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蓝图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国环境报社联合摄制的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大型纪录片《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11月14日至21日,每周一至周四22:00在CCTV4播出,敬请观看。
物种灭绝、超强飓风、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越来越多的天气和气候极端现象提醒着人们,地球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2013~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2023年则是其中最热的一年,并且还在刷新着最高纪录,气候变化已然变为气候危机。
中国同样饱受着极端天气的伤害。2020年9月,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正值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策略之时,CCTV-4《走遍中国》即将推出一部深刻反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决心与行动的5集系列片——《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片中全景式呈现了中国正在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故事,展现了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路径。
第一集《减缓》
行动的力量,中国正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征途中,中国始终扮演着积极而坚定的角色,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鄂尔多斯这座资源型城市,如今正经历着从“黑”到“绿”的华丽转身。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建专门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设备的零碳产业园、传统产业持续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式,昔日的“卖炭翁”正在向绿而行。
湘潭钢铁工业的数字化升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成为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典范。
唐山市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化转型,从公交车到出租车,从高速公路到港口码头,处处彰显着绿色出行的理念。
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里的达拉特光伏治沙项目,将治沙与发电完美结合,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在城市建筑领域,中国正通过节能设计、绿色建材和智能管理系统,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
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2023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13年下降超34%,相当于节约了约14亿吨标准煤,减排近30亿吨二氧化碳,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
第二集《适应》
智慧的光芒,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
在城市规划方面,中国正通过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新型城市形态,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防灾减灾方面,中国不断完善预警系统、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水资源管理上,中国利用大数据,提升城市供水保障与水资源调配能力。
在农业领域,中国正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智能农业技术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这些做法不仅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三集《协同》
协同的力量,推动减污降碳的双赢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积极探索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本集从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等领域,展示中国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创新做法和宝贵经验。
第四集《动能》
市场的力量,激发绿色转型的活力
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重要降碳政策工具。本集讲述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中国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包括碳市场在内,中国不断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为实现“双碳”目标任务提供资金助力。截至2024年10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86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90亿元。
第五集《合力》
全民的行动,共筑绿色家园的梦想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环保行动在纪录片导演乔乔的镜头下
在西安种树带头人刘双明的坚持中
在厦门金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实践里
在浙江丽水低碳村的低碳生活探索中
每一个普通人的行动都在为构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中国的全民行动,正汇聚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大合力。
《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不仅是一部系列片,更是一份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绿色宣言。它展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也传递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来源:CCTV4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产品供给多元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多款保险新品上市
- 首都机场将迎来“十一”黄金周出行高峰
-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已投运装机超4400万千瓦
- 碧桂园上半年实现累计交付房屋27.8万套
- 龙头车企吸引供应商汇聚京津冀 区域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生态
- 古徽州文化走进安徽大学 青年学子体验传统手工艺
- 江西将稳定扩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份额
- 福建“数字气象”持续推进
- 寒潮继续发威!我国大部陆续迎气温低点 东北局地有特大暴雪
- 深夜自动驾驶公交车开始在韩国首尔运营
- 中新教育“问教研讨会”举行 专家学者业界共探少儿编程教育未来
- 去年以来福建破获毒品案2200多起
- 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 【冰雪春天】迎春节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场热度不减
- 这个西南小城,竟是全球最大澳洲坚果产区
- 北京一央企子公司整体搬迁至雄安新区
- 山西五台县发生一起有害气体中毒事件,7人遇难
- 中新健康丨全国各地医保部门集中开展定点零售药店合规经营谈话提醒
- 远嫁日本的女儿已失联16个月,母亲:最后联系时提到被家暴
- 情绪波动还失眠?小心双相情感障碍
- 热门推荐
-
- 世行前经济学家:“债务陷阱论”绝非事实 中国以非洲的方式助其实现现代化丨世界观
- 俄称打击乌军用机场 乌称空袭俄军阵地
- 亚行批准向哈萨克斯坦提供2.91亿美元贷款
- 江苏徐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淮海大宗物资供应链联动先行区
- 欧盟向海地提供2000万欧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 福建漳州发布防汛防台风紧急动员令
- 泰国拟大幅增加人力支持全民医疗保健计划
- 刘振民“解码”全球碳中和实现路径: 维护多边主义 加强国际合作
- 京津冀发布2项协同地方标准 涉未成年人保护等
- 演唱会一票难求 警惕“折价转让”
- (经济观察)半年时间“礼包”不断,中国挺民营经济频释红利
- 专访演员王大陆:寻找下一个代表作
- 赣南竹制品俏销海外 助力乡村振兴
- 今年前10个月北京PM2.5累计浓度32微克/立方米
- 加拿大政府决定撤离驻以色列外交官的子女及其监护人
- 韩媒:韩国宪法法院12月16日将讨论尹锡悦弹劾案日程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 广东广西等地有强降水 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 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展演让民众家门口享文化盛宴
- 于架空虚构中呈现现实魅力 《边水往事》研讨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