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7青年创新“稀奇民歌”推广土家传统文化
“土家稀奇哥”在恩施大峡谷景区演绎原生态民歌 姜力方 摄
中新网恩施2月7日电 (曾维明 姜力方)“门前呐一呀口滴堰啰,水儿啊满啦了沿,阳雀儿来洗澡舍,那个喜鹊儿啊来呀闹年……”近日,在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当地青年组合“土家稀奇哥”身着民族服饰演绎原生态民歌,歌声吸引众多游客。
“土家稀奇哥”的成员都是土家族。“我听着母亲的歌长大,恩施民歌歌唱生活,赞美生活。”杨章晖说。
“传唱容易,如何让青年人接受土家族民歌,感受土家族民歌魅力?”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土家族青年易汉章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他尝试用吉他伴奏,用原生态加上通俗唱法,将民族与流行相结合,创新出“原生态流行乐”,让人大感“稀奇”。
2020年,“土家稀奇哥”组合诞生。蔡呈、易汉章、李顺洪、李开文、刘洪波、杨章晖、梁晓斌7个人一起,用和声、吉他等音乐形式为恩施民歌伴奏,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恩施民歌的魅力。
“土家稀奇哥”既能演绎原生态民歌,又能穿上西服唱美声。每次排练,他们就穿着民族服饰,敲着锣鼓,用山歌的音调、山歌的唱法,唱唐诗和英文歌,改编年轻人喜欢的流行乐。
凭借着悠扬动听的歌声和改编能力,在《星光大道》2022年度总决赛舞台上,“土家稀奇哥”突出重围,荣获2022年度总冠军。2023年年初,“土家稀奇哥”登上兔年春晚的舞台,随后,正式进入湖北省民族歌舞团。
“恩施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是我们天然的素材库,未来的日子会努力推广传统文化。”杨章晖表示,接下来,他们会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深入到基层采风,搜集更多的恩施民歌,通过创新表达让更多的土家民歌走向更大的舞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加坡专家: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驱动增长促进贸易
- 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揭牌
-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 同仁堂回应仁丹被指汞含量超标:情况还正在核实
- “零首付”购房得不偿失
- 日本强推排污入海 专家: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浓度高 未达排放标准
- 学术论文不是随意挂名的“唐僧肉”
- 五部门联合发文 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 希腊野火肆虐致多人死:一架飞机灭火时坠毁飞行员身亡
- 暑期消费“乘热而上” 新兴旅游、电子产品等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 以色列加强对加沙难民营的攻势 加沙190万人无家可归
- 西安至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全货运航线开通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徐京:世界旅游需要更多亚太声音
- 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减弱 广铁恢复部分列车开行
- 桂剧演员谈地方戏曲发展:观众对桂剧不够了解 要慢慢培养
- 文化中国行丨从出圈到出海 这些非遗为何“走红”又如何“长红”?
- 美国多地出现“鬼脸杀手”,有人吓得报警(图)
- 突发!美英对胡塞武装展开打击
- 乌军特种作战部队日,泽连斯基视察巴赫穆特方向前沿阵地
- 11月多项货运指标创新高 凸显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向好
- 热门推荐
-
- 12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13个点
- “要命”的嗓子疼到底是个什么病?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文化强国建设加力提速
- 美国丹佛一派对现场发生枪击事件 致3死3伤
- 新疆墨玉: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共配体系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住户集体拖欠物业费 物业公司“断水断电”是否合法
- 消费市场“绿”潮涌动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潜力
- 戏曲大省山西多举措守护“中国符号”
- 西藏自治区数字教育平台现有藏语文精品资源8个种类1252件
- 女大学生摆摊卖糖葫芦被壮汉轮番威胁?广西南宁警方回应
- “江西省文艺创作奖”设立 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
- 渝万高铁兴庙村隧道掘进突破2000米
- 中国财政部再解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
- 厦门火车站:受花莲地震影响 多趟列车晚点
- (新春见闻)安徽伏岭镇:老戏台上的童子班
- 天津茱莉亚学院2023-24乐季收官 218场音乐会上演
- 奶茶这样喝更健康
- 长图|【共守美好家园】防灾减灾安全常识-地震篇
- 新疆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准备就绪 推广线上预约收购
-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 期货赋能中国聚酯产业“链”上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