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太高,家里玻璃热炸了?
小郑家卧室的玻璃裂成“蜘蛛网”了
昨天杭州的高温破了历史纪录,最高温达到41.8度。
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后台,最近有多位读者网友报料,家里的玻璃耐不住极端高温,直接炸裂了。
前几天晚上散步回来,家住杭州西溪路某小区一楼的李阿姨吓了一跳——家中阳台的落地窗钢化玻璃碎成了蜘蛛网状。她查了查,没有什么东西砸下来。阿姨赶紧联系了当时搞装修的师傅。“师傅说,最近天气太热,玻璃是自己碎裂的,还建议我给另外几块玻璃降降温。怎么降温?洒水吗?”将信将疑的李阿姨联系上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帮”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气温太高,家里玻璃热炸了?
多位读者致电“记者帮”反映家里玻璃炸裂
专业人士:天气炎热只是原因之一,请及时更换
事实上,李阿姨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家住体育场路某小区的小郑家情况比李阿姨家更严重。上个月,他家卧室的钢化玻璃碎了。前几天,厨房玻璃也碎了。
小郑说不知道什么情况,“是不是天气太热的缘故?”
作为一个外行,他也只是猜测。
不少读者也给钱报官微留言说有相同的遭遇。
网友“我本善良”留言说,“我家阳台的玻璃也热爆了,我买了一块新的,工厂那边说要十多天才能到货安装。”
网友“棒棒糖”也说,上个月家里桌子上的转盘钢化玻璃炸开,“走过去能听到啦啦啦的声音”。
还有网友调侃,天这么热,玻璃窗炸了,人也快热炸了,“杭州这是要热到什么时候”?
那么多人家里的玻璃炸裂,真和高温有关吗?
钱报·小时新闻记者随后咨询了业内相关人士。
在浙江从事装修十多年的杨师傅表示,家里的钢化玻璃自爆有很多因素,包括房子年久下沉,或者邻居装修引起的震动,都会对玻璃的受力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爆裂。天气炎热可能只是加剧其爆裂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玻璃自爆概率不会很大。“爆裂后可以及时更换,不必等天气转凉。”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杭州两家钢化玻璃门窗厂家,他们也表示,天气热只是导致玻璃自爆的一个间接因素。
“安装后无需特殊的防范措施,如发现爆裂现象,最好及时更换。”其中一家厂家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查询了现行相关国标,附录中对“钢化玻璃的自爆”作出说明:由于玻璃中存在着微小的硫化镍结石,在热处理后一部分结石随着时间会发生晶态变化,体积增大,在玻璃内部引发微裂纹,从而可能导致钢化玻璃自爆。对此,生产厂商可通过使用含较少硫化镍结石的优质原片、避免玻璃钢化应力过大,以及对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等方法减少自爆现象。
见习记者 马庆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铁:16年来最大幅度调图!客货运列车全面提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课堂“教育绿色化”新举措
- 2.5亿年后地球气候怎样?模型研究预测将超出哺乳动物生理极限
- 身裹奶白色绒毛的斑海豹你见过吗?幼崽原来长这样
- 宠物候机厅值得推广
- 中国五部门: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3%以上
- 直击宜兴铁路全线开始铺轨
- 报告:中国创新力提升 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
- 援藏眼科专家张升庆:让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点亮西藏边民“睛”彩生活
- 展现科技创新力量 音乐剧《亦梦亦真》明年将开启全国巡演
- 华为高管疑因长跑猝死 非专业运动员需注意啥
- 外媒:菲律宾报告2024年该国首例猴痘确诊病例
- 送外卖登上热搜的985硕士现在成了高校陈老师
- “大熊猫守护计划”启动 终身守护大熊猫“七仔”、捐种50余亩爱心竹
- 他辞世了,一手打造的“彩虹眷村”火到海外
- 推动经济稳健开局!开年以来 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
- 意大利将制定人工智能监管法律
- 青少年数字阅读如何更有营养
- 上海两大机场国庆假期日均客流预计36.9万人次
- 新冠感染多久能产生抗体?“二次感染”和哪些因素有关?专家这样说
- 热门推荐
-
- 中国国际茶博会在杭州举行 13个国家(地区)企业参展
- 非洲葡语国家议员感受贵州美丽乡村 乡村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 21吨的大块头如何实现自动驾驶?来链博会一探究竟
- 首届滇商大会在昆明举行
- 中国鲁班工坊助力多国职业教育发展
- 中国工程机械加速“出海” 拓展东南亚市场
- 2024年外贸总量增量质量齐升
- 沈志群:推动股权投资 加大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 “一梗再梗”者死亡风险大增 专家:需遵嘱用药、定期监测
- “广州祖庙”再现海丝繁华图景:广州越秀海丝文旅周开幕
- 暑期“学习困难”就诊热 医学干预儿童教育受关注
- 30万吨级!福建漳州古雷口岸迎来首艘“巨无霸”油轮
- 助力“老有所养”,金融多点发力显成效
- 550多名朝觐者在麦加死亡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首桩顺利浇筑
- 湖南新田非遗技艺助推乡村振兴
- 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
- “汉字嘉年华”巡展走进泰国曼谷
- “中国兰花之乡”广东翁源兰花种植达3.5万亩 首次发布指导价
- 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活动在福建泉州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