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嗨的桨板成家庭运动新宠
今年夏天,户外运动遍地开花,前有亲近大自然、惬意悠闲的露营,后有自带社交属性的飞盘、腰旗橄榄球,无一例外,这些户外小众运动都有便于携带的特点,有一种如鸟儿般自由自在的氛围感。
但与这些项目不同的是,有着成熟考证体系的桨板不仅吸引着时尚的年轻人,还颇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欢,三口或者四口之家荡“板”于水面上的场景十分常见。一方桨板,串联起了孩子和大人的世界,更成为一根纽带,将一家人维系在一起。
5岁娃拥有了爸爸亲手做的桨
最爱跟着哥哥在河上遛板
每到周末,西塘河上便是桨板的天下,有人围绕着浮球练习转向,有人静静划着一板一桨驶向远方……这其中,12岁的李正睿淡定划着桨板,后面拉着的板上则跟着5岁弟弟李正野,一大一小的场景萌趣顿生。
两兄弟会玩桨板,都是因为爸爸李鸿。两年前,在朋友介绍下,李鸿第一次见识到了桨板的魅力,“像我这个年纪,又有年轻时运动留下的伤病,其实不太适合玩太激烈的运动,所以桨板的运动量刚刚好。”
在李鸿看来,一块板,串起的是人与运动,更是人与自然,所以同年,他把太太和两个孩子也带进了桨板的世界。
从此,每个周末,李鸿都会带家人一起做“水上漂”,既能和孩子们一人一板划桨向前,也会将板与板连接起来,一家人像接龙一样荡在水面上。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变化让李鸿惊喜。“我们跟其他家庭一起出游时,他就成了小老师,不仅会跟别人科普桨板,还会把桨板和户外结合起来,说得头头是道,出乎我的意料。”
为了让孩子更有体验感,去年,李鸿亲手给5岁的二宝量身做了一支桨。从挑选原材料、根据身高调整尺寸到最终下水试验,整个过程,二宝都兴奋地围绕在李鸿身边:”我也有桨啦!这是爸爸给我做的桨……”这样的画面让李鸿记忆犹新。
如今,桨板已成为一家四口的共同话题。“原先家长和孩子间不少话题都是对立的,比如他要玩手机我就会说他,但聊到桨板,大家身份就会更平等,有一个共同话题能让他畅所欲言。”
哥哥在前弟弟在后
家庭成员都从中受益
实际上,李鸿和运动颇有渊源。1982年出生的他年轻时曾是一名柔道运动员,即便工作后,也保持着运动习惯。
所以有娃后,李鸿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全家都能参与的运动,也先后做过不少尝试:一起骑车出行,但大人总得放慢节奏,随时注意两个孩子的动向;两个男孩跟着爸爸上过绿茵场,但有7岁年龄差的两兄弟很难配合传接,“像足球、篮球、羽毛球这类有对抗的运动,不同年龄的力量差距较大,年纪小的没法玩得太专业,年纪大的也很难体验到乐趣。”
1998年,李鸿开始涉猎户外运动,每个月都会带上帐篷和工具,过几天世外桃源的日子,爱上桨板的这两年,更是从“找山”变成了“找水”。
这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提升了孩子们的参与感。“原先带娃露营,基本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但一起玩桨板后,每次做准备工作,我会给他们布置任务。”李鸿笑道,两个宝贝都有自己的装备包,不仅能自己拿需要的眼镜、物品,有时还会帮家长做选择。
作为二孩家庭,李鸿从小就教育哥哥要多照顾弟弟,但这句话往往更多是叮嘱而非实践。接触桨板后,有时,李鸿专注于钻研动作,哥哥便会拉着弟弟一起向前,跟在后面的弟弟有时会学哥哥的动作划桨,即便划累了也不忘加油鼓劲。
如此一来,两兄弟的黏性更强了。弟弟成了哥哥的“小尾巴”,而哥哥也因弟弟的“模仿”而有了成就感。
与以前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的出发点不同,现在,李鸿更希望孩子能锻炼心性,养成坚毅、互帮互助的品德,“体育应该是全方面发展孩子的身心,桨板既承载了我们热爱的部分,又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作用。”
在桨板上换个方式看世界
拖家带口玩桨板成为新时尚
傍晚来到西塘河,河面上漂荡着几条色彩艳丽的桨板,一身黑衣的何年戴着墨镜和太阳帽,专注地看着河面划着桨,很难看出已是一个二孩妈妈。
两年前,何年开始接触桨板运动,谁知不仅自己爱上了,还把两个孩子也带入了坑。
起初,小儿子小弟只是跟着,但慢慢地,何年发现,小朋友反而更快上手,“像走板绕标、跳板出发等对成年人来说都比较有难度的动作,他分分钟就掌握了。”
接触桨板后,只要周末有空,何年都会带两个孩子去周边有山有水的地方走走逛逛:桨板放气后一折叠,往后备厢一放,一辆小车就能载着母子三人去任何想去的水域玩。
