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将满一年 学子暑假怎么过?
“双减” 加减法
“双减”落地将满一年。对学生而言,这个暑假与以往有些不同:书面作业少了,实践作业多了,暑假托管、夏令营都来了,与以往相比,假期多了更多可能性。如何有意义地度过暑假?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或是培养劳动技能和兴趣爱好,或是合理平衡娱乐与学习……总而言之,“快乐应是‘标配’。”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谢泽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学习粤剧 发扬传统
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学校、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广州市首批粤剧特色学校。“双减”一年来,该校学粤剧、唱大戏的学生人数,也比“双减”前翻了一番。
这个暑假,同学们的暑假生活当中也有粤剧的身影。该校依托暑期校内托管服务,为热爱粤剧的同学们开展粤剧暑假训练营。学校请来国家二级演员、广州粤剧院专家何宇青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专业指导。培训为期5天,每天下午2时30分到5时30分,同学们在学校新建的集训练、拍摄和小型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粤剧文化室里接受指导。同学们要学习甩水袖,要练习唱腔和走步,还要学习剧中人的故事经历,为接下来的表演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培训结束之后,同学们每天都要“练功”,并且“打卡”,即每天都要交一次作业,让老师了解、检查每天的练习情况。另外,这个暑假该校全体同学还会前往位于学校附近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了解粤剧基本知识,观看粤剧演出,并把参观的所看、所听、所得、所想,记录在“粤剧手账”中,待开学后交给老师检查。
与此同时,由荔湾区教育局主办,共青团荔湾区教育局委员会、少先队荔湾区总队部、荔湾区青少年宫承办,永庆坊协办的永庆坊夏日研学季活动也在进行中,西关培正小学的同学们也会前往参与。该校艺术科科长廖冰筠老师介绍,“双减”之后,学校参与粤剧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和家长看到学校的粤剧特色做得这么好,粤剧培训做得这么好,就很想参与进来。”
有足够多的学生参与,加上学校一直以来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全力支持,西关培正小学的粤剧特色已收获许多重要奖项。比如在近日的2022年广州市中小学粤韵操比赛中,该校荣获一等奖;在2022年戏曲展演大舞台活动比赛中,该校作品《梦会太湖》荣获小学组一等奖,作品《红棉赞》荣获小学组三等奖。
学厨忙碌 规划时间
正值暑假,但不少中小学校园里仍然热闹。在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的一间课室内,同学们穿着围裙,戴着厨师帽,往碗中加入青菜、豆腐、萝卜、番茄、面粉、鸡蛋,先把配料揉捏成团,再搅拌,捏出一颗颗丸子,由老师下锅,煮成素菜丸子汤。
“百分百好吃!”汤的香气溢出课室,同学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该校暑假校内托管中的一堂烹饪课,这周,来自学区内不同学校的同学们已在课上学习了如何做凉拌菜、饺子、面条等美食。东山培正小学四年级学生吴双之前很少接触烹饪,在课上学习了一些菜式,回到家就非常自信地对爸妈说:“喜欢吃什么,我做给你们吃。”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孩子对烹饪有兴趣,我们也希望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所以报名了两期暑假校内托管。”吴双妈妈介绍,孩子周末还有爵士鼓课与轮滑课,之后还报名了游泳班。她希望孩子在假期能够文体结合,做好课内知识的巩固。因为吴双不太会做计划,父母会提前帮助她规划时间。
吴双觉得,“双减”后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薄弱项来布置作业,自己的学业压力也没那么大,平时成绩反而更好了。空余时间多了,她还要求爸妈买了许多历史、科技等领域的课外书,满足求知欲。“孩子有更多时间把课内基础学扎实,老师也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习得。”吴双妈妈说,吴双成绩并不算拔尖,现在能跟得上老师的步伐,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她看来,“双减”的“减”不是不学习,而是要孩子更自觉地去学习,并且可以挖掘孩子更多的闪光点与内在潜力。
吴双妈妈说,目前女儿在学习方面尚未找到内在驱动力,主要靠家长敦促。她期待教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能让孩子未来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能有好的发展,也希望孩子找到适合的道路,“尽管我们一直在告诉她怎么走,但最终还得孩子自己走。”
捉鱼摸虾 聆听蝉鸣
今年暑假,天河区高塘石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媛给自己定好了规划表:写作业、运动、做手工、画画、看书,每个时间段她都安排好相应的任务和兴趣爱好,每天都是新鲜的。有时,父母还会带她和妹妹去附近的火炉山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在那她可以骑单车、玩轮滑、打羽毛球、玩水、捉蝌蚪、看小鱼小虾,还时常看到青蛙、螃蟹。
