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冰箱的冷冻肉还好吗?
在科普这部分知识之前,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冰箱冷冻室里的各种肉,已经“住”了几个月了?有没有因为一次性吃不完反复解冻再冷冻的肉?你有想过长期冷冻肉的安全性甚至致病性问题吗?尤其是疫情之后,随着大家囤食物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一次性囤很多食物,如果吃不完势必会放进冰箱里保存,储存肉类食物的注意事项则更需要被重视。
冰箱不是食材的“保险柜”
有些细菌温度越低越欢实
冷冻储存的原理是利用水分冻结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是杀死微生物),延缓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种生化反应,抑制各种酶类的活性,以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
那么,冷冻室是食材的保险箱吗?答案是否定的。冷藏或冷冻食物,都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原因是细菌中有一类偏爱低温环境的“嗜冷菌”,温度越低活得越欢实,0-20℃是它们适宜的生长温度。在低温环境中,这些嗜冷菌绝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冬眠”,相反,它们会生龙活虎地“开趴体”,如果我们储藏在冰箱里的食物刚好被这类菌污染,反而会给它们提供养分,供它们生长繁殖。
举个例子,李斯特菌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它就是家用冰箱中最容易藏匿的嗜冷菌。人体感染后是否发病(有症状)与菌量和年龄免疫状态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弱的群体最容易中招,比如新生儿、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者。
被李斯特菌感染的健康成人,会出现轻微的类似流感的症状。而对于细胞免疫功能弱的特殊人群,容易出现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脑膜炎等,孕妇还有可能发生流产。可谓危机四伏啊!所以,千万别把冰箱当成保险箱哦。
冷冻肉的营养会打折扣吗
1.储藏时间越长,口感越差
如果冷冻储藏的时间太长,不仅营养打折扣,口感也会变差。
首先,如果肉类分割后,没有及时保障连贯的低温储藏条件,而是在较高的室温甚至户外温度下被运送到销售点,常温条件下搁置直至被你买回家后请进冰箱,那么,如此带回家的肉的营养成分,一定比不上从宰杀到分割到运输都在连贯低温和适宜湿度条件下完成的肉。毕竟,食物是个动态系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食物中的每种组分都处于不停的变化过程中,这其中就包括了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特性,如:营养成分含量、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水分活度、pH值等。
2.冷冻时间越长,维生素损失越多
家庭冷冻储藏过程中,有了低温的“看守”,肉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虽然会比常温下慢,损失的量也会少一些,但冷冻时间越长,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损失一定会越多。虽说我们不指着肉里那点儿维生素C来满足每日所需,但它多少会影响肉的口感。
3.冷冻太久,脂肪氧化肉变臭
太久的冷冻,会让蛋白质和脂肪氧化,导致香气和味道大打折扣。必须提一下脂肪的氧化,这不是植物油的专利,动物脂肪也会发生,因为动物脂肪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动物脂肪,越容易发生氧化和酸败,让这块本来可以香嫩的肉,变得老且“臭”——所谓“小鲜肉”与“老腊肉”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猪肉比牛羊肉更容易因为储藏时间延长而变得不美味,只因为猪肉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牛羊肉高。
除了上述,肉的颜色还会伴随冷冻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暗,肉质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肉内的水分冷冻后形成的冰晶会逐渐增大,这会导致肌肉纤维蛋白质脱水、变性,越来越干柴、失去弹性。哪怕解冻后用水泡过,也是无法还原当初应有的嫩感的。
总之就是:不好吃了!
-18℃是家庭冷冻肉的
标准储藏温度
与冷藏不同,冷冻保藏(温度要求在-18℃以下)可以抑制大部分微生物(嗜冷菌除外)的生长和增殖,让它们处于休眠状态,暂时停止生长繁殖,但不能起到有效杀菌的作用,一旦恢复室温,被抑制的微生物仍可以复苏、活跃、繁殖。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一个数字:-18℃。是的,这是家庭冷冻肉的标准储藏温度。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突然停电或者设备老化或者设置错误等原因,有些家庭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能没有达到这个温度,大家一定要注意。
家庭冷冻生牛肉最好不超过一年
生猪肉不超过6个月
具体到不同肉类的冷冻储藏期限,各国的规定结合国情会略有差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的规定:
1986年,原商业部《储备冻猪肉管理办法》规定,储备肉出库时胴体肉温不得高于-15℃;装车时肉温不得高于-12℃;卸车时肉温不得高于-8℃。不论何时出库,生产性冷库储存的冻肉生产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当时尚无分割肉)。
