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企业家“双向奔赴” 共探生物医药如何“破圈”发展
图为:“科学家+企业家”同心共富圆桌会现场。 主办方 摄
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 (王潇婧)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动能,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由浙江省委统战部指导,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浙商总会6日举办的“科学家+企业家”同心共富圆桌会议上,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围绕生物医药产业营商环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高效路径等,共探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聚焦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促进突破技术壁垒,进一步实现成果转化。
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方晓红,浙江大学科研院院长杨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专家潘丹华,宁波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刘昱作主旨演讲。
“大学的责任就是源头创新,创新必须同时重视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施一公表示,生物医药领域迅速、蓬勃发展,离不开生物技术、AI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的融合,但仍然需要更多从“0到1”领域的创新。
在浙江大学科研院院长杨波看来,如今打造的创新平台、核心技术、重磅新药、产业引育、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源头创新药物研发示范基地正在实现以体系、生态扶持为核心的医药生物产业发展规律。
当下,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的先导产业之一,培育出具有创新实力强、研发机构集中,创制成果丰富的产业集群。
“我们每个工作日平均落地1家生物医药类的企业。”杭州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金承涛介绍该区“医药港”,作为浙江省“万亩千亿”的新产业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的核心区,拥有相关企业1600家,高端科研平台29个,实现从高校实验室、高端科研平台的源头创新到成果落地转化的全生命周期“闭环”。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理事、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院长詹威强认为,一项技术从最开始的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版图,技术是基础,市场是驱动,企业家是实施者,三者缺一不可。
当日会上,浙江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以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为驱动,加强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等“多链”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助力浙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助推浙江“两个先行”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铁路返程客流将达高峰,铁路上海站预计到达旅客45.6万人
- 榜单出炉!经济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原创影响力TOP10都有谁?
- 宁夏“明天计划”:托起孤残儿童的明天
- 韩国149名“杀人预告”发帖人落网 半数未成年
- 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 审计署部署2024年审计工作重点 涉及这些关键领域
- 河南首批4个工业大模型发布
- 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部署实施
- 今年一季度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2万亿元 居全国第一
- 科普公益让乡村孩子“追上”中国空间站
- 上海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幼有善育” “柔性过渡”助孩子爱上幼儿园
-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政客可饮用福岛核污染水“支持”东京
- 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占全球比重超三成
- 深航将新增广州至河内航班 赴越南旅游多一捷径
- (新春见闻)春节庙会品读“京味儿”
- 关于五年制高职你应该了解这些
- 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津启动
- 外媒:缅甸再次延长国家紧急状态6个月
- 听证会上,美国民众举标语抗议:“中国不是敌人!”
- 九部门: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 热门推荐
-
- 绍兴黄酒情绪消费热 “卖生活方式”成新时尚
- 三评“主旋律展新颜”之二:新路径,主旋律作品出海风劲帆满
- 内蒙古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主题展开展
- 打造美丽乡村 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并行
- 日媒:日本最大在野党提交对岸田内阁不信任案
- 全DNA纳米机器人可探索细胞过程
- 音乐剧《绽放》上海首演,展现张桂梅“燃灯人生”
- 暴雨蓝色预警:江西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天津大学瓷都古镇设计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年度金奖
- 长三角湿地联盟成立 共同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湿地生态保护与研究
- 台胞南宁现身说法 宣介公积金贷款购房和社保政策红利
- 哈铁中秋节客发量突破50万人次创新高
- 中新健康|专家: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迎新标准
- 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联合体成立
- 俄气象专家:地球将遭遇强地磁暴
- “邻居在我家门对面安了个摄像头” 专家:涉嫌侵犯隐私
- 西安赴新疆“丝路号”银发旅游专列开行
- 俄国防部:乌军使用改装型防空导弹对俄境内发动袭击
- 北京门头沟一小学5小时转换为安置点 校长带头舀雨水冲洗厕所
- 广东电网启动今年首次融冰 加强对澳门供电特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