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迎来1158万毕业生 教育部多举措促就业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11月16日,随着2023届毕业生数据的披露,教育部也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既要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也要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为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教育部将持续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等专项行动。从2023年起,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手续也将进一步优化简化,推进取消就业报到证,并建立毕业去向登记制度。
2023届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
据教育部网站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面对逐年走高的毕业生人数,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在社会化、市场化就业维度上,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且二级院系领导班子成员也要积极参与。通知指出,教育部鼓励高校与对接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集中走访。在符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高校要举办线下校园招聘活动,确保校园招聘活动有序开展。同时,高校要创造条件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支持院系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
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中不得设置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歧视性条款和限制性条件。高校要配合有关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于存在就业歧视、招聘欺诈、“培训贷”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招聘“黑名单”并及时向高校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目前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歧视现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如性别歧视、院校歧视,这些都是阻碍大学生求职的因素,这次的提法也是为了更加公平地促进平等就业。”
不仅高校开展就业活动,教育部也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等系列活动。并优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根据教育部要求,各省级大学生就业网站、高校就业网站,要在2022年12月底前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开展多项促就业活动
除上述招聘活动外,为促进2023届毕业生求职应聘,教育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全国中小企业人才供需对接大会”“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各高校也要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供需对接,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同时,通知中还提及了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支持。要求各地各高校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为毕业生从事新形态就业提供支持,推动灵活就业规范化发展。
在政策性岗位方面,据通知要求,各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尽早安排高校升学考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等政策性岗位招考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挖掘基层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科研助理等就业机会,组织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配合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明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从数据看,短期内的就业压力比较明显。但目前各项针对大学生的措施也比较多。”在毛宇飞看来,政策落地需要时间,未来就业整体还是会呈现比较稳定的趋势。
明年起简化就业手续
除了帮助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上完他们在学校的最后一课外,高校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服务工作也值得关注。对此,通知中特别提及简化求职就业手续相关事宜。包括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以及2023年起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等。
“取消就业报到证,更强调一种高质量就业导向。”毛宇飞分析指出,此前需要报到证的情况下,存在一些学生为了提高就业率指标,随便找一家公司入职的情况。“取消就业报到证之后,更能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而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方面,教育部及各地各高校将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高校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健全“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做好不断线服务。
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也将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教育部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科专业设置和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
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硅胶人脸面具背后的制度漏洞亟待填补
- 光伏组件回收潮来临,回收企业为何“吃不饱”又亏损?
- 上海地铁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陕西一公职人员醉驾致2死2伤 官方通报:刑拘并“双开”
- 第二十届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 三亚将培育多元消费模式 争取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 “Z世代”掀起自助式婚礼新风
- 11月22日央行开展63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青年旅社入住年龄该不该设上限?商家:此举为方便管理
- 北京交管部门本月已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1.7万余起
- 打造宋朝文化盛宴 江西吉安县开启文化景区新模式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单行本出版
- “京津冀最美湿地”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
- 45件近代童服山西太原展出 展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 被控受贿逾5000万元人民币 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一审获刑15年
- 孩子过年天天玩游戏 家长发朋友圈求助
- 抖音电商618数据发布:国货表现亮眼,洗护、服饰、晴雨伞等受欢迎
-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增至34项
- 陕西咸阳谢家河遗址发现形制新颖的仰韶中晚期房址
- 国家防总针对福建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韩国3月11日起取消自华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要求
- 美国人林登:数十载中国情 这里是“第一故乡”
- 广州南沙发布“网数9条” 打造应用示范最高补贴300万元
- 李开复:AI大模型蕴含几十万亿美元商机
- 湖南:“税力量”赋能制造业攀“高”向“新”
- 热“雪”燃冬!这里竞技冰雪“村运会”年味很足
- 今起买手机有补贴 怎么买最划算?
- 科技赋能智慧种田 新疆沙雅县170万亩棉花开播
- 广东湛江举办2024年“鲜美湛江”海鲜美食放送季活动
- 青海中藏医药发展提速:建设一批重点专科学科,推广一批适宜技术
- 广西乐业民众合唱传承近半世纪古歌
- 文化中国行丨胡杨“进度条”加载成功,新疆各地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 外卖小哥为何成了苦情营销剧本的“主角”
- 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房车露营装备大会启幕
- 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 浙江宁波助力高效春耕备耕
- 广西天峨发生多起森林火灾 灭火工作正在进行中
- “中国油橄榄之乡”甘肃武都原产橄榄油“出圈”
- 市场信心完全恢复尚需时间 后续政策值得期待
- 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算法成了美的放大镜
-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森林消防中队为入林企业开展防火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