“比起待在家,我更喜欢去爬山,呼吸新鲜空气,我会觉得心静了下来,而且听到知了洪亮的叫声时,我就知道那些是公的知了。”张媛特别享受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耍的时光,“打羽毛球的时候我很开心,觉得自己把一些烦恼‘打’出去了。”
张媛妈妈没有给孩子安排额外的假期任务,她介绍,孩子平常自觉又准时。张媛上学时,早上7时就会准时起床,不用催促;平时不用家长监督就能完成作业。张媛妈妈说,希望孩子能体验童年的快乐,“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去爬山就去爬山,想去游泳就去游泳。”
张媛的爸妈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并不会帮孩子“包办”大小事,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学校也给同学们布置了劳动作业:每天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洗碗、扫地、拖地……张媛每天都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还会向妈妈“取经”学习做饭。妈妈也真切地感受到“孩子长大了”。前段时间妈妈生病不舒服,张媛不仅会给她量体温,告诉她要躺着休息、多喝水,问妈妈要吃什么药,还为她煮了面条。“孩子陪在我身边,甚至感觉比老公还体贴。”张媛妈妈打趣说。
“双减”之后,张媛有了更多时间去练习喜欢的绘画和写字。在校内课后托管中,她参加了硬笔书法班,还在校内比赛中获一等奖。她觉得,校园里的学习“更有意义了”,比如老师有时会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游戏,“课堂上我更少分心了。”但张媛妈妈对孩子也有担心:面对很多人时,张媛有时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下学期,她计划在校内课后托管服务中给孩子报名语言艺术,锻炼孩子敢于表达的能力。
张媛的妹妹即将上一年级,张媛也想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妹妹快乐地学习,就像老师一样。张媛妈妈则没有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孩子能养成好习惯和健康的作息规律就够了,写字这些,相信孩子以后慢慢都会学会的。”张媛妈妈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庞余亮:我仍是睡在“黄泥瓮”的“小糊涂”
- 印尼将举办2024年首届总统杯世界狮龙锦标赛
- 中国搭建全国性服务平台助中小微企业以“信”换“贷”
- 阔别十年回归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开幕
- 吉林紫苏迎来采摘季:“黄金叶子”抢“鲜”出口
- 中国裁军大使阐述中方在常规武器军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
- 海内外业界专家相聚山东青岛探讨氢能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蓝图
- 深耕校地合作,江苏镇江如何与人才“双向奔赴”?
- 广铁累计开出物流总包式“客车化”全程班列逾千车
- 新疆巴州戈壁滩上逾1万峰骆驼换“夏装” 牧民采绒忙
- 中国喀什至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全货运航线顺利首航
- 新学期新校园新生活 甘肃、青海震后重建学校迎来“开学第一课”
- 《里奇不眠夜》举行观众见面会 丁子峻:拍出了心中的颜色
- 3名女性在日本熊本市一餐厅被刺伤,嫌犯被逮捕
- “村晚”让贵州桐梓避暑山村“热”起来
- 中国供应商的高光时刻!“中国制造”闪耀巴黎奥运会
- “中国船”助推“中国车”驶向全球
- 上海中心城区“智慧跑道”启用 趣味性多多、科技感拉满
- 兔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主要股指悉数上涨
- 热门推荐
-
- 西康高铁首条万米隧道贯通
- 聚焦国家级经开区 外商看好中国市场
- 中国商飞C919订单已达1061架
- 阿斯塔纳即将进入“上合时间”
- 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正式起诉离婚:要他净身出户
- 外媒:斯托尔滕贝格将于2025年接任慕安会主席
- 韩中人才开发院与韩国编程教育企业LUXROBO(乐思罗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放弃绩点不如改变“唯绩点”
- 乘公交“禁止站立”,政策制定“为了谁”?
- 创新科技大赛2024:15家企业入围 冠军将参加全球总决赛
- 济南今年前5个月为企业减免税费逾37亿元
- 辽宁省2024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
- 对号入座养生才能事半功倍!九大体质养生攻略请收好
- 美国务卿称以色列已接受一项有关加沙停火的过渡提议
- 广东侨乡信宜三华李上市 海外游子慰乡愁
- 考古专家:发达旱作农业经济推动夏家店下层文化崛起
- 人民日报∣新疆尉犁县达西村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建设美丽家乡
- 从“暑期经济”看扩消费长效机制
- 带员工组成支援小队 “90后”餐厅老板自费为受灾群众做饭
- 台风“三巴”深入北部湾 广西海事防台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