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15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9日表示,该部门会同财政部已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15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00余个,计划发放劳务报酬37亿元,吸纳带动项目地农村民众25万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据介绍,以工代赈中央资金主要投向832个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并向受暴雨洪涝灾害较重的京津冀等华北、东北地区以及积石山地震灾区相关的甘肃、青海两省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劳务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工程机械作业少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以工代赈项目将最大程度挖掘项目用工规模,最大可能吸纳当地民众参与建设,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占比。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达到32%,25万农村低收入民众将通过参与劳动和技能培训实现“既拿报酬、又长技能”。
以工代赈中央资金还将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一举多得”“一钱多用”。全年计划修建通乡通村路、生产便道等各类道路1.08万公里,开展农田整治15.48万亩,开挖或铺设各类供排水管网8.35万公里,修建小型桥梁、涵洞、水塘等6377座,修建小型堤防、干渠4230公里,支持631个行政村开展美丽乡村整治提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恶劣天气将全球咖啡价格推升至47年来最高水平
- 中储粮: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2024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
- 田沁鑫、刘佩琦等为戏剧表演专业人才研修班授课力促艺术教育普及
- 三方协作 助力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四地”建设
- 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69.2万辆
- 中小企业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 中国美术馆全民美育系列展首场展览聚焦基础美术教育教师作品
- 江西投放566万尾饵料鱼 应急救护长江江豚
- 【中国这十年·焦点面对面】中国人的“文化获得感”从何而来?
- 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 黄铁山120余件(套)水彩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 凝聚生态保护合力 天津法院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开通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
- 希望学携手全国博物馆启动“文物里的中国”系列活动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全国赛邯郸开幕
- 中新健康|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这些需注意
-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西藏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 12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6元 下调22个基点
- 流于形式、安排随意……研学旅行需要高标准引领
- 台风“珊珊”登陆日本九州地区致54人受伤1人失踪
- 热门推荐
-
- 这里的文化消费热辣滚烫
- 机器人辅助帕金森病手术 创伤小效果好
- 【“地域+领域”】团结报关注:发挥所长 “输血”变“造血”——农工党“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调研纪实
- 湖北:梅雨结束进入盛夏 7月—8月高温少雨
- 董宇辉回应离职:经过双方的友好协商和一致决定
- 乌克兰何时加入北约?北约秘书长到访基辅后给出答案……
- 塞拉利昂籍商船违规遭菲海警调查 中国籍船员获领事协助
- 海关查获禁止出口天然砂26.5吨
- 可演、可听、可谈——文化节目打开新的“阅读”方式
- 广西贺州发现世界最大蛾类乌桕大蚕蛾
- 除了红叶还有银杏、芦苇,北京秋天美景你打卡了吗?
- 女儿追忆黄埔英烈吴其苏:父亲以血肉身躯炸毁日军坦克
- 薛之谦被指“盗摄”《飞驰人生2》引争议
- 海南陵水发展数字经济 影视短剧产业渐起
- 不满加沙方案 以战时内阁成员向内塔尼亚胡“发出最后通牒”
- 【透视】羡慕!印度博主: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超印度
- 新建云南大理火车站站房建成 2025年春运前投用
- 磁共振检查为啥兜里不能放纸币?
- 彩调剧《刘三姐》入选文旅部复排计划名录
- (新春走基层)南京两岸创业青年相聚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