃木也会产生一定的飞絮。每年3月下旬至4月,随着气温上升,悬铃木的果实成熟,果球开裂,内部绒毛便会随风飘落。
给杨树和柳树打针、喷药
作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杨树和柳树飘絮问题在我国北方城市尤为普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地区尝试了不同的防治方法。
给杨、柳树做“变性手术”是抑制飞絮的重要方法。“变性手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即将雌性树木的树枝砍掉,把雄树枝条嫁接到雌树上,使雄性树枝代替雌性树枝生长,达到减少飞絮的目的。
“变性手术”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过程中有不少要注意的细节。首先,树木年龄不能太大,一般树龄在10岁以内嫁接成功率最高。此时树木处于生长旺盛期,嫁接的雄性枝条存活率高。其次,在手术结束后,“变性”的杨、柳树还需要3年左右的养护,才能恢复原本的景观功能。如果嫁接的雄性树枝没存活,整个树的母体仍是雌性,雌性的树枝还会继续生长、产生飞絮。除此之外,“变性手术”成本较高,实施效率也相对较低,一位熟练工人一天嫁接数量不足10棵。
除了改变杨、柳树性别,还可通过其他手段对飞絮进行防治,例如给树木注射“避孕药”。
所谓“避孕药”其实是一种生长调节剂,通常由氨基酸等组成,可使植物尽量减少开花或不开花,通过抑制花芽分化减少飞絮产生。
生长调节剂被注射至杨、柳树体内后,会随着蒸腾作用扩散至树冠等部位,使原本分化为花芽的组织分化成叶芽,次年此树木便不开花或少开花。这样既减少了飞絮产生,也不会对树木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注射剂其实是将杨、柳树生殖所消耗的营养转化至生长上,也就是让杨、柳树从专注生殖转向专注生长,不仅对树木自然生长无害,而且可使其更加枝繁叶茂。”无锡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主任徐勤明介绍。
给树木注射“避孕药”也并非一劳永逸。树木当年注射后,通常只能确保次年不产生或少产生飞絮。如有长期防治需求,则需年年注射。除此之外,每棵树所需药物剂量也有差别,用药量要根据树木胸径大小计算,相关工作需园林部门细致安排。
除了“打针”,类似的防治措施还有“吃药”。可以在杨、柳树花序尚未形成飞絮前,直接喷洒药物让花序提前脱落。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飞絮产生,但需要注意药物使用量和喷洒时机,以免对环境和树木造成不良影响。
科学选育低致敏植物
对付飞絮可以借助打针、喷药等手段,但要减少花粉对人群的影响则主要依赖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搭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成认为,花粉等植源性污染物的产生是由植物体生物学特性决定的,难以完全消除。因此,对于容易产生污染的植物,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来降低污染的程度。他建议城市绿化应选择致敏性低的绿化树种,尤其应尽量避免在城市上风口、居民区、公共休闲绿地等地区种植致敏树种。同时,要注意多树种混植,避免大面积种植植源性污染树种;还可以通过培育雄性树种,逐步取代有污染问题的雌性树种。
无论飞絮还是花粉,它们最终的归途都是地面。林地、绿地的地表状况和土壤结构直接影响花粉、飞絮传播,增强林地、绿地土壤的吸附滞留功能可以有效控制它们的传播。王成说,可利用有机物覆盖城区绿地、景观林地地表,生态林注意保留树下、林下草本植物。
花粉飞絮防治,治标更要治本。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在低致敏植物选育上取得一系列成果。
例如不久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公布的2023年第三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中,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遗传改良团队选育的5个“和谐杨”系列品种位列其中。该品种作为无花粉或少花粉的毛白杨雄株无性系,具有生长力旺盛、树干通直、树形美观等特点,可以作为北京市及毛白杨其他分布区杨柳飞絮治理的替代品种。除此之外,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包满珠团队把收集的500余份特异种质法国梧桐资源引种、扦插、嫁接,培育出“华农青龙”“华农丽风”等7个新品种。与传统法国梧桐相比,新品种能减少80%至90%的毛絮。(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公安推“办证”便民举措 解决民众“出行之忧”
- 世界首艘散货风帆改造轮首次来靠福建莆田
-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30年 荒漠化防治取得历史性成效
- 中国大使代表发展中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重视经社文权利
- 西藏自治区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确吉——“高原上的拥军阿妈啦”
- 湖南祁阳发展现代农业延链增效兴农
- 湖南郴州:资兴雨量之多、强度之大、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历史罕见
- 酷暑难耐!警惕这些“病”趁虚而入→
- 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 多产业综合产值破10亿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潜江:“虾+稻+N”共作蹚出乡村振兴路
- 6月18日央行开展8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青年反诈宣传月活动”启动 抖音已推送预警400余万条
- 韩国公调处:尹锡悦逮捕令再度获法院批准
- 中国科技馆推出哥白尼诞辰550周年纪念展 免费开放至2023年底
- 千年的鼓声何以回响不绝?
- 中国信通院开展医疗健康大模型效能评估工作
- 广西桂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漓江游览排筏再次全线封航
- 北京海淀:“新白菜剁碎凑厨余”事件属实 责成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 湖北长阳清江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 眼睛的防晒 你做足功课了吗
- 热门推荐
-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开幕 重现西南剧展荣光
- 周梅森新作《大博弈》开播 秦昊万茜田雨放手一“博”
- 这村农家妇女让鸡毛掸子“飞上天”
- 芬兰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 北约秘书长、美国国务卿欢迎
- (走进口岸看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国际物流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 日本羽田机场发生飞机相撞事故的跑道重新开放
- 有些食物易让黑色素沉淀?
- 浙江文旅观察:金华为何以李清照为文化代言人?
- 青藏集团公司定制今年首趟专列 助务工人员顺利返乡过年
- 中国碗要装更多优质粮
- 看第136届广交会的“新”与“心”
- 文创精品受到热捧 “黄牛”“高仿”闻风而动
- 是否会从黑海打捞美国无人机?克宫回应
- 《青海湖野生动植物名录》通过专家评审 进一步明确生物多样性“家底”
- 山西:“大练兵”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
- “双星抱月”天象大戏明日上演
- 补助力度UP!北京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北京国际安全应急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开展
- 热带气旋“弗雷迪”袭击马拉维已致225人死亡
- 沙漠化治理创新方案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光伏治沙专业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