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蓝图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国环境报社联合摄制的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大型纪录片《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11月14日至21日,每周一至周四22:00在CCTV4播出,敬请观看。
物种灭绝、超强飓风、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越来越多的天气和气候极端现象提醒着人们,地球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2013~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2023年则是其中最热的一年,并且还在刷新着最高纪录,气候变化已然变为气候危机。
中国同样饱受着极端天气的伤害。2020年9月,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正值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策略之时,CCTV-4《走遍中国》即将推出一部深刻反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决心与行动的5集系列片——《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片中全景式呈现了中国正在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故事,展现了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路径。
第一集《减缓》
行动的力量,中国正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
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征途中,中国始终扮演着积极而坚定的角色,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鄂尔多斯这座资源型城市,如今正经历着从“黑”到“绿”的华丽转身。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建专门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设备的零碳产业园、传统产业持续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式,昔日的“卖炭翁”正在向绿而行。
湘潭钢铁工业的数字化升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成为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典范。
唐山市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化转型,从公交车到出租车,从高速公路到港口码头,处处彰显着绿色出行的理念。
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里的达拉特光伏治沙项目,将治沙与发电完美结合,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在城市建筑领域,中国正通过节能设计、绿色建材和智能管理系统,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
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2023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13年下降超34%,相当于节约了约14亿吨标准煤,减排近30亿吨二氧化碳,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
第二集《适应》
智慧的光芒,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
在城市规划方面,中国正通过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新型城市形态,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防灾减灾方面,中国不断完善预警系统、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水资源管理上,中国利用大数据,提升城市供水保障与水资源调配能力。
在农业领域,中国正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智能农业技术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这些做法不仅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三集《协同》
协同的力量,推动减污降碳的双赢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积极探索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本集从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等领域,展示中国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创新做法和宝贵经验。
第四集《动能》
市场的力量,激发绿色转型的活力
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重要降碳政策工具。本集讲述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中国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包括碳市场在内,中国不断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为实现“双碳”目标任务提供资金助力。截至2024年10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86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90亿元。
第五集《合力》
全民的行动,共筑绿色家园的梦想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环保行动在纪录片导演乔乔的镜头下
在西安种树带头人刘双明的坚持中
在厦门金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实践里
在浙江丽水低碳村的低碳生活探索中
每一个普通人的行动都在为构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中国的全民行动,正汇聚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大合力。
《全球冷暖 中国之道》不仅是一部系列片,更是一份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绿色宣言。它展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也传递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来源:CCTV4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人一林37载 沙海护林人的绿洲守护路
- 罗德岛野火“逼走”游客 希腊总理宣布明年可“免费度假一周”
- 福建“火焰蓝”爱心接力16年传承雷锋精神
- 报告:《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挑战巨大 迫切需要全球务实行动
- 中国民航局:冬春航季175家国内外航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7万班
- 直击江西抗洪一线:长江“孤岛”见安澜
- 土耳其地震已造成该国44218人死亡
- 上海虹桥机场口岸上演一场跨越海峡的生命接力
- 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将启 四个特点引关注
- 昔日石山今披绿装 重庆石漠化土地五年减逾440万亩
- 六堡茶走俏东盟 茶商广西对接商机
- 韩媒:首次通话!尹锡悦邀请李在明访问总统府
- “远古与大地”多民族童声合唱音乐会唱响深圳
- 国家能源局10月核发绿证12.32亿个
- 当相声遇上“歪果仁” 中外演员共同寻找“幽默密码”
- 四川雅安一河道涨水致至少5人遇难
- 上海市民万人“游烟”调查结果:近六成民众经常遭遇“游烟”
- 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成果报告会在京举行
- 都可赋予大模型慢思考能力 360首创CoE架构媲美OpenAI o1思维链模式
- 四川大学依规依纪处理“地铁偷拍”事件涉事学生
- 热门推荐
-
- 儿童医院专家提示:孩子得了流感 不要带病上学
- 中坦投资论坛暨中国(金华)—坦桑尼亚贸易投资推介会举行
- 上半年我国消费和投资有何新特点?权威解读→
- “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在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发布
- 全方位扩大内需对2025年中国经济为何重要?
- 石榴数据线丨天山胜利隧道贯通22.13公里的数字密码
- 福州黄岐—马祖航线运送旅客突破20万人次
- 国家文物局:已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 美众议长要求展开弹劾调查,拜登会被弹劾吗?特朗普态度如何?
- 雅万高铁动车组有何亮点?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度访法 与马克龙会面
- 中国科学家领衔 率先实现“三维透射电镜技术”成熟应用
- 日媒:日本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核燃料装填作业启动
- 中国首条高铁轨枕与构件共线智能生产线投产
- 什么是哮喘?如何防治?一文了解
- 北京地坛书市重启 40余万种精品图书展示展销
- 长三角铁路2025年务工人员团体票 12月27日起开始线下办理
-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发生2.4级地震
- “得到居民的理解,我的工作就值了”
- 新疆和静县奎克乌苏石林成为游客旅游观光、探险好去处(图)