有一次,何年和孩子们划着桨板,沿着西塘河河道一路向前,到三墩老街上去吃一碗牛肉面。“我们就把板系在码头上,上岸吃饱喝足后,一人一板划回来。”五六公里的水路对小弟来说并非一帆风顺,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桨板比其他水上运动工具更易携带,那种说走就走的感觉和全家人能在一起运动的氛围,真的特别好。”
接触桨板的两年来,何年亲身感受到桨板的热度。看似简单的桨板实际也有不少讲究,站立划桨的动作,不仅能对肩颈、腰腹有塑形作用,而且也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
桨板带来的热度,除了吸引更多家庭加入外,还为“板二代”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在杭州市青少年皮划艇/桨板比赛中,小弟拿下了男子丙组桨板200米的冠军,比赛中,遇到桨板大神时,小小年纪的他也会主动上前交流,“现在国内顶尖的桨板选手,多是换项后开始接触的,但小朋友们却能从小练起,这是很幸运的,我们希望桨板后续能进入亚运会甚至奥运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 李文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西孔院:当六月节遇上“梦想龙舟”
- 八省份因降雪封闭37个路段 关闭收费站503个
- 和评理 | 深化中非合作 让世界更繁荣
- 以高官回击拜登涉司法改革争议的言论:以色列不是美国旗上另一颗星
- 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赣州国际陆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
- 内蒙古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货运量首次年内突破200万吨
- 142.3公里,“千岛之国”驶入高铁时代
- 险些击落!德军护卫舰在红海上空误向美无人机开火
- 和评理丨加拿大应停止阻碍国际科技交流与进步
- 湖北潜江将打造全国小龙虾主题旅游目的地
- 余秀华:打量世人,也被世人打量
- 从4700年前的豪宅 一窥史前人类建筑技艺
- 辽宁省在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收获颇丰
- 美国上周20.2万人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
- 隐藏在幕后的“数据猎手”:国门有我,山河无恙!
- IPAF会议观察:变局之下 如何加强亚洲金融安全和稳定?
- 助力城市美好生活 铁建城开启社群全民“运动荟”
- 第二届中日韩新农人交流项目在韩举行
- 美总统拜登宣布为受飓风影响的三个地区增加联邦援助
- 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捐赠12件晚清民国服装
- 热门推荐
-
- 多部门部署假期防疫 去这些地方别忘带核酸证明
- 抗癌药甲氨蝶呤在重庆通关 系全国首批
- “中国好人”马昌杰: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成为与人方便的桥
-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贵州加快建设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 最害怕的事发生了!给自己扎针灸,结果针断了
- 变废为宝有新招
- 全国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落地上海 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 平安人寿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四项大奖
- 中国年轻人热衷追着美食去“打卡”
- (经济观察)黄金消费火热,金价能否继续坚挺?
- 特朗普团队指英国工党“干涉选举” 斯塔默淡化争执
- 非洲亚吉铁路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结业仪式天津举行
- 北京海关开展艺术品智慧监管试点
- “OutSad——悲伤之外”硬核当代潮流艺术作品展在北京SKP-S启幕
- 广州组织驻穗外商机构走市场 拓展广交会商机
- 让智能客服带来更好消费体验
- 瑞士喊话哈尔滨背后,“五年来最热出境游”将至
- 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 湖北7青年创新“稀奇民歌”推广土家传统文化
- 吉林黑土地秸秆生“金”在国际市场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