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本报记者 袁云儿
2022年的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前行,在困境中孕育新机。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在今年达到最大化,但令人欣慰的是电影人仍在坚守,观众和票房基本盘也都还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彻底的全产业复苏。
关键词:艰难
影院运营压力超出预期
谁也没能想到,2022年成为新冠疫情对电影行业打击最大的一年。在《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等大片的加持下,2022年春节档取得了60.39亿元的不错成绩。当时电影人都觉得,市场会慢慢变好。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3月起,受到疫情的不断冲击,各地影院开开关关,营业率大打折扣,其中11月30日全国仅有4434家影院营业,营业率低至35.4%。
当影院是否营业变得不确定时,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不敢定档,只能观望。再加上《壮志凌云2》《雷神4:爱与雷霆》等进口大片在内地院线的缺席,影院无可避免地闹起了“片荒”,整个10月份竟然只有5部新片上映。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12月,内地院线公映的影片数量总计为377部,相较于2021全年697部的数量,少了近一半。
当观众走进影院却发现无片可看时,影院的生存危机正式降临。今年还出现了大量“极限定档”现象,即影片上映几天前才定档,也给电影宣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就算电影进院线了,也很难触达普通观众。
影院没片,观众减少,票房下跌……随之而来的是影院运营压力大,不少影院被迫关停,新片拉不到投资,电影生产也受到影响。截至12月21日,全年票房仅为291亿元。疫情阴影下,电影活动减少。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电影节展或延期或取消,电影人交流互动的平台也相应减少了。
关键词:坚守
跨年档元旦档有望迎转机
面对艰难处境,中国电影人没有放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一切,想尽各种方法自救,挺过这段最惨淡的时光。
影院想方设法寻求生存之道。没有片子可以放,那就自己联系片方办影展,或者另辟蹊径,在影厅里举办相声、脱口秀等小型演出,或者直播世界杯,或者变身浪漫温馨的求婚场所……观众少了,那就开辟线上销售渠道,直播卖零食、饮料。这些听来新奇又辛酸的招数,是影院面对困难时的奋力抗争。
创作者们也没闲着。尽管疫情的突然袭击可能导致剧组停工,但依然有许多影片还在精心制作中,将在疫情阴影散去后和观众见面。将于明年春节大年初一上映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目前进入最后的后期冲刺阶段。张艺谋导演的新片《满江红》目前也在紧张制作中。还有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首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将通过讲述大唐节度使高适与李白的往事,展现大唐的盛世风貌。丰富而坚实的电影储备,从数量和质量上确保疫情结束后,影院还有新片可看。国产大片依旧值得期待。
今年坚持举办的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及刚刚开幕的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都仍以乐观昂扬的姿态团结鼓舞了中国电影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的活力和韧劲。
当全国多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电影行业终于看到了曙光,拐点已经到来。12月20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达到9583家,营业率达到76.6%,即将到来的跨年档、元旦档有望迎来一波票房小阳春。
关键词:突破
主旋律科幻片再创新辉煌
除了坚守,202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也不乏亮点与收获。
主旋律电影创作一骑绝尘,仍然是今年电影创作最亮眼的表现。《长津湖之水门桥》延续《长津湖》的恢弘大气,书写了中国式战争大片在视听效果和情感共鸣上的非凡震撼力;《狙击手》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用一个简单而传奇的故事展现了英雄的勇和谋、血与泪;《奇迹·笨小孩》讲述了普通人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励志故事,电影语言充满了朝气和锐气。《穿过寒冬拥抱你》《平凡英雄》等抗疫题材影片通过不同视角和风格,发挥了电影作品记录现实、抚慰人心的作用。国庆档上映的《万里归途》,是主旋律题材与商业类型片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将战争、公路片等元素拼接起来,展现了我国当代外交官的风采。
今年国产片在科幻、动画等类型上取得不小突破。《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外太空的莫扎特》三部科幻片的上映,让行业和观众看到国产科幻片在视觉效果上的明显进步。尤其是《独行月球》,将科幻与喜剧结合,各方面的完成度堪称惊艳。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虽然故事还有待完善,但精美绝伦的画面让人眼前一亮。
一批文艺片凭借热忱的现实观照和质朴的人文情怀,票房口碑双丰收。上海话台词的中年人爱情片《爱情神话》不仅没有因为沪语“赶客”,反而展现了上海这座大都市的风情;《妈妈!》关注阿尔茨海默症、养老等问题,两位主演吴彦姝和奚美娟分别荣膺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港味爱情片《还是觉得你最好》用贴近生活的笑点和温暖平实的情感,获得了观众的高口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潮文化创新与发展行动共识”发布 推动国潮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 专访夏泽翰:尊重各国文化,须将文物留在所属国家人民手中
- 美国男子在掰断兵马俑拇指案中认罪 美检方放弃重判请求
- 2024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启幕,三个月90场演出规模创历届之最
- 西藏定日已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共计16.37亿元
- 海南万宁通报“网民反映近海潜水培训有关情况”:已立案调查
- 广西20条河流30个站出现超警洪水
- “建”美好 行万里丨恩施邀您观山望川!
- 重塑新经营拥抱新业态 时代浪潮下再看寿险新逻辑
- 春节假期广西累计发送旅客889万人次 同比增长34.71%
- 互动游戏中打开心扉
- 男子2个月跨省流窜入室盗窃30余起被齐齐哈尔警方抓获
- 南非总统公布新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 2024年阿根廷税收名义增长205.6%
-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首善公益基金启动
- 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清零”!2024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 乡村少年成为著名作家的背后:写作是一种补偿行为
- “杜苏芮”进入24小时警戒线 福建防台风应急响应升至Ⅰ级
- 北京东六环一槽罐车侧翻起火 现场发现2名死者
- 政策红包如雨下 城市公交运营难题怎么破
- 热门推荐
-
- “万里茶道”再出发 福建武夷茶海外飘香
- 胖东来 “爆改”同行 能否帮扶得了传统大卖场
- 探新机寻合作 浙江组建“买手团”再赴进博之约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国坚定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 证监会拟发文规范行政处罚裁量
- 牛羊进城!青海泽库推介“高原年货”
- 国际识局:“被捕时间”已过,特朗普还会“戴上手铐”吗?
- 外媒:以军称拦截从“东方”入境的无人机 死海附近拉响防空警报
- “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重申了法律权威
- 上半年海南省批地供地实现“双增长”
- 聚焦八千年西辽河文明 专家学者为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建言献策
- 广西外贸进出口额截至2月中旬同比增长8%以上
- 科学保护,守护大兴安岭这片绿色
- 沈阳故宫雪天限定景观“我爱沈阳”在大政殿广场亮相
- 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 中新健康|报价8500元术后变2万,种植牙市场乱象调查
- 202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 广铁今年暑运已发送旅客逾3000万人次
- 亚洲杯优异成绩背后都是立足青训
- 法国总理阿塔尔在议会选举前宣布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