1989年,原商业部发布《冷库管理规范(试行)》【(89)商副字153号】,要求畜禽产品在-18℃冷库保存,保质期可以达到12个月(当时已经开始推广分割肉)。
1993年,中国肉类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公司共同主编的《中国肉类蛋品企业指南》规定:在温度-30℃、相对湿度95-100%的冷库保存,牛肉、羊肉的保质期可以达到24个月,猪肉可以达到15个月。
2005年,有关水产品的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2733-2005)》规定:“冷冻产品应包装完好地贮存在-15℃至-18℃的冷库内,贮存期不得超过9个月。
2008年,国家标准《鲜、冻四分体牛肉》(GB/T 9960-2008)和《鲜、冻分割牛肉》(GB/T 17238-2008)分别在7.2.2和8.4.2中规定,冻分割牛肉在低于-18℃的冷藏库内,储存不可超过12个月。
2020年,经中国肉类协会批准,我国也出台团体标准的《冷冻肉冷藏规范》。
具体到我们家庭冷冻肉类的时间期限,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列表,供参考——
生牛肉:6-12个月
生猪肉:4-6个月
生羊肉:6-9个月
整只生鸡:1年
切块生鸡肉:9个月
动物内脏:3-4个月
生肉馅:3-4个月
熟猪牛羊鸡鸭肉:3-6个月
熟的肉类菜肴:2-3个月
脂肪含量高的鱼肉(如三文鱼、金枪鱼):2-3个月
脂肪含量低的鱼肉:4-8个月
虾贝类海产品:3-6个月
生螃蟹:2-4个月
不过,我们买回家的禽畜肉,很难保证从买到那一刻到请入自家冰箱的全过程都处于低温条件下。相反,往往是常温暴露已经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尤其是在露天菜市场或小摊贩那里购买的,肉的安全性和营养已经不是最优状态。外加上家里的冰箱未必能如愿以偿地保证-18℃(比如已经老旧的冰箱)……所以,家里冷冻储藏的时长最好比规定的标准期限短一些,比如牛肉在6-9个月内、猪肉在4个月内。这样,无论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营养和口味角度,都更有保障一些。
肉类买回家后这样处理更放心
1.尽可能在正规渠道购买,如大型超市,或有质量保障、产品可溯源的网商。尽量不在路边摊或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小贩处购买。
2.鲜肉采购回家后,先清洗,控干水分后再置入冰箱冷冻室储藏。
3.避免整块冷冻储藏,最好分装成单次可吃完的量后再储藏。
4.避免裸肉直接储藏,最好放入保险袋/膜或保鲜盒中密封后冷冻储藏。
5.放入冰箱前,如果有可能,在保鲜膜或保鲜袋上标注当天日期。
6.定期清理冰箱,该及时吃就吃,吃不了的或者放过期了就扔。
文/刘遂谦(科普工作者、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浦江游览暑期客运量破百万
- 【世界说】大规模枪击增速骇人、校园枪击频繁发生……美媒:美国枪支暴力相关统计数据在今年独立日前创新高
- 数字人民币对境外来华人士支付服务再升级 上线外卡“先充后用”功能
- 人口贩运受害者、中国籍演员王星已回国
- 让鲜为人知的古田会议序曲“活”起来 四集文献纪录片《新泉十日》即将播出
- 夏威夷野火遇难者增至55人 仍有上万用户断电
- 安徽池州举行“奔池”城市嘉年华活动 展城市人文底蕴
- 海外华文媒体云南体验多元茶文化:乐见中国茶新表达
- 新疆哈密陆港中心运营开通
- 共享电单车“守车人”成了“守夜人”
- (经济观察)前瞻2025:中国房地产市场或现四大变化
- 电力高速路 瞬传清洁电(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重大工程巡礼)
- 厦门启动“热血365”行动计划 呼吁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
- 速查 你的账户有变化!有人多了10000多
-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浙江军团”出征深圳文博会
- 海关总署:中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
- 最新报告:超八成职场人存在睡眠困扰
- 沈白高铁全线进入铺轨阶段
- 首席看经济:消费在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土耳其司法部追查劣质建筑相关负责人 已有221人被起诉
- 热门推荐
-
- 传统非遗对话高科技 张艺谋打造新秀《MGM 2049》
- 以色列军方称打死3名巴勒斯坦枪手
- 外媒:美国希望以色列三周左右结束在加沙的大规模战斗
- “国潮”引领端午旅游市场新风尚
- 多部门:至2035年,员工制成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 今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总量6320.5万人次 各地交通运输平稳有序
- 社区食堂应“多条腿”走路
- 犯罪动机、是否有幕后操纵者?韩警方将彻查李在明遇袭事件
- 《差评》携手时空壶同传耳机举办AI翻译交流会:AI在翻译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占优势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旅游“饭”与新“硒”望 赣南山村的“红绿”融合之路
- 当川菜遇上预制菜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首届呼伦贝尔·海拉尔冰雪产品冬季展销会开幕
- 江西为两万余栋传统建筑“一户一案”建档
- 广西钦州多支专业救援力量联合开展水上救援模拟演练
- 瑞梅铁路全线最长特大桥首联连续梁合龙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共商戒毒康复与公共安全治理之策
- 2023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开幕 共商海参产业发展新思路
- “85后”冶炼工程师李彦龙:技术研发没有捷径唯有勤
- 湖南沅江观鸟挑战赛记录南洞庭湖鸟种14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