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10万株蝴蝶兰花竞相绽放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5日电(王小军 殷雪娟 冯国锋)连日来,在位于新疆昌吉市昌五路的新疆农业博览园蝴蝶兰培育基地,暖意融融、春意盎然,10万株各色蝴蝶兰花绚烂绽放,美不胜收,盛开的蝴蝶兰吸引了众多赏花游客。
蝴蝶兰培育基地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馆内没有四季之分,平均温度常年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苗床上,一排排苗株整齐排列。苗床上方的钢架上装载的风机系统,以及大棚两侧的空调,正不停运转,控制着棚内的温湿度,以精准调控蝴蝶兰开花时间,保证了全年都有蝴蝶兰供应,发财猫、藏宝图、火凤凰、大辣椒等今年大火的新品种蝴蝶兰竞相绽放、姹紫嫣红,游客在这里时不时拍照留念。
“天气这么好,和家人一块来赏赏花。花品种特别多,而且鲜艳。春天来了,看看花,回去顺便买两盆花。”新疆昌吉市民徐琪瑛说。
蝴蝶兰颜值高、寓意好,素有“兰花皇后”的美誉,“花样经济”也带动着当地增收,蝴蝶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已适应新疆的碱性水土,使得本地生长的蝴蝶兰更容易养护,前来购买蝴蝶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花农们忙着将蝴蝶兰成品花组盆、装箱,准备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一进来就是香味扑鼻的,特别漂亮,特别有春天的感觉,准备回家的时候带上两盆,装点一下自己的家。”游客蒋明英说道。
“我们今年准备了很多网红产品,包括幻影、米歇尔等,我们抓住春天时机,兰花比较容易生根,比较容易催花。”新疆农业博览园蝴蝶兰展馆负责人王兴旺说。
春节期间,新疆农业博览园蝴蝶兰展馆累计销售了5万株蝴蝶兰。
“在5月1日前我们预备了有2万余棵蝴蝶兰,各种颜色的都会有,储备量比较丰富。”新疆农业博览园蝴蝶兰展馆负责人王兴旺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部门: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 作家李敬泽:人工智能写作能力可能很强,但文学不会消失
- 外媒:巴黎奥运会奥运村正式开放
- 小账本里看发展 “小包裹”撬动全球大市场
- 物流运行迎来“金九” 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达到53.5%
- 文明遇鉴|绝美中国,一组海报领略中华千年文脉
- 欧洲多国宣布撤侨 西共体举行特别会议商讨尼日尔局势
- 海南熊猫兄弟“五一”假期“营业” 获亲子游客热捧
- 2000年前 “快递小哥”如何工作?(文物有话说)
- 青海格尔木:种植沙棘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鑫安利董事长杨耀党:安全生产的社会化治理要建立长效机制
- 四川木里县连发地震 专家称近日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 “成都就是我的家—艾米莉·濑户的中国之旅”插画展在蓉开幕
- 南非两大机场入围“全球十大最佳机场”
- 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成立 聚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时速350公里的重庆市至云南昆明市高铁川渝段开始铺轨
- 津潍高铁济南联络线全线首座系杆拱桥顺利合龙
- 刘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 新闻1+1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有哪些变化和重点?
- “坐着高铁看中国·走进辽宁”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 热门推荐
-
- 西工大在机器交互方面取得创新进展 建立无人机自主“聊天群”
- 《我知道我爱你》:治愈“爱无力”
- 乡村振兴丨善妙芒康,致富路上有建行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投资超1万亿元
- 爱国至上 文化巨擘!纪录片《李苦禅》开播
- 南宁铁路公安处“特警+乘警”守护春运列车平安
- 东北县城树立“大农业观” 打造“千塘”农产品创富
- 通辽活牛25年稳定供应香港市场
- 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开幕
- 1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2%
- 增幅超20%!长三角今年已完成海铁联运100.6万标准箱
- 日本硫磺岛火山连续喷发
- 重庆调整或新推出5项消费补贴政策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 北美票房:《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首映夺冠
- 广东暑期出游市场升温 学生与亲子客群回归
- 老年人如何保持营养均衡?这七点建议请收下
- 多种呼吸道疾病共同流行 专家呼吁“一老一小”积极接种疫苗
- 琼州海峡首个商渔船共管联合指挥中心在广东揭牌
- 异地就诊有“医”靠 山西住院费用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3935家
- 浙江“最美乡贤”周伟力:来料“加工”乡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