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放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近日面向公众开放,正在展出的基本陈列《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格外聚人气儿。《大明混一图》《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秘密立储匣……200余件档案珍品以时间为序,带领观众透过档案视角,徜徉于明清历史的长河。
踏进展厅,全长580米的展线上,档案文献、舆图典籍、文物等按照明朝掠影、清朝肇建、康乾盛世、帝国秋凉、抗争求索五个部分,系统呈现明清历史演进过程。诸多难得一见的“国宝”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展览开篇,绘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大明混一图》率先亮相。“中间是大明,这边是西域,这边是朝鲜,上面还有俄罗斯……”展柜旁,一名五年级男生一边比划着,一边兴奋地向母亲展示自己的史地知识。配合播放的多媒体视频给出了更详细的讲解:这幅图以明代中国疆域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西欧,南括爪哇,北至贝加尔湖以南,图中除标注亚、欧、非三大洲各国家地区及主要城市外,还详细描绘了山川河湖、镇寨堡驿、渠塘堰井、边地岛屿、古遗址、古河道等各类地名共1000余处,展现了当时中国人广阔的视野。这是我国现存绘制时间最早、尺寸最大的世界地图,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一处星空投影下,隆重陈列着一件明星展品——《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该图绘制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是我国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大型全天星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仔细看,图上有星座、星云,还有白色的银河,真美!”市民刘女士用手机认真拍下星图的细节,对照一旁的互动屏观赏,“原来这幅图不仅有南、北赤道所见星图,还有14幅《赤道图》《黄道图》等各种小星图,黄道经纬仪等各种天文仪器图,融合了当时东西方天文观测传统及最新成果。”
透过一件件档案史料,观众也能从字里行间“穿越”百年,感受古人生活。科举取士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展厅里不仅展出了清代科举考试的试卷,还有清代的“录取通知书”——小金榜和大金榜。观众黄先生感慨:“不仅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古人‘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一块“正大光明”匾额下的展柜里,清代道光帝秘密立储匣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细读。匣内朱谕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揭秘了清代独创的皇位继承制度。展览中展出的是现存唯一一件完整的由皇帝亲笔书写的帝位传承记录,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此次展览是它首次与公众见面。
目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放近470万件档案,设有“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守护国家记忆 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等展览,其中“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暂未开放。该馆位于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众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小程序预约查档、参观。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权行动看中国)山西大同:古今艺术“碰撞”出“大云冈”火花
- 英国“脱欧”三年 “最初的梦想”实现了吗?
- 新疆为草食家畜“换发二代身份证”
- 福建多部门关爱莘莘学子 送上暖心“开学第一课”
- 青海出台中国首部包虫病防治地方性法规
- 广东2023年全省农村供水总投资超100亿元
-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18.41亿个
- 赣江中游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 《曹禺:雷雨涤旧世》沉浸式新书分享会在天津举行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 房贷好消息!多地“商转公”松动,但仍有这些限制
- 湖南华容团洲垸排涝有序紧张进行 已累计排水2000余万立方米
- “贵过公交时代”来临,共享单车还能骑多久?
-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 反诈宣传搬上舞台 话剧《局中有局》广州首演
- 助力1亿人参与亚运数字点火,支付宝这项技术在乌镇获奖
- 医保全国联网解决看病难题
- 广东遭遇连日强降雨 电网防风防汛III级应急响应持续
- 电影市场释放文化消费热力
- 农夫山泉否定自己,穿上“绿衣服”
- 热门推荐
-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立秋篇
- 光合作用何时起源?国际最新研究在17.5亿年前微化石中发现证据
- 财政货币政策调整有何深意?“两新”政策有何利好?专家解读→
- 暴雨红色预警持续 深圳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 中国轻纺城今日开市
- 昆明机场口岸迎首批108名免签入境泰国旅客
- 开封描绘高质量发展“清明上河图”:古韵新风交辉 经济文化比翼
- 中消协:2023年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总体良好 消费维权提升较大
- 上海打造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辐射全国、参与国际救援
- 上海有注册护士11.63万人 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 德国内阁通过“新公民法”草案 拟简化入籍程序
- 共绘京津冀职教“同心圆” 第四届津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论坛举行
- 浙江公安投入警力54.5万人次 为春节假期增添平安“警”色
- “粤博之夜”再开场 演绎陆丰皮影独特魅力
- “业主选择自己卖房”登上热搜 房产中介为啥不香了
- 做强“通道经济” 新疆阿拉山口打造完整产业链 赋能产业升级
- 春节假期因素致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回落 企业预期稳定
- 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担当与中国作为
- 飞驰西北!兰新高铁近10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4亿人次
- 天津海关:打造智慧化病媒生物监测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